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這15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并開始積極參與世界貿易規則的制定。正是因為入世影響之深,才讓我們更應該回望15年前那決定歷史的那一刻。本刊從2016年8月啟動紀念中國入世十五周年系列活動,尋訪入世談判的參與者和推動者,邀請這些歷史見證者暢談入世15年以來中國的變化及個人的感受,并通過總結入世實踐,為推動中國未來參與國際規則和國際經濟體系建設提供借鑒與啟示。
WTO成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理想平臺
人物簡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薛榮久,是我國復關的參與者、WTO研究的推動者。
觀點摘要:中國入世后作用是全面和整體的,包括經濟的快速發展、法規意識增強、政府職能的轉化、國民素質的提升、中國在國際分工格局的轉換、國際影響力的擴大等。正是因為入世15年帶來的巨大影響,中國現在正在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這是歷史賦予中國的使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15年,中國走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心
人物簡介:趙宏,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在中國復關談判的后期開始參與中國入世談判,之后參與了中國入世相關法規的清理和制訂工作。曾任商務部世貿司談判專員。
觀點摘要:在參加多邊貿易談判中,中國從一開始就發揮了橋梁的作用。作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橋梁,中國積極發揮建設作用,始終堅持當好建設者、維護者、對多邊規則堅定的支持者。高舉多邊的大旗,始終發揮促談、促和、促成這樣的作用。
中國從規則遵守者變成規則制定者
人物簡介:張月嬌,我國內地首位WTO上訴機構大法官。此前參與了中國復關一系列談判,尤其是在中美關于知識產權的談判中擔任法律顧問,發揮了重要作用。
觀點摘要:過去WTO制定的國際規則,中國是被動地遵守,現在中國是作為主人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甚至提出一些重要的積極的建議,這對于中國參與國際競爭意義重大,也標志著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軟實力提高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