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驪蓉 陰啟峰
摘 要: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以及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對旅游業發展的需要不再僅僅局限于能夠提供更好的休閑娛樂產品,而是提出對感受文化、體驗人文這樣更深層次的要求。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融合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以“新絲綢之路”戰略為研究背景探討庫爾勒市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前景。通過明確文化產業、旅游產業以及文化旅游產業之間的產業邊界,進一步提出產業融合的概念。在探討了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互動融合發展機制的基礎上,結合庫爾勒市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對推進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提出建議和對策措施。
關鍵詞:文化旅游產業;庫爾勒市;融合發展機制
一、引言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地區,將有望在經濟文化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新疆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悠久的民族文化,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對外開放的貿易中心,各地區文化在此交匯,碰撞出文化交流與發展的火花。庫爾勒市依托新疆旅游發展的巨大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實現創新發展。如何實現產業融合,推動文化旅游的發展對于庫爾勒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二、產業相關概念界定及產業融合的概念
1.旅游產業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旅游產業要素也隨之更新,各要素重新組合形成了一個緊密的旅游產業鏈。近年來,旅游產業的概念進一步拓展,是指憑借旅游資源和設施,專門從事接待游客、為其提供觀光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會議、養生、媒體廣告、組織、配套這一個新型的旅游產業鏈。
2.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是指通過生產和提供文化產品來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的行為過程,是文化本身的創作和銷售。文化產業的定義在世界各國之間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美國注重文化知識產權的界定,而日本政府更強調內容的精神屬性。2004年,我國國家統計局將“文化及相關產業”定義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
3.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近幾年興起的名詞,是指通過旅游來感知、了解、體驗人類文化具體內容的行為過程。它的興起是以地域差異性為誘因,以文化的碰撞與互動為過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為結果。旅游者通過體驗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獲得超然的文化感受,有著激發審美情趣、教育啟示和寄托民族、宗教情感的功能。旅游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閑娛樂方式,使旅游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的旅游體驗。
4.產業融合
在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之間交互滲透,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的發展過程即為產業融合。其實質是產業為適應環境或者實現組織內部變革以及自身增長發生產業邊界的伸展、收縮、模糊或是消失的過程。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高新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產業融合是提高產業生產率和競爭力的一種發展模式和產業組織形式。
三、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機制研究
1.內在機理
社會分工會大大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曾闡述過分工的持續深化發展能夠帶來生產力的持久顯著增進。分工深化發展一方面將帶來產業細化和產業數目的益增多,另一方面,卻會產生相反的結果,即已經明確的產業分工界限又重新變得模糊,某些已經分開的產業按照一定的機理再合并在一起,形成新的經濟推動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旅游業逐漸發展起來,推動交通運輸業、餐飲行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但近年來,旅游行業的競爭加劇,很多景點因為沒有自己的獨特優勢而被人們冷落,相反的,具有鮮明文化印記的景點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而來。文化產業作為第三產業,雖是國家大力支持和發展的,但由于其局限性大,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受到限制。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開拓市場,二者的交流和合作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實現“1+1>2”的效果。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同屬于服務型產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旅游發展能夠有效解決文化資源保護所面臨的資金短缺,而文化的滲入能夠豐富旅游文化,提升旅游品質。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融合是社會分工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必然要求,也是經濟文化相輔相成的必然需要。
2.外在推動力
外在推動力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和技術因素。
近些年來,國家加大了發展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發展意見和規劃。2009年9月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加強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同時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提升國家的文化競爭力,促進中國經濟文化協調發展。
文化產業能以獨特的形態演化、多變的運行形式促進一個地區以至國家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在消費需求的推動下選擇合理的商業模式進入市場,實現資源整合,提高了文化產業的集約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產業投資融資環境的改善為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可靠資金支持。
中國在21世紀面臨著發展經濟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之下,科學發展觀理念的提出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旅游產業作為無煙產業、朝陽產業,在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社會的背景下,通過引入文化元素,創新發展,抓住機遇,開拓出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新技術更新速度快,傳播范圍廣,使得技術融合的程度不斷加深與延伸。新技術不斷得到應用,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的巨大收益。交通設施的不斷改進、視聽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意等都大大促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四、庫爾勒市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1.發展現狀
在巴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整合拓展、挖掘保護”的思想帶動下,庫爾勒市已初步建成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的文化旅游產業規劃體系,形成品牌優勢,涌現大量的旅游精品,接待人數逐年遞增,營業收入大幅增加,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庫爾勒雖地處祖國西北邊陲,但卻被人們贊譽為“塞外江南”。庫爾勒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天山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輪臺胡楊林等,其中,巴音布魯克、輪臺胡楊林被列為“國家級精品區”,尤其是巴音布魯克濕地景觀已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著名的文化旅游古跡有鐵門關、玉子千古城、愛力克滿古城以及古陶造物等。庫爾勒市有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蒙古族以及錫伯族等22個少數民族,在這里可以感受到獨特的民族風情,體驗不同的民族文化。、樓蘭文化旅游節、羅布淖爾旅游文化藝術節、玉石文化旅游節等旅游文化活動大放異彩。2013年共接待游客286萬人次,實現收入10.23億元,同比增長16%和30%。同年,改造提升鐵門關景區,開發塔什店北山草原等旅游精品項目,創建天鵝河國家AAA級景區等工作順利開展。文化旅游產業成為庫爾勒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2.存在問題
(1)資源依賴性強,融合度不高
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是庫爾勒市旅游和文化兩大產業發展的基礎。在旅游產業發展初期階段,對資源依賴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資源依賴型”道路將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庫爾勒市主要以傳統的自然景觀觀光旅游為主,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尚未實現完善對接。
(2)產業結構不完善,創新能力弱
庫爾勒市文化旅游產業結構雖已初步成形,但缺乏不同文化類型的旅游路線,加之沒有充分利用獨特的文化地域優勢進行創新,缺乏市場競爭力。由于沒有推出精品文化旅游路線,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使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較弱,無法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難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和特色服務,不利于文化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開發有限,資金投入不足
庫爾勒文化旅游產品雖有一定開發,但形式稍顯單一,雪梨、番茄以及五道黑小魚雖遠近聞名,但仍需進一步拓展和提升相關加工制品的市場知名度。庫爾勒市民族文化豐富多樣,但由于缺乏政府政策支持,融資環境較差,使得大多數景區破壞嚴重,對涉及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個環節相關的文化產業都缺乏深層次挖掘和開發。
(4)缺乏復合型人才
旅游業對人才要求較高,而旅游文化一體化發展更需要智力的支撐。管理人才、營銷人才、策劃人才、以及高素質的服務人員等嚴重不足,本土人才合理任用的機制不順暢,以及外來人才引進的障礙重重等問題,使得庫爾勒文化旅游發展缺乏人才優勢,后勁不足。
五、庫爾勒市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1.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探索融合新模式
庫爾勒市的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具有多種類型,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方,這就使得庫爾勒市在融合發展中能采用不同的發展模式。以旅游產業為主導,主動向文化產業延伸發展,實現兩大產業間的功能互補。或是由庫爾勒當地政府或旅游企業利用各種科學技術、制作手段及表現手法,以節慶和會展的形式在產業活動重組的基礎上實現了兩大產業的融合發展。同樣,也可以將庫爾勒市的文化產業價值鏈滲入旅游產業中,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產業形態。
2.優化產業結構,鼓勵創新發展
在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初期,可以通過將建立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舉辦“節慶展會”活動、文化旅游博覽會以及文化休閑集市等活動中,優化產業結構。在旅游產品方面,可以依靠網絡銷售以及實體店經營一體化的形式,出售民族特色工藝品、特色小吃、旅游紀念品等,擴大產品銷售途徑,不斷開發新產品,從而實現文化旅游產品結構的優化。消費者的需求層次的差異和價值認同有差別,可以通過不斷創新旅游文化產品來激發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從而實現創新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雙贏。
3.改善融資環境,加大政策支持
文化旅游產業是我國的新興產業,也是庫爾勒市經濟發展的新支柱,金融業可以以此為契機,抓住兩大產業融合的機遇拓展投資融資業務,實現文化旅游產業與金融產業的互惠互利。庫爾勒市政府也應為文化旅游產業提供稅收優惠和經費補貼,扶持當地的旅游發展需要。與此同時,對符合要求的文化創意和旅游企業實施優惠政策,可以吸引文化創意企業入駐重點園區,為文化旅游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4.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培養優秀人才
結合“一帶一路”戰略所提及的推動新興產業合作對文化旅游產業從業人員開展針對性培訓,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旅游業和景點業的專業人才,建立復合型旅游人才的培養機制。庫爾勒市政府可以按照產業融合對人才需求的特點,與旅游高等院校進建立合作關系,根據市場和人才需求,構建專項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知識能力。
六、小結
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新興產業,它們的融合發展對促進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能夠積極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和民族文化繁榮發展,提高旅游產業競爭力,其產生的巨大效用已經受到了政府、學者及業界的高度重視。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庫爾勒市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有效利用自身優勢,吸取國內外文化旅游發展的經驗教訓,結合本地的民族特色,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促進產業優化,實現突破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