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詞匯量做出了嚴格的要求,隨著對《標準》的實施,英語課外閱讀對高中學生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英語課外閱讀不僅能夠補充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能讓學生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文讀物,對學生了解異國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學生選取課外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義務提供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外閱讀;選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78-01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量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該《標準》規定:高中一年級要求學生學會使用2400-2500個單詞和300-400個固定的語法搭配;高中二年級要求學生學會使用2500-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固定的語法搭配。從筆者所在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這個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學生只掌握英語課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課外閱讀對高中學生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學生只有大幅度地增加英語的課外閱讀,才能使他們的詞匯量得到積累和擴增,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如今的信息網絡時代,學生可以獲得大量的學習資料,如何選擇合適的英文課外閱讀材料成為嘗試英語課外閱讀的第一道難題,作為教師在學生選取課外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義務提供一些建議。
一、課外閱讀材料難度要與學生的水平相適宜
由于如今的高中生學習時間十分緊張,學習任務特別繁重,課外閱讀盡管比較重要,但它畢竟是輔助性的學習任務,不能干擾到學生的正常課內閱讀。因此篇幅過長或難度過大的英語課外閱讀材料并不可取,過難過長的材料不僅會占用大量的學時間,耗費學生的精力,更加會打擊學生的閱讀信心和閱讀興趣。作為老師在選取的閱讀材料前要首先掌握自己學生的水平,并且妥當處理學生課內課外學習時間的安排問題,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選擇不同難度和不同長度的材料。關于這個問題有一個很優秀的成果我們可以加以借鑒——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學出版社共同編纂的“書蟲系列”,這一系列書籍基本都以世界名著為藍本進行了改寫,大大降低了閱讀難度。書蟲編委會還按照難度對書籍進行了分類,每一級別要求的詞匯量以及每一級別的書籍適合于哪一個年級有明確的說明,例如適合高一高二年級閱讀的要求詞匯量為1500,共有包括《雙城記》、《格列佛游記》和《金銀島》等在內的18本,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這一系列書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一本書都合理地進行了章節劃分,每一章作為一周的閱讀量長度正好合適,這樣一年大約可以完成3本的閱讀量。
二、課外閱讀材料要符合青少年的興趣
課外閱讀是附加的學習任務,學生平時課內的任務本來就很繁重,因此課外閱讀一定要具有吸引力,選取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青少年的興趣,要吸引學生主動去讀,樂意去讀。老師應從學生感興趣的題材開始引入,然后逐步拓寬閱讀材料的范圍,以擴充學生的閱讀量和信息量。比如很多男生喜歡偵探類的故事,那么適當給他們提供一些偵探類的故事也未嘗不可,在這一方面《福爾摩斯探案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先自己閱讀,然后選擇一些難度適合自己學生的片段介紹給大家。一些學生喜歡異地風情,那么《印度之行》可謂最佳選擇,書蟲已經收錄了該書的改寫本,適合高中學生閱讀。另一些學生可能更感興趣經典作品,那么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都有適合高中生水平的改寫本,可以歸為是這類學生的讀書計劃。可能還會有學生更喜歡詩歌,那么《泰戈爾詩選》、《紀伯倫詩選》和《拜倫詩選》就是不容錯過的經典書目了,相對于故事而言,英文詩歌難度整體較低,除卻一些詩人慣用的古英語單詞,高中學生基本可以嘗試閱讀英文詩歌原文,當然這個過程有必要借助于中譯本,以便更加明白地了解內容。
三、課外閱讀材料要注重與課內的結合
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應結合當前課內閱讀的主題,尋找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讓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之間形成一個自然的過度,這樣就能產生最佳的閱讀效果。例如,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的部分章節被選入了高二教材,那么課文所選的故事其前因后果是什么?可以以此為引子,引導學生去閱讀《百萬英鎊》整部作品。學生也應該了解馬克·吐溫的其他作品,那么《湯姆·索亞歷險記》絕對是很多學生喜愛的故事,這本書的主人公天真活潑、敢于探險、追求自由,幻想干一番英雄事業的想法是絕大多是青少年心理的真實寫照,而且行為十分切近生活,讓孩子們很容易接受。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去探索和挖掘更多的與課內閱讀主題相關的信息,從廣度和深度上對課內閱讀再一次進行拓展。
四、課外閱讀材料要符合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高中學生所閱讀的內容無疑會影響到他們價值觀的培養,英語教師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的時候亦不能忽略這個問題。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使孩子們有一些不良的習慣,比較叛逆,那么就應該避免一些渲染叛逆的書籍,例如《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本書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時代的真實寫照,贏得了許多好評,但是筆者認為不適宜高中生閱讀,又如《包法利夫人》和《紅與黑》這些作品作為世界名著具有深刻的現實批判意義,但是同樣由于較多的風流韻事描寫不宜高中生閱讀。而表現自一個人的尊心和獨立能力的《簡愛》雖然是一部愛情小數,但也值得一讀。
盡管英語課外閱讀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并在一些地區的學校由校方組織教師實施,但是其推廣并不廣泛,缺乏規范的材料建議。而在一些偏遠地區英語課外閱讀基本上沒有實施,其原因是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好,課內知識尚不能消化,因此英語課外閱讀并未引起學校的重視。我們提出一些選擇英語課外閱讀材料的建議,期望對這一狀況的改善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徐紅,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及實施策略探討.英語廣場,2014.11.
[2]萬雪梅: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有效性初探.英語教師,2015.1.
作者簡介:焦田菊(1964-),女,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回民中學高中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