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華

黔南州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創建維穩信息網絡、嚴格管控社會治安、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為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作出積極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全國政法機關要履行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三大職責使命。”其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居于三大職責使命之首。為履行這一首要之責,黔南州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創建維穩信息網絡、嚴格管控社會治安、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向各領域不同程度存在的不穩定因子發力,為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作出積極貢獻。
“五大理念”
引領“兩創兩嚴”
今年是黔南建州6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黔南州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國內發展新常態和國際形勢新變化,切實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和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為維護全州社會大局穩定做了大量工作,具體體現為“兩創兩嚴”:
創新社會治理模式。一是完善形成以“五位一體”統一抓,“五種力量”合力抓,最大程度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三大需求”,始終貫穿群眾路線“一條紅線”為主要內容的“5531”社會治理新模式,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針對困難弱勢、利益訴求和特殊人員“三大群體”因地制宜實施了社會治理“135”工程建設,全力推進“育新”工程,助力“135”工程升級為“136”工程;三是推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福泉“112”模式;四是實施涉法涉訴信訪改革“2345”模式。一系列創新社會治理的經驗,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其中多項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并吸引各級媒體廣泛進行宣傳報道。
創建維穩信息網絡。2015年,黔南州法院啟用案件信息管理新系統,完成三、四級網絡和科技法庭改造升級,基本做到庭審同步錄音錄像、案件遠程審理等,實現案件監督管理全程留痕。全州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六張網”規劃建設,其中“天網工程”安裝監控探頭10026余個。建成了覆蓋全州的公安信息網和州、縣兩級警務綜合平臺,民警信息化應用的意識和水平明顯提升,基礎信息即采即錄即查成為基層執法的規定動作和自覺行為,全州信息化建設應用走在全省前列。
嚴格管控社會治安。全州各級各部門以社會治安防控“六張網”、重點人群服務管理“六項工程”為抓手,全面深化平安黔南建設,主要做好機場、車站、街道、廣場、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區域,黨政機關、部隊駐地、城市標志性建筑、大型商貿集會場所、國計民生基礎設施等重點目標,鐵路、民航、公交等敏感地點的安全保衛和管控工作。以打造“犯罪實時控制機制”升級版為龍頭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成效明顯,實施黔南“141”(一個核心、四輪驅動、一網考評)犯罪實時控制機制,進一步提高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打、防、管、控的能力和水平,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分工明確的犯罪實時控制警務模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兩搶”犯罪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全州累計實現236天“兩搶”犯罪“零發案”。
嚴厲打擊違法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危害國家安全的搗亂破壞活動,成功偵破了“12.29”特大電信詐騙案等一系列重特大案件,全州每年刑事案件總量和八類主要刑事案件連續多年呈現出“穩中有降”的態勢。2015年,州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全年收案7314件,結案7166件,同比分別上升6.54%和7.57%,結案率97.98%,居全省中院第一;全州檢察機關立案查辦貪污賄賂案件86件105人,辦案率為100%,名列全省第一。
“十個精準”
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
黔南州實施“兩創兩嚴”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但維穩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同樣不容忽視。因此,建議施行“十個精準”助力破局。
精準掌握情報信息。動態掌握社情民意,快速就地化解各類矛盾隱患,準確把握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社會矛盾的新動向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帶來的社會不安新趨勢,重點關注國家安全領域、經濟領域、社會治理領域、特殊利益訴求群體等可能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大規模聚集上訪、輿論炒作熱點等重大不穩定問題。
精準化解突出矛盾。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按照“一事一策、一案一策、一人一策”的要求,制定方案、采取措施,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合力攻堅、限期解決,確保突出矛盾問題不擴大、不升級、不蔓延、不疊加。
精準評估穩定風險。把重大決策、重大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從源頭預防減少突出矛盾糾紛、防范發生重大不穩定問題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切實做到應評盡評,堅持關口前移,強化風險排查預警,做到排查全覆蓋、精準研判、及時預警、主動防控,有效預防和化解潛在風險。
精準管控重點人員。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等手段,扎實做好重點人員的管控工作,認真落實穩控對象、穩控責任人“雙實名制”措施,按照“一人一策”要求,堅決將重點人員穩控在基層、吸附在當地。
精準辦理信訪案件。堅持用群眾工作方法統攬信訪工作,著力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提高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效能,真正把信訪群眾吸附在當地,努力防止信訪上行。
精準幫扶退伍軍人。積極主動了解和掌握困難復員退伍軍人的所需、所急、所盼,切實解決復員退伍軍人“生活難、住房難、就業難、就醫難”等實際困難和問題,多渠道、多方式幫助復員退伍軍人創業就業。
精準打擊違法犯罪。全州政法機關要按照上級的部署,組織開展以“夏季嚴打”為龍頭的社會治安重點整治工作,認真落實好“嚴打”和專項整治各項措施,把矛頭對準黑惡勢力犯罪、“兩搶一盜”、黃賭毒、涉眾型經濟犯罪、電信詐騙、網絡詐騙、拐賣婦女兒童等突出犯罪。
精準巡查公共安全。健全和完善各類災害和安全生產隱患滾動排查、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機制,加強應急處置等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強化監管人員、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在公共廣場和城區主干道增設治安卡口、卡點,增加巡邏車輛、流動警務室及警用設備,最大限度提高見警率,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精準設置應急預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在思想上、工作上、措施上全面做好應對處置突發事件準備,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處置工作預案。堅持“三同步”(依法處理、輿情引導、社會面管控)機制,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風險點妥善平息事態,堅決防止事態升級惡化,杜絕發生打砸搶燒事件。
精準推進責任落實。嚴格落實信訪維穩領導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的事誰負責、誰的人誰負責”的原則,點對點抓好安全穩定各項任務的落實。在重大活動、重要敏感節點期間,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制度。嚴格落實問責制度,以“零容忍”態度依法依規問責追責。
相信在“十個精準”的輔助下,黔南州在深入推進平安、法治建設的進程中,能扎實開展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集中整治、公共安全監管等重點工作,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作者系黔南州委副書記、州委政法委書記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