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會
“全國文化先進市”“全球綠色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中國最宜居城市”……近年來,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道路上,都勻捷報頻傳。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都勻正是抓住了創新,抓住了牽動城鎮化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通過流轉盤活,破解用地難題;探索多方融資,破解資金難題;大力發展產業,破解安置難題;完善城市服務,破解管理難題。
向規劃向統籌要動力。構建以都勻為龍頭的“泛都勻”城市格局,都勻按照“一江帶兩城,西拓東擴、南推北移,紓解老城、建好新城”的思路,以黔南大道、龍山大道、毛尖大道等道路建設拉開城市主骨架,推動都勻市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容。在鄉鎮發展中,努力建立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農村生產、生活、生態優勢,打造一批山地特色小城鎮和民族村寨,形成了以園城合一為主的產城融合模式。
向開放向資本要動力。都勻設立都勻市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成功發行13億元全國首支棚戶區改造項目收益債券和15億元企業債券,設立20億元都勻市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完成5億元信托資金融資,開發“商票通”、回租、直租等金融產品,融資6.5億元,撬動社會資本600億元用于城鎮及基礎設施建設。這是都勻在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面邁出的堅實一步,也是都勻在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關鍵性問題上的有力探索。
向大數據向科技要動力。都勻以“云上都勻”為抓手,大力打造國家“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政務”“智慧城管”……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讓群眾享受便捷優質的民生服務,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社會治理能力。
向綠色向生態要動力。山水是都勻的特色,綠色是都勻的本色。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都勻注重城市生態布局,構筑生態安全屏障,加強環境治理,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高標準提升綠色水平,不負“全球綠色城市”稱號。
向文化向傳統要動力。文化是城市之魂,都勻注重將歷史元素、民族元素、毛尖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設中,注重以人為本、彰顯關懷,逐漸提升城市文化厚度和人文溫度,提升新型城鎮化的都勻“軟實力”。
高起點謀劃,高標準營建,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綠色之城、人文之城、智慧之城,都勻正在脫穎而出。(責任編輯/ 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