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麗 武漫漫
【摘要】 隨著4G移動通信網絡的大規模建設以及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的融合,人們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 ,這樣對通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過描述目前高職院校移動通信專業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實訓條件和校企合作方面的現狀,分析了各方面面臨的問題,并針對課程體系設置、教師素質提高和校企深度融合單個方面提出了改進的思路。
【關鍵詞】 4G 移動通信 課程體系 教學改革 校企合作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激發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這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隨著移動通信的迅猛發展,我國4G網絡開始了大規模建設,通信行業伴隨著4G的高速發展,開始與傳統互聯網、廣播電視網進行融合。這樣就迫切的需要大量的使用人才,同時對通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通信行業培養需要創新型、復合型和專業型的人才。首先,創新是技術發展的動力,未來移動通信的發展必將依賴于技術創新;其次,4G不僅僅局限于話音業務,它將會向增值業務擴展和延伸,而且會與其他技術領域相融合,因此需要各類專門人才。為培養面向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對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都需要進行改進。
一、高職院校移動通信專業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1.1課程體系
目前,移動通信技術專業開設的核心課程主要有《通信技術》、《基站的勘察設計》、《移動網絡運行與維護》、《無線網絡優化》等,課程設置偏傳統的移動通信網絡,目前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需要加強專業在網絡方面的課程。另外該專業的理論和實訓課程,對于一些專業基礎課程可采用的是先上理論再進行實訓的方式,但對于像《移動網絡運行與維護》等這類操作性強的課程,理論和實訓一體化教學更為適用。在機房里講授知識,讓學生面對實物會更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教學內容與方法
大部分的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就來到學校任教,沒有企業工作經驗,雖然有些老師通過自學和假期實踐取得了一些時間實踐經驗,但在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上仍存在較大的不足。另外大部分的課程仍然采用的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了多媒體投影設備教學只不過增加一些圖片,效果不盡人意,對于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推廣使用,力度不夠或根本沒做。特別是網絡教學手段的推廣和使用。另外,由于移動通信專業發展迅速,更新換代很快,容易導致課程的教學跟不上行業的變化,同時課程教材的更新換代也跟不上行業主流的變化。
1.3實訓條件
實訓設備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開發,實訓設備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些實訓設備已經過時或陳舊,沒有及時更新、添置或維修;實訓場地太小,不適合開展”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實訓平臺空負荷運行,與真實工作環境存在差異,不利于開展教學和科研。
1.4校企合作的現狀
目前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方式比較傳統,采用的是企業與學校共建實訓室,建立企業專班,訂單式培養模式,專班的畢業生由企業推薦就業。但隨著這幾年該模式的運行,也顯露出了某些問題,比如實訓設備落后、專業老師講授內容跟不上行業的變化,這樣就導致了用人企業對學生專業核心能力不滿意,畢業生的工作能力與用人企業的期望相差太多。
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因此為培養面向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對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移動通信專業改革的思路
2.1課程設置的改革
2.1.1加強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地位
隨著4G網絡大規模的組建,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移動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刻。移動通信專業的學生要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如根據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需求,加開相關的計算機方面的課程,如:數據庫、Java程序設計、移動互聯開發、Android系統應用開發等相關課程。
2.1.2課程體系模塊更能貼近企業
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和企業需求相結合,確定人才培養所針對的職業崗位,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和能力需求提煉所需職業能力—— “職業素質能力、崗位基礎能力、崗位專項能力、崗位綜合能力和拓展能力”,圍繞培養的5大能力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模塊。
2.2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1、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和關鍵職業能力,可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各類培訓,如說課、技能比賽、教學研討、示范課、教學觀摩、信息化培訓等,提升專任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方式的能力,培養專任教師課程標準、課程開發、教材編寫的能力。對新進專任教師實行導師制,安排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對口幫助新教師,從而提高專任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2、專業實踐技能。安排青年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同時利用寒暑假定期組織專任教師到相關行業、企業參與社會實踐或調研活動。拓展培訓途徑。在校內要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培訓,提高專任教師的雙師素質,如崗前培訓、專項培訓,利用校內實驗實訓室培訓教師的實踐能力。
3、通過技能大賽提升教師技能。職業技能大賽設置的項目都是區域、國家經濟建設中人才需求迫切的專業崗位,青年專業教師在參加技能大賽過程中通過與企業和同行的學習、交流與合作,專業能力、教學水平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成為新職業技能的實踐者,鑄就了學院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學院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的力量。
2.3校企深度融合
2.3.1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雙師型”教師可以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來擔任,但更多的是本專業教師到企業培訓后來擔任的。但目前專業教師培訓只是在合作初期前往企業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這種培訓方式單一,力度不夠。企業應與學校加深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如定期開展專業教師的培訓,培訓可以在課堂中進行,也可以使專業教師前往第一線觀摩學習,這樣使教師的授課內容跟得上行業的最新發展,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
2.3.2校企共建實訓室模式的改進
目前很多校企合作方式都是共建實訓室,開設“訂單班”。由學校購買企業的設備,企業為學校教師提供培訓,或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一些課程的教授。但由于通信行業發展迅速,設備更新很快,若重新購買設備資金投入太大,所以應改變這種合作模式。可以由學院提供基礎設施,企業提供實訓設備并保證設備的維護和更新升級,實訓設備的所有權歸公司,學院每年向公司繳納設備租用費,支付參與實訓教學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勞務費。
三、結語
以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為了不落伍于信息時代,我們必須抓住教學改革這個中心環節,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專業品牌優勢,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業能力,使培養的通信專業人才跟得上信息時代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張玉玲 馬秋明 丁宏 通信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 電化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2]哈喃等 通信專業校企聯合實習發展改革的探索 教育界 2013年24期
[3]伍學珍 黃躍華等 高職通信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與實踐 廣西教育2011.12期
[4]王瑾 校企合作下高職通信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教育界 2013年30期
[5]蔣培頤 淺談高職通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 科技創新導報201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