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劍
(鹽城市第六人民醫院鹽城224000)
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的近期療效
吳劍
(鹽城市第六人民醫院鹽城224000)
目的:探討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的近期療效。方法:以我院晚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治療方案為替吉奧膠囊+草酸鉑)和對照組(治療方案為替加氟+草酸鉑)。評估兩組化療療效及毒副反應。結果:①兩組晚期胃癌治療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②研究組和對照組白細胞下降、血紅蛋白減少不良反應結果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血小板下降、惡心/嘔吐、肝功能受損不良反應結果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胃癌安全性好,療效肯定。
替吉奧 晚期 胃癌
胃癌患者確診時多處于中晚期,由于根治性手術難以達到生物學上的腫瘤根除,造成術后復發率居高不下[1]。胃癌對化療相對敏感,多個臨床試驗表明聯合化療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周期[2]。替吉奧是一種氟尿嘧啶類藥物,給藥途徑為口服,與全身用藥相比,消化道毒性明顯降低。本文研究中我們將晚期胃癌患者納入研究,探討替吉奧膠囊治療價值。
1.1病例選擇:收集我院晚期胃癌患者,分為研究組(治療方案為替吉奧膠囊+草酸鉑)和對照組(治療方案為替加氟+草酸鉑)。研究組平均年齡、性別為(53.4±8.5歲、男性13例,女性17例),對照組為(55.9±9.1歲、男性15例、女性15例),兩組性別、年齡無顯著差異。
1.2入選標準:①胃鏡活檢病理確診。②預計生存期>3個月。③未接受過手術治療或化療。④有可測量病灶。
1.3排除標準:①心電圖正常。②嚴重肺部感染。③腦轉移、腦膜轉移。④腹水、腹膜癌性病變。
1.4化療方案
1.4.1研究組:替吉奧膠囊80mg/m2/d,分2次,d1~14,q28d,草酸鉑130mg/m2,d1,q28d。
1.4.2對照組:替加氟800mg/m2/d,分3次,餐后口服,d1~14,q28d,草酸鉑使用方法同研究組。
1.5觀察指標:評估兩組化療療效及毒副反應。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兩樣本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療效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療效對比(例)
2.2兩組毒副反應:研究組和對照組白細胞下降、血紅蛋白減少不良反應結果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血小板下降、惡心/嘔吐、肝功能受損不良反應結果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毒副反應(例)
眾多研究顯示進展期胃癌術后5年生存率大多不超過60%,探索提高進展期胃癌療效的治療方案成為學術界研究的重點。國外學者在1982年首次提出新輔助化療的觀點[3]。
替吉奧由3種抗腫瘤藥物組成:替加氟、奧替拉西甲、吉美嘧啶[4]。有日本學者對52例晚期胃癌進行替吉奧一線治療,結果發現替吉奧單藥80mg/m2/d,每日2次治療4個療程后有效率達到49%。本次研究我們發現研究有效率達到50%,基本與國內外研究一致。
替吉奧膠囊最早在1999年被日本批準用于胃癌的治療,隨著臨床研究深入,替吉奧被美國FDA批準用于大腸癌及非小細胞肺癌等腫瘤治療。替加氟是5-FU的前體藥物。奧替拉西甲從抑制不良反應出發,防止5-氟尿嘧啶在3號位甲基的磷酸化,促進5-氟尿嘧啶在5號位甲基的磷酸化,降低抗腫瘤藥的胃腸道毒性,吉美嘧啶主要作用原理為延長腫瘤細胞內5-氟尿嘧啶含量的分解,維持高的血藥濃度,達到對腫瘤細胞的持續殺傷[3]。本次研究中我們將替吉奧膠囊+草酸鉑聯合用于晚期胃癌治療,結果發現上述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后,研究組在治療療效及毒副作用上優于對照組。可以看出替吉奧聯合草酸鉑是安全的,療效肯定。
[1]甄亞男,徐忠法,孫燕來,等.應用DOF方案行新輔助化療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2011,38(10):564-567.
[2]周圍圍,戴紅,嚴冬,等.替吉奧聯合順鉑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2,19(1):39-41.
[3]SugimachiK,MaeharaY,HorikoshiN,etal.Anearly phaseⅡstudy of oral S-1 a newly developed 5-fluorouracil derivative for advanced and recurrent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Gastrointestinal Cancer Study Group.Oncology,2014,57(14):202-210.
[4]Koizumi W Kurhara M,Nakano S,et al.PhaseⅡstudy of S-1,anoveloral derivativeof5-fluorouracil,inadvanced gastic cancer.Oncology,2013,58(5):191-197.
R735.2
B
1672-8351(2016)10-0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