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霞
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疼痛護理對策及效果評價
●尹麗霞
目的:探討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疼痛護理的對策及效果評價。方法:選取自2015年以來我院收治的痔瘡患者100例,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對照組),每組50例。在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在采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心理疏導、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等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比較2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護理滿意度以及患者的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術后經過有針對性的護理,其疼痛程度較對照組患者要明顯減輕,護理滿意度要明顯增高,住院時間要明顯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的疼痛護理中加用術前心理疏導、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皮膚護理、功能鍛煉指導,術中護理,術后飲食護理、疼痛護理、換藥護理,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情況,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行。
痔瘡;圍手術期護理;疼痛護理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癥, 該病通常由于患者的肛管靜脈團曲張與直腸末端黏膜而形成的[1],目前,治療痔瘡患者的主要方式通常為手術治療,然而手術治療會為患者帶來創口感染的情況,從而導致患者伴有疼痛、出血、感染等并發癥,并使得患者出現抵觸治療的情況發生,最終導致治療的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的標準[2]。為探究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疼痛護理的方法,選取自2015年以來我院收治的痔瘡患者100例進行本次試驗,具體實驗過程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5年以來我院收治的痔瘡患者100例,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齡29~63歲,平均年齡(45.2±3.5)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3±1.1)年;對照組患者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齡30~61歲,平均年齡(44.3±3.2)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5±1.5)年。所有患者的癥狀均符合痔瘡的診斷標準,且患者的病情近似。對比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護理人員通過提供干凈舒適的環境、規范患者的飲食、服用藥物緩解患者的疼痛等進行護理[3]。對照組在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加用以下護理方案:1術前護理:在患者入院時詳細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家庭狀況,及時發現患者的負面情緒,并針對這些不良情緒進行心理疏導,現患者介紹手術的基本過程,安慰病人不要過度緊張,使病人可以積極配合治療;指導患者在手術前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不要使用過于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物,盡量少飲用濃茶、烈酒等,減少對肛門病灶的刺激;叮囑患者要遵守醫囑,注意個人衛生,防止引起感染;術前對患者的肛毛進行剃除,用肥皂水清洗患者的肛周;指導患者練習提肛、抬臀等功能鍛煉的相關動作。2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及病情變化,并根據此調整患者的麻藥劑量;要注意對患者的隱私部位進行遮蓋,防止患者出現緊張的情況;注意對患者進行保暖,注意與患者進行溝通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緊張情況。3術后護理:術后患者的飲食要以溫和的食物為主,忌辛辣、油膩、燥熱的食物,并且注意新鮮水果、蔬菜的食用,可減輕患者的排便痛苦;對患者術后疼痛部位定期進行消毒擦拭,防止進一步的感染加劇患者的疼痛;換藥時可使用凡士林紗布填塞肛內,保護創面不被刺激。
1.3 觀察指標
用VAS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進行評價,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評價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較手術剛結束后有明顯減輕,疼痛緩解程度較對照組有較大差異,拒用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對比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要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2.3 2組患者出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出院時間(4.5±0.6d)要顯著短語對照組(6.5±1.5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痔瘡屬于常見的一種肛門直腸疾病, 主要的治療方式是通過手術對痔瘡患者進行治療[4]。而進過臨床的常規護理后發現,常規性護理方案的范圍十分有限,只能對痔瘡患者進行基本的護理以及檢查,最終導致護理效果不佳[5]。因此,引用新的護理方法對于痔瘡患者圍產期疼痛的減輕又換大的意義。
本次研究中,通過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的疼痛護理中加用術前心理疏導、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皮膚護理、功能鍛煉指導,術中護理,術后飲食護理、疼痛護理、換藥護理[6],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痛苦,預防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出現[7],防止術中和術后感染的發生,從而減輕患者的緊張不安情緒,有利于進一步治療的進行。
由本次的實驗結果可看出,在加用術前、術中和術后一系列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無論是在疼痛減輕,護理滿意度方面,還是在住院時間的方面,都要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由此可看出本次試驗加用的護理方法對于痔瘡患者圍產期護理的重要性。
綜上,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的疼痛護理中加用術前心理疏導、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皮膚護理、功能鍛煉指導,術中護理,術后飲食護理、疼痛護理、換藥護理,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情況,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行。
(作者單位:長治市中醫醫院 肛腸科)
[1]馮進. 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疼痛護理[J]. 內蒙古中醫藥 ,2015,34(6):152-153.
[2]劉章蓮,韋洪娟,陸少青.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需求調查及護理對策淺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23):3220-3222.
[3]李平. 優質護理服務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J].今日健康,2014,13(8):217.
[4]曹玉鳳.綜合護理干預對痔瘡患者術后排尿的影響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0):230-231.
[5]李想.痔瘡圍手術期疼痛應用個性化護理效果分析[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5(10):156.
[6] 張云亞.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疼痛的個性化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2,9(32):44.
[7] 王運芹.優質護理用于老年痔瘡患者圍術期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