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林
摘 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藝術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少家庭把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甚至將孩子前途的提前定位放到了重要位置,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得到多方面的培養,有很多家長咨詢少年兒童能否進行科學的發聲訓練,為此,我學習翻閱了很多教學資料,并結合近年來自己在少年兒童聲樂教學方面的經驗和體會,談一談少年兒童如何進行科學發聲方法的訓練。
關鍵詞:聲樂;歌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9C-0047-01
目前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歌唱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很多少年兒童因喜歡唱歌但沒有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一味地追求音高、音量而損傷聲帶,使聲音嘶啞,也許將來是一名歌唱家的歌喉就這樣早早就夭折了。作為一名聲樂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少年兒童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去唱歌,讓少兒接受科學的聲樂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此之前,首先應該讓家長和孩子們懂得少年兒童喉器生理發育的狀態,那就是變聲期。變聲期女性年齡約12~14歲,女性變聲期時間短,不太明顯,基本以生理反應為界線。男性變聲期年齡約12~16歲,男性變聲期時間較長比較明顯,但反應程度也不排除因人而異,由于飲食習慣可能會提前,由于喉器尚在發育時期,聲樂學習和訓練切不可與成人相同。變聲期聲樂訓練一定要有節制,不能超負荷,可以在自然聲區一個八度內朗誦和練習一些適合變聲期嗓音的初級練聲曲及歌曲,起到鍛煉、恢復的作用即可,絕不能盲目追求音量和音高,切忌大聲喊叫及無節制地唱歌,這對變聲期非常有害。切忌不吃或少吃、飲用刺激性的食物,以防止引起發聲器官疾病。同時定期檢查,每隔一、二周在聲樂教師的指導下練練聲、唱唱歌,以便掌握變聲期的情況,幫助少年兒童安全度過變聲期。作為兒童的啟蒙教師,一定要在保護和監護孩子喉器正常發育的情況下教授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
一、掌握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培養、激發唱歌興趣
要掌握少年兒童天真、活潑、可愛的心理特征,和他們交朋友,從情感上溝通、交流,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激發他們的歌唱興趣和熱情。因為很多少年兒童是僅憑一時的熱情學習聲樂的,一般很不穩定,因此要激發和穩定他們的歌唱興趣。上課時不宜講太深、太多,要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語言,口傳心授,同時欣賞一些優秀的少兒演唱及錄音資料,讓其模仿,培養藝術感覺,在授課過程中,要以鼓勵表揚為主,增加他們對歌唱的興趣與自信心,切不要讓他們產生恐懼抵觸心理。
二、保持童聲特有音色基礎上進行科學發聲方法訓練
聲樂教學在不同的年齡段有所差異,特別是少年兒童時期的聲樂訓練更為重要,在這個年齡段身體正處于發育的重要時期,聲帶很稚嫩,進行科學的發音訓練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保持童聲特有的自然、甜美、清脆的音色,千萬不可將成人的一套訓練方法死搬硬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模仿大人的聲音狀態和音色來歌唱,失去了童聲特有的音色,結果反而會出現撐喉頭、壓舌根、裝腔作勢、唱出了所謂的美聲,這種訓練方法很不科學。在不同的年齡段,教學方法、歌唱曲目應有所差異。能否保持童聲原有的甜美、清脆、明亮的音色,是檢驗教學方法是否正確的一條重要標尺。
三、掌握正確歌唱姿勢、氣息、共鳴的重要性
1.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對初學唱歌的少兒來說尤為重要,從開始就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使歌唱的各個器官相互配合、協調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歌唱是藝術創造,也是人體全身協調的運動,只有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使整個人體自然、協調,才能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增加形體表現力,使歌聲更加動聽。
2.在掌握正確歌唱姿勢的基礎上,自如正確的歌唱氣息是歌唱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具備自如正確的歌唱氣息,才能獲得理想的聲音。氣息包括呼吸與氣息控制,中國傳統的唱法講究“氣沉丹田”“氣沉于底而聲灌于頂”,與西洋唱法講究的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是相同的,氣息如江河之水,聲音如水上之舟,在歌唱的過程中,氣息始終要托著聲音走,貫穿著一個橫膈膜控制的理論。
3.在聲音的高位置安放上,成人與少兒是相同的,都講究高位置、高集中。在共鳴擴音的問題上,都講究運用共鳴擴大聲帶基音,都力求找到共鳴而解放聲帶。在少兒練聲曲中可多采用哼嗎練習,哼嗎是兒童發音的強項,通常比成人更容易找到和運用。如張嘴哼唱和閉嘴哼唱,通過此練習可以達到訓練高位置、高集中頭腔共鳴的目的,歌唱就是帶著音樂的朗誦,可以在其自然聲區進行帶有歌唱狀態的朗誦、念白,這些練習對提高歌唱水平非常有幫助。總之,成人與少兒雖有年齡差異、音色差異,但生理心理情感是相同的,所以,運用不同年齡段的歌唱器官去表現同一審美目的或情感情緒時,必然有著共同之處,但少兒在具備正確的歌唱姿勢、氣息、共鳴的同時,一定不能失去童聲所特有的自然、甜美、清脆的音色特點。
家長要對孩子的聲樂學習負有監督和監護的責任,孩子的生活習慣,作息制度、飲食起居,日常生活中的說話音量、音質的控制和矯正都與兒童變聲區的平安過渡息息相關,一個優秀歌唱家的嗓音是由諸多的條件和因素促成的。總之,少兒聲樂教學是一門科學,作為教師要掌握聲樂教學的規律,因材施教,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勇于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董娟.淺談少年兒童聲樂教學[J].新西部,2010,(2).
[2]陳少榜.探索少兒聲樂訓練中的七字教學標準法[J].大眾文藝,2012,(7).
[3]程景麗.校外少兒聲樂教學情況分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