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霞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是老師們教研教改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途徑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優化教學過程, 推進素質教育, 激發學生的興趣成為教學改革的重點, 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課堂教學活起來。那么,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 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調動學生主體感官,運用多媒體讓教材動起來
在教學中, 我們應想方設法, 利用電教器材如TV、VCD、電腦、收音機等, 讓教科書活起來、動起來、形象起來、發出聲來, 讓活的教科書震撼學生的心靈、開發學生的智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我在教學小學英語第三冊Unit 6 Shopping 這一課時, 就利用共享中的教學軟件, 將各種商品的圖片展現在電腦上,讓學生充當購物者, 運用所學過的句型進行現場模擬練習, 使課堂變得有聲有色、生動有趣。學生則充滿激情, 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教學內容, 并能模仿自編自演對話, 達到了活學活用的效果。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
1、多渠道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活動總是由一定的學習動機引起的, 只有當學生喜歡學、要求學, 有迫切的學習愿望時, 他們才能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那么, 學生的這種學習動機從何而來呢? 這就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 要靠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去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 如設置懸念、創設情境等, 將學生置于心求通而未達, 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狀態。如組織課前活動時, 我通常以聽說訓練為重點,利用課前的幾分鐘, 開展Free talk 活動, 其中內容包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問候句型、自我介紹句型, 以及日期、天氣的正確表達方法, 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迎來即將開始的英語課。
2、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其樹立自信心與勇氣。英語學科的教學特色是充分發揮其語言功能, 講究對話的藝術。本論文由無憂論文網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全體主動參與, 使其克服羞于開口的毛病, 積極參與語言交際活動。在英語教學中, 我常常用表揚和鼓勵的話語激勵學生, 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 每一課都盡量創設大量情境并提供廣泛的語言材料, 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如Unit 8 My family 和Unit 9 A birthdayparty 的教學, 我先讓學生看圖聽錄音跟讀, 然后口述,并運用句型進行家庭及人物的介紹, 再自編自演對話。這樣, 本來只有幾句話的內容, 經過處理, 就成為一個生動有趣的說話練習了。長期的訓練, 使學生由克服了說英語的膽怯心理, 變得自然大方, 而且不時有出色的表現。
3、強化師生互動,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動起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在英語教學中, 教師應將“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 使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 以最佳心理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在教學Unit 3 In my schoolbag 時, 我一邊教學新單詞、一邊讓學生運用句型猜測老師的提包和筆盒中分別有什么。這樣, 學生學得趣味盎然, 教師也教得輕松自如。
三、更新教學模式, 讓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活起來
呆板、單一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只能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應是快節奏的、靈活多樣的、豐富多彩的, 而不是黑白無聲的。教師上課節奏要快, 以訓練學生的反應、思維。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大多不超過20 分鐘, 注意力易分散, 一旦教學方法呆板、節奏慢, 就會出現學生做小動作或小聲講話等不良習慣。因此, 教師應抓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短暫時刻, 用學生能接受的節奏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 如游戲、唱歌、做動作、搶答競賽等, 使學生既緊張又活潑, 在輕松愉快而又緊張刺激的氛圍中學習。這樣,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 不會感到厭倦, 對知識記憶得也特別牢固, 教學效果自然較好。
教學實踐證明, 這種形式的教學, 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 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提高了學生興致、活躍了學生思維;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并在活動過程中, 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