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娟
動態生成式教學模式是新課標推行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實現預設和生成之間的合理分配,有利于提升教學資源優化配置效率,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本文著重就動態生成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進行了探究,以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一、精心開展預設,奠定扎實基礎
教學實踐研究表明,精心預設是確保動態生成式教學模式順利實施的基礎和前提,所以必須要處理好課堂教學預設工作,以為后續的課堂生成教學奠定扎實基礎。通過精心預設,可以為課堂生成教學預留充足的授課時間,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組織課堂授課,從而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在開展課堂精心設計的過程中,相應的授課教師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有關教學內容,合理確定課堂授課的時間、話題范圍以及進度,更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自主的心態來設計教學學案,確保教學預設設計的自由度和包容度。然后,數學教師需要充分把握教材的主旨,豐富授課內容,充分開發和利用情感、人文、信息和課程等資源,以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合理選擇學習內容。如此一來,以逐漸深化學生對于有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而就精心預設的具體策略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要重組數學教材結構和內容,具體主要包括豐富教學的內容,引入一些“鮮活”的教學預案,尤其是要盡量確保這些教學信息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便使其成為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重要媒介。通過重組數學教學結構和內容,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有利于提升教學有效性。其二,要合理創設數學教學框架,具體就是要求授課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重要信息,并要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接著需要合理安排教學環節,以便促進課堂動態生成,增強教學的靈活性。其三,要為學生設置一些合理問題,以便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生成。例如,在講解“多邊形內角和”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如下教學問題,即:(1)三角形的內角和為多少?(2)如果將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四邊形,那么所構成四邊形的內角和為多少?(3)是否所有的四邊形都可以劃分成兩個三角形?(4)試推算出N邊形的內角和?等等。如此一來,可以為后續的課堂生成教學奠定扎實基礎。
二、激活課堂活力,調動學習熱情
在精心預設之后,為了確保課堂生成教學的質量,數學教師還需要激活課堂教學的活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自主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為了激活課堂活力,數學教師需要先為學生創設一個互動、共融的教學氛圍,以便充分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學習思維。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討論,或者開展合作學習,以便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充分集合眾人的智慧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挑戰教師的權威,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此外,數學教師還需要充分挖掘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動態資源手段,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授課,切不可拘泥于先前預設的教案,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奠定扎實基礎。例如,在講解“圓的定義”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為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諸如下述所述的問題情境,即:教師可以問學生:“車子的輪子都是什么形狀的呢?”同學們自然而然地都會回到為:“圓的”。教師需要接著問學生:“如果將其做出其他形狀的,比如三角形或者四邊形,那么結果會怎么樣?”此時學生大都會認為:“車子就無法繼續轉動”。然后教師接著問學生:“那么制作成“鴨蛋”形狀是否可以?”學生大都感覺非常奇怪,因為此時的車子猶如過山車似的忽高忽低。如此一來,就可以點燃課堂的氣氛,深化學生對于圓定義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可以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加強教學反思,增強教學效果
在開展課堂動態生成教學的時候,課堂上的諸多不確定因素會對實際的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這是無法預料的,所以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披露,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以便通過積累來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同時也可以避免先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不足和問題。實際上,每堂課的開展都有其精彩之處,所以教師必須要及時記錄和總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先進教學經驗,同時要及時處理那些存在課堂教學披露的問題,以避免后續教學再次出現差誤。此外,教師在反思該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要善于捕捉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智慧思維火花,以避免浪費了這些好的教學素材,從而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動態生成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理引入,可以激活課堂活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同時也有利于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提升授課效率,具有很強的教學推廣價值。因此,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通過采用開展預設、激活課堂活力以及加強教學反思等教學方法來踐行動態生成式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