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寧
在信息社會閱讀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渠道,所以閱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離不開閱讀,對小學生來說課外閱讀是對語文知識的延伸和補充,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僅培養了自身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語文寫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認識閱讀價值,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了解了課外閱讀的價值才會用心去閱讀,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但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課外知識。學生在進行獨立的課外閱讀時有助于發展自身的智力、道德,學生在閱讀時會了解一些英雄人物這些人慢慢地就會成為他們心中的榜樣。通過了解他們學生在無形間會擁有崇高的道德思想,同時也會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小學生健康成長。
課外閱讀最顯著的作用就是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繼續是提升閱讀能力的重要部分。小學生在寫作文時總會存在缺乏素材沒有話題可寫的問題,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而且還會學習到新的寫作技巧,擴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多元化。小學生在寫作文時很多就是在記“流水賬”,沒有明確的主體內容,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自己摸索一些寫作方法和學生、老師進行交流,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通過課外閱讀有利于小學生智力的開發,他們在小小年紀讀過的書越多知識面就越廣泛,思考問題的方式會更加靈活,同時會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獨到的眼光,在遇到問題時會積極應對比其它孩子的應對能力要強。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既獲得了知識也豐富了自己的視野,思維也變得靈活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身的智力水平。
二、完善閱讀方法,擴展作文素材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閱讀方法還需進一步的完善,他們在選擇書籍時會出現偏差,有的學生讀一些漫畫、故事書這樣的課外書,他們只是為了打發閑暇的時光,并沒有起到提高作文水平的作用。有的學生癡迷于課外讀物,課下沒有讀完的書占用課上時間也要讀完,導致學生上課不能好好聽講降低了語文課堂效率,更有甚者在其他科目課堂上也在看課外讀物。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在對待課外閱讀這件事往往不能堅持,開始的時候每天都會看一些書并且做一些摘抄,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就會忘記閱讀這件事情,最后積累的素材和寫作技巧很少,課外的閱讀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應會堅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方式也不僅僅局限于紙質版的書籍,有的學生利用手機和電腦來進行課外閱讀,但在閱讀的過程中面對形形色色的內容學生很容易出現錯誤,有的書籍會改變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學生走向錯誤的方向。例如:有的課外書內容比較暴力充斥著打架斗毆等,因為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也想嘗試一下打架的快感,這樣就會造成學生之間出現斗毆的惡性事件。由此可見,學生的閱讀方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通過課外閱讀擴展作文素材提升作文水平。
三、掌握閱讀技巧,提升作文水平
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也是講究技巧的,有的學生每天都在閱讀但作文水平沒有明顯地提高,很有可能是閱讀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應掌握一些學習技巧促進自己的作文學習。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記錄并摘抄一些優美的句子,要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例如在進行《荷花》的教學時,文中“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學生就可以對它進行摘抄和練習,學習將句子寫得生動形象。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勤于思考,要學會讀書并且在思考中能靈活運用,培養自己的寫作能力。
作文的本質就是說話,所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口語交際,互相分享一下讀書心得,學生的說話能力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提高。例如,在學習《大熊貓出國》一課時文中有一大段是描寫熊貓外形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描寫自己身邊的小動物,介紹一下外形、習性等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定期分享讀書心得,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會加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而且也會了解更多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
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能只是讀書,平常的時候要加強寫作練習,養成善于觀察勤于隨筆的習慣。小學生可以每天寫日記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使學生樂于思考,這樣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不用擔心沒有話題可寫,進行寫作練習是很有必要的,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會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課外閱讀可以說是提升語文寫作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積累素材、掌握學習方法,而且還會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和自身素養。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同樣很重要,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指導,讓學生擁有正確的閱讀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