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諍
余慶縣從嚴加強干部管理,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在全縣形成了“有為有位、無為無位”的干部管理體系。
今年,省委出臺了《關于建立工作目標、崗位責任、正向激勵保障、負向懲戒約束“四位一體”從嚴管理干部機制的意見》。圍繞《意見》要求,余慶縣從嚴加強干部管理,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在全縣形成了“有為有位、無為無位”的干部管理體系,為余慶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目標要量身定做。結合工作實際、干部實際和地域實際,余慶縣因地制宜,量身定做,確立“跳起來摘桃子”的目標任務,杜絕“大而空”、“空對空”、片面性、理想性要求,迫使干部躺著不行、坐著不行、站著不行、踮腳才行。
突出系統化。將經濟發展、民生事業、社會穩定、黨的建設等工作,按工作內容分解,系統地進行1000分制量化,分解到各單位、各部門,形成“年初派賬、按月核賬、半年對賬、年終交賬”目標任務完成格局。
突出分類化。根據歷年來各單位、各部門工作基礎、上級排位等,分類確立工作目標,要求衛計、維穩等10個單位在省、市必須達到紅旗標準,44個單位必須達到優秀標準,36個單位必須實現連年進位,實行目標倒逼,保證各項工作齊頭并進。
突出差異化。將全縣10個鄉鎮(街道)劃為一類鄉鎮和二類鄉鎮兩個標準,用差異考核代替單純的GDP考核,突出發展轉型和資源保護,并鼓勵各鄉鎮發揮資源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
責任要環環相扣。要求各單位及干部要樹立崗位責任意識,量化崗位責任清單,加強任務目標調度,形成各崗之間“相互配合、協調運作、縱橫相濟”的責任鏈條。
堅持“時序管理法”。各單位、各部門根據班子成員和干部主抓工作,以時間為節點擬定崗位職責,交由分管領導審定后,按時履行工作責任,形成層層抓、層層帶、層層守好“責任田”的責任落實體系。
堅持工作倒逼制。建立以“目標任務逼壓力、時間倒排逼進度、平時考核逼落實、考核追究逼爭先”的目標考核倒逼機制,讓各單位、各部門意識到任務艱巨、時間緊迫,在干部中形成“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工作狀態,從而倒推單位職能科室及相關人員,承擔相應的責任,全面完成工作任務。
堅持責任清單制。按照“量身定、集體審、層層簽、公開曬、在線管、對照考”六個步驟,結合崗位職責制定責任清單,并對清單分“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進行100分制量化,按照“崗能定級、崗酬掛鉤”的原則,對干部分“優秀、良好、合格”三個等次進行考核,杜絕“干好干壞一個樣”。
激勵要有干有盼。不斷營造干部干事創業的工作環境,堅持正確的用人標準和用人導向,創新干部激勵機制,使干部隊伍活力迸發。一是環境激勵上給“定力”。縣財政先后投入1000余萬元興建了54棟建筑面積均在400平方米以上的村級辦公樓,配套創建33個“四化”黨員活動室,建立遠程教育站點203個等設施。二是在競爭激勵上給“活力”。推行了干部選拔“五雙”工作機制,擴大了推薦提名、干部考察、討論決定三個環節中的民主。三是在機制激勵上給“引力”。對考核為稱職(合格)的,分別按每年12000元、24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增強了基層崗位的吸引力。
約束要動真碰硬。堅持對安于當“太平官”“老好人”,抱有“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思想,工作業績相形見絀及不能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干部,進行嚴肅追究問責。一是不能為的堅決調整。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決不搞“將就用、過得去”。二是慢作為的堅決問責。制定了《余慶縣巡查工作制度》,縣委通過指派成立巡視工作組,對鄉鎮(街道)、部門開展綜合巡查和專項巡查。三是亂作為的堅決懲處。嚴格實行“一案雙查”制度,對亂作為的,在查辦違紀違法的同時,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倒查發案單位負責人的責任,實施責任追究,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作者系余慶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任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