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
摘要:2016年大學英語四六級題型改革以后,聽力部分增加了大難度的新聞聽力材料,這類型是大學生非常生疏的新聞聽力。本文分析了英語新聞聽力的特點,指出學生在新聞聽力的障礙和問題,總結歸納了應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策略和技巧。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六級;新聞聽力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03-02
1.引言
2013年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聽力部分的分值有了明顯大幅度的提高,而在今年四六級考試中,短對話和短文聽寫將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短文新聞聽力和學術講座。這樣大難度的題型變化反映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進一步向托福雅思等國際權威考試接近,提高了聽力測試的效度,也反映出對大學生英語聽力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和高要求。如何應對這一革命性的變化,抓住大學生英語聽力中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他們的英語聽力能力,這一系列問題值得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者們深思和探討。
2.英語新聞聽力的特點
新聞聽力的功能主要是報道全世界發生的各類重大事件,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大范圍的傳播出去。因此,它的語言文體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不同于科技英語、廣告英語、文學英語、法律英語等。
從文體特點來說,由于新聞報道的快速簡潔性,信息的濃縮,使得其篇章結構簡單,句式緊湊而嚴密,特別是每則新聞的導語,以最節省的文字高度濃縮并傳遞完整的新聞信息。這種為了增加吸引力,從而將新聞的重要信息至于首位的文體稱為倒金字塔法,是新聞聽力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因此導語部分是新聞聽力首要關注的重要聽力點,特別要關注五個"Wh"問題的回答。此外,新聞英語最典型的句法結構就是嵌入結構,常常使用前置修飾語來代替后置名詞修飾語和從句,在基本句型SV或SVO的基礎上進行擴展,適度地展開其定語和狀語結構成份。正是由于嵌入式的句子結構,使得文體風格不同于學生一般閱讀熟知的文學文體風格,更不同于日常生活會話。這種高度濃縮的新聞報道文體,不利于由聽覺途徑進行交際,而適宜于視覺途徑的交際,因此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而言,難度不言而喻。
從語體特點來說,由于新聞在于表現新鮮的事物,詞匯選用也力求標新立異,生動形象。因此新聞詞匯通常是通俗而富有表現力的新詞或是濃縮詞語。此外,不同于句子結構松散的日常會話口語體,新聞記者一般追求簡潔的文風,用詞也大多比較簡短,偏愛選擇單音節或少音節的詞。這類音節短小的詞,聲音停留于聽覺器官上的時間也相應短促,在這種情況下,大腦對聲音所作的反應和判斷的可辨因素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這些不利于聽覺器官接受的因素的出現,導致新聞聽力理解必然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3.大學生在新聞聽力中的難點分析
一是學生對于新聞的文體和句法結構不適應,特別是所謂的倒金字塔結構,往往在導語中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幾個方面,信息量太大,對于習慣日常英語會話模式的學生而言十分不適應。其次英語新聞中被動語態居多,而中國學生在被動語態上不是十分熟悉,需要將其轉化才能準確理解,這樣的思維轉化過程會影響學生收聽接下來的內容。
二是學生并不關心世界時事的發生和報道。世界時事新聞包含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育和自然災害等各個方面,這就要求學生在各個領域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學生缺乏對新聞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他們對新聞材料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英語新聞的詞匯都是與各領域相關的專業用詞,對于學生而言,更難以熟悉和掌握。
4.大學英語四六級新聞聽力的應試策略
首先,大學生們對于新聞聽力材料非常陌生,因此在平常的英語學習中,要大量閱讀,廣泛積累相關的文化知識。新聞涵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體育、歷史等各種專業領域的信息,也是與新聞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大學生在日常閱讀中儲備這些背景知識對于提高新聞聽力能力至關重要。
其次,學生們要熟悉和掌握一些特定的新聞詞匯,不斷擴充他們的詞匯量,特別是與某一類型新聞事件相關的詞匯,可以通過訓練聽寫,積極提取關鍵詞等手段,使學生熟練掌握,增加他們的語言感知。
此外,現在關于新聞的網絡資源非常豐富,學生們應該最大化利用這些網絡資源,多聽一些母語新聞,了解時事信息,比如有關于新聞類的VOA聽力,也有關于講座類的TED等。
5.結語
新聞聽力是今年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中最革命性的一個變化,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難度最大最難掌握的。了解新聞聽力的語體和文體特點,針對學生們的新聞聽力障礙和難點,找出應對的策略,在教學中,不斷改革創新,采用特色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解決新聞聽力這一難題,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參考文獻:
[1]向嵐.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新聞聽力的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6(37)
[2]許潤江.淺談大學英語四級新聞聽力對策[J].校園英語,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