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濤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從目前來看,學生的數學解題水平還不夠高,而且思維水平也比較低。為了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老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解題能力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數學老師應該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取得積極的進步,從而在數學高考過程中取得成功。
一、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數形結合方式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很多數學知識內容都需要借助數形結合思想,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容易。而且數形結合思想具有一定的直觀性與靈活性特征,能夠使幾何問題向代數問題轉化,能夠使問題的解決更加靈活,使學生的解題思路豁然開朗,尋找到相應的解題突破口,從而將問題解決[1]。比如,某水果基地種植水果,根據每年的市場行情來看,自從2月1日開始后的300天,市場價與上市時間能夠借助一條折線來表達這一關系,如圖1;而蘋果的種植成本價與上市時間的關系可以借助拋物線的方式,如圖2。因此,首先將圖1的函數關系式表達出來為P=f(t);而圖2的函數關系式為 Q=g(t)。接下來,市場價扣除成本價作為純利益,計算上市的蘋果收益最大的時間為何時。
因此,可以借助圖象的方式,將數學模型積極建立起來,這也就是所謂的圖象分析法,能夠通過分段函數的方式,以及數量關系取得答案,并且可以在圖形中進行積極驗證。這種數形結合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二、積極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積極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跳出思維定式,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水平。在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合理啟發學生的思維,并且引導學生從問題的對立面去思考,使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了解與認識,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三、培養學生對一題多解方法運用的能力
高中數學問題有時不僅僅可以借助一種方式進行解決,同一問題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式。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并且善于思考與分析,通過嘗試多種多樣的方式,為解題創造良好的條件,以此將問題的解決辦法分析出來,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與發展[2]。比如,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關于排列組合方面的問題,往往具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某一企業中的6個人需要負責6份工作,而且每個人只能負責1份工作,但是甲不能同時負責兩份工作,詢問共有幾種分配方式?針對這樣的問題,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認真審題,并且學會對不同排列方式進行思考與分析。首先,可以根據題目中的內容,假設甲只能負責其中的1種,可以先對甲安排工作,然后剩下的5人分別負責5種工作,那么就會有種方式,這樣能夠將正確的答案計算出來:4×=480。另外,還可以借助這樣的方式,先將甲排除在外,剩下的5人選擇其中的任意2個人,對甲不能負責的工作進行擔任,那么就會有種方式,剩下包括甲的4個人,對剩下的4份工作進行分擔,那么就會有種方式,然后借助公式,能夠得到×=480。這一問題并不僅僅有上述兩種解決方式,老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使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和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老師應該積極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學會積極運用圖象;并且還要積極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以及一題多解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的解題思路,幫助學生提升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 博.關于高中數學解題訓練有效策略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176.
[2]劉福根.提高高中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教學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