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林
摘 要: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及長遠發展。文章對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策略進行了探討。
在日益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建立和培養成為學生教育不得不重視的問題。《體育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體育教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種環境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必須提高對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的重視,以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意義
1.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
體育學習相對枯燥,需要學生被動地接受體育訓練,這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小學教育中,如果教師積極地開展一些團體合作的體育項目,變個人的體育鍛煉為體育競技,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從而達到體育教學中體育鍛煉的教學目的[1]。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小組合作把個人變成團隊,自然形成團隊意識,并逐漸形成集體榮譽感,形成個體對團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同時,小組合作要求每個成員之間加強聯系,開展更多的溝通與交流,這有益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成就感
小組合作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地參與和求知。在小組合作中,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更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議,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現狀
《體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在探索過程中,通過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適時有效地給予引導與幫助。”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小組合作探究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具體的教學流程的制訂,沒有小組成員間具體的溝通,沒有具體的指導,這種分組實際上并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因為活動設置不合理,小組成員沒有合理分配,一部分成員參與度極低,各個成員并不能做到機會均衡,極大地挫敗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2]。
小組分組雖然強調團隊的合作與交流,但并不意味著不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體育的魅力就在于“更高、更快、更強”的不斷超越。所以小組合作與體育競技在小學體育中同樣重要,如接力賽跑、籃球、足球等這樣的活動就可以做到團隊競技與個人能力的同時展現。
小組合作探究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這是小組合作探究最根本的原因。但是在充分相信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和自己管理自己的基礎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得到貫徹。現在,獨生子女多,加上小學生年齡較小,家長比較寵孩子,孩子天生的活潑好動,一部分孩子會排斥別人,出現不合作、不友好、不分享的行為,另外一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會有一些破壞性的行為。這就要求教師發揮積極引導的作用,合理地開展小組游戲,合理分配人員,自己參與其中,積極引導各個小組之間的競爭,引導小組成員合作組成更好的小組[3],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都能在活動中得到關注,收獲自信、團隊歸屬感和成就感。
三、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對策
1.強化分組管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1)合理分組。合理分組要求教師在發揮其引導作用的時候做到公平公正,各小組間公平競爭,小組內部要充分發揮各個小組成員的能力。同時積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各個小組之間男女比例、優等生與差生比例要協調。發揮孩子們的積極性,民主地選拔組長,這樣更容易形成團隊意識,同時老師也應該引導孩子確定組長的標準,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4]。小組成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各司其職。
(2)規范管理。首先,小組合作要建立起合作規范,這樣才能做到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其次,體育教學建立競爭機制,體育的魅力就在于不斷追求人類的“更高、更快、更強”,不斷地完成人類自身的超越。最后,體育競爭應該在透明、公平、公正的條件下進行,合理的計分統計和評價,不僅僅有利于學生之間形成趕超的良好氛圍,同時有利于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3)建立科學的評價系統。合理的量化分值的設定,合理的獎懲制度的設立,更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爭先的積極性。
2.相互合作,培養小組團隊歸屬感
在小組合作中,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合作,最終會形成團隊的歸屬感。同一小組的歸屬感有五個方面:
(1)目標相同。小組合作的目標通常而言是明確的、具體的:一起學習,一起合作完成一項競賽,搞定一項發明等。團隊成員之間目標相互依賴,達成共識。
(2)獎勵交互。小組合作中,團隊獲得的榮譽,個體成員同樣會獲得相應的榮譽;小組中某一個體獲得榮譽,同樣為團隊取得最后勝利增光添彩。
(3)個體成員相互依賴。在小組合作中,每個成員都有其在團隊中的身份,但是在團隊合作中一個人出錯,其他成員要指出其錯誤并幫助其改正,同時為了集體的榮譽感,一部分成員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一部分成員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但其他成員同樣會感覺到這個成員的付出和犧牲,會尊重這些成員。在合作中,成員之間會進行階段性的互換,為團隊的最后勝利而努力。
(4)資料共享。每個組員完成部分任務,最后一起完成團隊任務,正如一個舞蹈,并不是每個成員必須練會所有的動作,成員個體只需要完成自己需要掌握的舞蹈動作,最后舞臺呈現的就是整個舞蹈。
(5)集體的榮譽感。當個體組成團隊時,所有團隊個體都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并為了這個身份而不懈努力。
四、結論
第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合作教學的目標完成需要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小組合作學習是體育合作學習的出發點,也是體育教學的策略以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依據。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年齡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
第二,在具體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能力的時候,體育教師應有嚴謹的教學精神,有全盤的考慮和周密的部署。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男女比例、異質劃分和同質劃分等多種分配方式進行合理的劃分。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來確定小組規模和教學模式。
第三,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能力的關鍵就是培養小組的合作精神,學習合作技巧。任務的分配要做到人盡其用,都要承擔團隊任務的責任,小組的成功與失敗與每個成員都息息相關。小組的成員要完成現階段的任務,同時又要輪流擔當其他角色,保證學生各方面全面發展。
第四,體育合作學習的教學評價是客觀、公平、公正的。借助合作學習評價,體育老師可以準確得出學生的需求、教學效果、小組任務成敗的原因、需要改進的地方及制訂改進方案。各成員切實認識到自己對于團隊的意義、小組合作的意義,全面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木燈,袁 莉.淺談體育課上的合作探究[J].金色年華(下),2013,(6):66.
[2]張 健.合作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校園英語(中旬),2014,(11):27.
[3]何緒虎.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J].速讀(中旬),2015,(2):206—207.
[4]何緒虎,趙彥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5,(5):72—73.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洪家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