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摘 ? 要:素有“人間天堂,園林之城”美譽的蘇州,以典雅精致的古典園林名聞天下,而蘇州園林幾乎全體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引起世人高度關注,這絕非偶然,是園林深厚的文化內涵,反映和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中國古代造園手法中,水、山石、花木、建筑共同構成了中國園林的創作元素,本文將從以上四個方面,以蘇州四大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為例,來分析它們景觀的文化營造。
關鍵詞:蘇州園林;景觀;文化
中圖分類號:TU98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016-01
一、山石
堆山疊石向來是我國造園藝術的傳統手法。山石造景講究結構簡單,以少勝多、虛實相生、山水結合、最終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獅子林以其別具特色的假山,成功地在繁華的鬧市區中營造了“城市山林”的景觀。元末明初建園時,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綱”的遺物,經過疊石名家的精妙構思,以“適、漏、瘦、皺”的太湖石推疊的假山,氣勢磅礴,奇峰林立,玲瓏俊秀,洞壑盤旋,不但神形兼備,而且具有傳情的作用,可謂“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園中雖然峰巖嶙峋,溝壑縱橫,但卻蹊徑脈絡分明,不僅深得山林野趣,且無凌亂、局促之感。獅子林中以山石形成的洞壑極具特色,不僅從平面上看極盡迂回曲折之能事,而且從高程上看還力求回環錯落。如指柏軒前院及中部的假山:規模大而且占地廣,自指柏軒前一直連綿至荷花池以南,洞壑縱橫交錯,置身其中讓人猶如時而登臨于峰巒之顛,時而沉落于幽谷之底。自下往上看層巒疊嶂,自上往下看溝谷盤旋,使人如入深山峻嶺,又如進入迷宮一般,來回往復,奧妙無窮。
二、水
蘇州園林最美之處是它的水,無水不成景,無水不成園。在蘇州眾多名園中,滄浪亭則是水宅園中的經典,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外開,前有一道石橋,循著水聲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而去,清晨和夕暮中煙水彌漫,景物朦朧,讓人仿佛置身于煙波浩渺的湖岸邊。園外的溪水,讓園內的景物看起來似隔非隔,遠遠望去,仿佛是島上的仙境。而園里園外這道似隔非隔的溪水就構成了一道屏障,這種以水代替園林高墻的做法,使得隔岸的景色更添詩意。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滄浪亭三面環水,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山下的復廊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景通內外,復廊外側是園林的水面,還有小廳觀魚處和亭屋面水軒,可俯覽園外水景。蘇州園林,湖光山色,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把生意盎然的水元素的自然美和人類創造性藝術美融為一體。可見,滄浪亭的水就像他的靈魂一樣,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三、建筑
拙政園以大著稱,留園相反,恰以小而聞名,留園的特點就在于它更注重對空間的利用。留園占地三十余畝,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于一身,該園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并以建筑結構見長,留園建筑與庭院的劃分和園林空間的組合堪稱絕妙,庭院大小布局合理,搭配得當,生輝相映,其中以長廊為脈,通幽度壑,變化無窮。留園整體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走在留園中,你會發現,它的景致總是堆疊的那么巧妙。造園者很好的運用了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手法,將景物搞成多層空間,層層錯落,相互借用,以小見大。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每一個建筑物在其景區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從全局來看,沒有絲毫零亂之感,給人一個連續、整體的概念。要營造空間,墻是很重要的一環。留園的漏窗、月洞,特別豐富,花形各異。在中國眾多的園林之中,留園的花窗位列典范。透過這些花窗,景致似遠不遠,似斷不斷的,濃濃的人文情趣油然而生。
四、花木
蘇州園林大都為文人園林,“人在樊籠中,復得返自然”的情懷使得植物成為造園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城市山林”的構建更是講究植物景觀的營造,植物已成為豐富文化內涵的載體、以及藝術境界的提升者。蘇州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因其獨有的特色一直受到后人的關注和研究。 多數蘇州園林都會通過假山、石頭與植物的搭配組合,營造自然山林景觀。假山有土山,也有石山。土山山麓一般多種片植鳳尾竹、杜鵑等低矮的灌木,石階、蹬道則點綴少量草花與其間,形成幽深的山徑。山腰處間植大小喬木,山頂則以喬木為主,形成山林的骨架,從而使山頂道山麓都有良好的植物景觀,豐富了空間層次。拙政園中部的山島山林景觀便是通過此種手法創造出濃郁的山林氣氛。水體是園林中最活躍的要素。蘇州園林多在水面種植荷花或睡蓮,突出主題,又特意流出部分水面以觀倒影。拙政園中部水體在遠香堂前密植荷花,而留出的水面則倒映出北寺塔影,極富意境。蘇州古典園林常常按照詩情畫意來取材植物景觀,將花木人格化,通過藝術配置表達人的理想、品格、抱負和追求。拙政園就有很多以植物為主題的景點。聽雨軒取“聽雨入秋竹,留僧復舊棋”句意而設。前后均配置芭蕉、修竹,池中有荷花,創造出“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的意境。
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一種鮮活的文化載體,是古代環境觀的典型代表。因此研究四大園林的文化營造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只有深層領悟文化表象下的真正內涵,才能繼承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為中國園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引領新的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