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赟
摘 ? 要:在音樂藝術發展過程中,印象派音樂占據著重要地位,并且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通常來說,印象派的音樂結構輪廓松散,旋律線條模糊朦朧,和聲功能性被減弱,節奏律動更松散多變,抽象性很強。文章主要以德彪西的作品為例進行分析,從管線樂隊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對管線樂的音樂語言進行詮釋,提升人們對于印象音樂的認識。
關鍵詞:德彪西;印象主義;管弦樂;音樂語言特征
中圖分類號:J609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099-01
在印象音樂發展過程中,德彪西是印象音樂集大成者,他主要以富于色彩變幻的和聲進行,以及奇妙而富于想象力的管弦樂配器手法被人們所熟知。總所周知,印象音樂主要受印象主義文學、印象主義繪畫的影響而發展,主要通過音響效果以及音色向人們展示不同的音樂風格。積極對印象派音樂中管弦樂的語言形成進行研究分析,能夠發掘印象音樂中的美,幫助我們更好的演繹印象派的作品。
一、印象音樂特征分析
實際的管弦音樂配器工作,就是作曲家對音樂的分配以及樂器音色的處理。通常來說,弦樂、木管、銅管在管弦樂中占據著重要作用。在德彪西對于色彩的敏感程度很高,在他的音樂作品中,木管樂器地位很高,打擊樂器也舉足輕重。同時,鋼琴、豎琴在德彪西的音樂中也占據了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弦樂組的重要性逐漸的減弱了,對于弦樂采用弱音器,使其能夠形成一種輕盈、溫暖的感覺。德彪西更熱衷于追求音色的純凈,同時,也會使用一些混合音色,并和木管組進行結合使用。通常來說,德彪西的音樂總譜涉及了木管組、銅管組、弦樂組的混合音色,并且不同音色呈現出一定的獨立性。例如:德彪西《夜曲》第二樂章第236~239小節中,各個部分的音樂都具有各自的獨立性,又互相呼應。德彪西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現音響美,他對于音響效果的追求是苛刻而趨于完美的。
二、音區力度的特征分析
縱觀德彪西的弦樂作品,不難發現,德彪西更注重于展示中低音區獨特的音色。例如:在《牧神午后》、《伊貝利亞》的《夜之芬芳》中使用的長笛聲部完美的展示了中低音區的獨特魅力。在《牧神午后》中,他對于樂譜更為嚴格,沒有采用浪漫主義音樂向兩極擴展的發展方向,這也是印象作曲家的主要特色之一。
另外,德彪西在音樂力度上的處理也頗具特色,在他的作品中,沒有強力度的狂暴感,通常都是以一些微小的力度變化營造一種特殊的音樂氛圍。同時,在他的作品中,基本沒有突強突弱的力度對比,都是采用漸強漸弱對音樂進行調節,他的作品都是在P-PP范圍內進行創作,即使存在一些較為強烈的演奏,也都是一筆帶過。例如;德彪西《夜曲》第二樂章第236~239小節,弦樂采用PP力度持續進行,圓號采用P進行漸弱運行,小號采用P-PP的運行方式。在德彪西的作品中,通過對于力度的應用,營造了一種大自然的印象美,并且是一種純天然的,沒有浪漫主義作品的音響,卻存在一種獨特的氣質。
三、德彪西裝飾性的技巧特征分析
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其裝飾性的技巧具有重要意義,他常常采用大量的裝飾性技巧來塑造出具有印象主義特征的音色。例如,在德彪西的《游戲》中,木管的震音裝飾寫法使和聲形態轉變更具不確定性,從而營造出來一種朦朧的音響效果。在裝飾過程中,德彪西通常都采用的是較為復雜的和聲結構,達到了一種獨特的音響美。另外,在他的作品中裝飾性還體現在于旋律、節奏、音色、和聲等的變化,這和以往浪漫主義作品的風格特點大不相同。德彪西擅長以節奏的變化為基礎,通過和聲色彩的不斷變化,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同時,他也經常嘗試不同的配器方式,例如采用豎琴、鋼琴、鋼片琴與樂隊組合,使不同的音色相融合,營造一種朦朧的音響效果。
四、其它特征分析
德彪西的弦樂作品中,持續音的寫法受到古典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的影響,然而又有所不同。在他的筆下,所謂的持續音不僅指的是一個簡單的長音或者音程,而是采用音色相同的持續和聲層構成,例如:德彪西《海》第103~105小節中,包括了豎琴的音型化手法的變化、弦樂以及弦式對旋律進行分解、木管長音以及弦層部分的重疊弦樂、圓號長音持續運行四個層次,這些層次都是由和弦或者一些音程構成。
在德彪西的音樂作品中,不同色塊的對比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對于不同色塊來說,相應的色調、節奏、織體在創作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并且各個色塊之間沒有一些過渡性的聯系。例如:《?!返?1~53小節中,一些色塊較為突兀, 同時連續向上進行跳躍,但是,相應的和聲功能性也遭到了削弱。這種配器方式主要是推動了旋律音色的割裂、分解,從而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印象美。
五、總結
綜上所述,印象派音樂在音樂藝術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德彪西是印象音樂的代表人物,只有積極對其作品進行研究分析,才能明確印象音樂中的語言,幫助我們更好的對印象主義時期的音樂進行二度創作,同時提升我們的審美水平。
參考文獻:
[1]宋迪.音樂審美中“通感”的意義與影響——以印象主義管弦樂隊作品為例[J].藝海,2012(11).
[2]梁寶忠.管弦樂前奏曲《牧神午后》音樂術語分析[J].音樂時空,2014(06).
[3]楊凱.拉威爾管弦樂復合結構織體解構[D].武漢音樂學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