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疏影
摘 ? 要:大學語文課堂決策主要有討論與點評、習作與點評、課堂朗讀與點評、課堂提問與課堂測驗。以上方式綜合運用,教師出題并點評,可讓學生聽說讀寫全面訓練,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語文,課堂,決策,方面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211-02
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與其他課程一樣,上課時間需要有充分的準備,一堂課講得好壞、成功與否,直接取決于事先備課是否充分,教師需充分熟悉講稿,做到爛熟于心,胸有成竹。“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的同樣十分重要,不斷補充新內容,重新思考,有新見解有新感,更改過去考慮不周的地方,教學相長,發現問題,決策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步驟,調整課堂教學的內容與節奏,都是成功的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具體來說,大學語文課堂決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討論與點評
在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討論的形式是大學生們較喜愛的一種,一般學生們都有表現欲,希望多一些討論和互動,各抒己見,時有思想火花的撞擊,同學們常常要求討論再多一點。有的同學的觀點不見得很全面很正確,但能自圓其說就不失為好。
在討論課的決策安排中,一般可注意這樣一些問題。老師應事先告知學生下一次課準備對哪篇作品展開課堂討論,教師應先向學生介紹一下作者的有關生平經歷、代表作、作品思想風格,作品的寫作背景等,要求學生先細致地閱讀原著,配合原著改編的影視劇的DVD等的播放,然后給學生出若干道討論的思考題以作參考,但不限于這些題目,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找出一些問題積極思考、討論、交流。如學習了司馬遷的《項羽本紀》后展開課堂討論,教師可出參考題:如何看待司馬遷塑造的項羽形象?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項羽該不該過江東?穿越千年的時光,你想對項羽說什么?等等。又如學習了魯迅的小說《傷逝》后可出參考題:子君的悲劇在哪里?為什么說“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如何理解“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等等,要求學生先寫出討論的發言提綱,搜集資料。由于先有較充分的準備,課堂討論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
每一位學生發言后,老師都應及時地針對學生的發言內容、觀點展開一個簡短的點評,一般都以引導為主,正面的積極的肯定為多,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有失偏頗的觀點和想法老師也應及時指出,讓學生自己思而得之。到位及時準確的點評,常有畫龍點睛之妙,深得同學們的喜愛與肯定。討論最后教師再針對當天的課堂討論來一個小結,針對討論的問題老師給出參考的思路與看法,但并不一定是標準答案,這樣“討論與點評”的課堂決策效果往往較好,受到同學們的喜歡與肯定,他們的印象也較深刻,收獲較大。討論可算作一次平時成績。
二、習作與點評
在大學語文課的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還有作文。作文可以比較綜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思想感情和文字表達能力,好的習作老師還可以推薦至相關報刊發表,這是學生在校的一定成果,學生們都較認真喜歡作文。湖北省武漢地區大學語文協會還組織舉辦過兩屆大學生征文比賽活動,反響很好,參加的大學和學生人數眾多,獲獎的同學們非常珍惜獲獎證書,認為很有意義,對將來找工作也有一定作用。
大學語文課的作文一般以課堂下學生自主獨立完成為好。老師給出一定的作文范圍(如“大學校園文化生活”范圍)、字數(1500字左右)、體裁(議論文、散文)、要求(觀點正確、立意新穎、結構清晰、語言優美)、參考題目等,但不限于參考題,也可以自擬題目,只要在作文范圍內就可。作文完成后以班級為單位收齊,老師批閱,對作文贊賞的地方劃紅線,打分得有簡短評語。老師在課堂上要進行點評,先將總體的作文情況加以肯定,介紹,如態度、水平等,選出寫的較好有代表性的作文,讀其精彩片斷句子,加上老師的評析。同學們都以自己的作文能當堂在課堂上朗讀為榮,這樣會大大提高同學們對作文的興趣和能力。對同學們作文中反映的思想感情要做合適的評價和引導。如有的同學對本專業不感興趣想轉專業,教師可單獨與該學生談心,了解情況,提出合理的建議,多鼓勵多安慰學生。有的學生生活態度消極傷感,教師也由此多建議學生要開朗樂觀,多看哪些書。有的學生個性偏激,人際關系緊張處理問題不當,教師就可多作合理化的建議,諄諄教導。重要的是對學生充滿愛心,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予學生真誠的愛,愛學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甚至在物質上),讓他們早日成材。
針對他們的作文中的不足與出現的問題,要從寫作的角度明確地指出,提出希望改進的地方。學生們作文中提到的喜愛的書名,也一一收集歸納,在課堂上板書,給同齡人的學生們作一個推薦。習作也可算作一次平時成績。這樣的習作與老師點評的方式,效果較好。同學們一般都坦言自己好久沒動筆作文了,這是對自己思想感情,生活的一個梳理,他們對己之作文是敝帚自珍,習作中不乏閃光的佳作,筆者就曾推薦有習作發表和獲獎。如果有可能,編輯出版大學生作品集,就是很好的校園文學作品了,對學生自己來說,它既是成果又是特定的青春的感動。
三、課堂朗讀與點評
湖北省教育廳最近發布有文件,要求中小學和大學特別提到大學語文課要進行經典誦讀,經典誦讀可潤心田,讀書可致遠。聽、說、讀、寫本來就是語文學習中相互緊密關聯的重要部分,互相間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經典作品特別是詩、詞、賦特別適宜朗讀。
當前在校大學生普遍重視英語的學習,有校園英語角可練對話、聽力等,英語也有晨讀,而朗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普遍較少。武漢大學文學院持續舉辦了七屆的古典詩詞朗誦大賽表明了對經典誦讀的一種重視和堅持,在大學語文的課堂上讓學生欣賞一下諸如喬榛、丁建華朗誦的《長恨歌》等,可領略誦讀的藝術美。當堂讓學生自己誦讀詩詞賦,同學們還是普遍感興趣的,也可以借此提提神,科學家發現高聲朗誦有助于改善情緒,可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對古典詩詞韻律美的進一步理解。一般的具體決策是可讓同學們一起朗讀,或點個別同學朗讀,或聽課件中的朗讀或教師當常朗誦,力求做到聲情并茂,較準確地把握理解詩詞賦中的思想情感,用恰當的聲音、語調、語氣、輕重、頓挫等表現出來,使之具有感染力。對于同學們的朗讀,讀音不正確或不準確的字詞教師應及時指出,板書其讀音,解釋其意思。向學生介紹恰當的音尺節奏,使之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富有表現力,與對詩詞賦押韻、平仄、節奏、旋律等韻律的講解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朗讀甚至熟讀背誦的過程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如《詩經》、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李清照的詞等等。有的學生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記憶力強,讓學生一起背出作品,教師多多加以表揚肯定和鼓勵,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在課堂上將經典誦讀與講析點評緊密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全面地理解學習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這是一個較好的決策。
四、課堂提問與課堂測驗
一般來說,學生都是喜歡課堂氣氛活躍的,通過課堂提問與課堂測驗,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筆者一般不搞硬性的點名制,取而代之的是提問點名,一舉二得,被提問的學生注意盡量兼顧到每一個班每一位同學,這樣在大學語文的課堂上,就要從一開始就針對課文準備較多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提問。這些問題可以是對作品主題的認識,也可以是對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分析還可以是作品寫作方法是藝術特色的分析,或是一些對比式的,等等,問題越具體越有探索性越好,讓學生有話可說,可自由發揮又饒有興趣。對點到提問的每位同學到堂與否或回答得怎樣,都盡量做出相應的記錄,可作為一種平時成績的參考。
當堂所做的課堂測驗也是一種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及時反饋學習效果的良好辦法。在課文學習完畢后,教師可進行點評,當堂給出問題的參考答案。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對所學內容一般會記憶深刻。課堂提問可以貫穿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始終,但課堂測驗運用的次數應限制,一般只用一次為好。
總而言之,在大學語文教師的職業化進程中,會有許多心得體會,可不斷地嘗試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只要積極開動腦筋勤動腦,就會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跳出來,可供決策的方方面面的地方很多,這只是其中一點,管窺蠡測,僅供參考。
★本文為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立項項目“大學語文教師發展模式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