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泳伸
摘 ? 要:自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我國老一輩的舞蹈家戴愛蓮、吳曉邦、盛婕、彭松、賈作光等先生就開始收集、整理、研究、應用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成立,盛婕、彭松等前輩第一次將民族民間舞納入了專業舞蹈教育的殿堂;8年代開始,以許淑教授為首的舞蹈教育家們重新整理教材,將元素教學法引入課堂,使我們能夠更系統地完成民間舞的教學。
關鍵詞:整理;研究;教學
中圖分類號:J722.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238-01
我們現在課堂上所學的民間舞是歷代藝人、藝術家從原始民間舞蹈中吸取、提煉、加工、改造、發展的民間舞素材編排成的新的民間舞語匯、舞句和組合。其特征不同于原始的民間舞,無論是動作、節奏、風格、力度、表演,還是呼吸都更規范。
一、要讓學員抓住風格特征,掌握體態律動特點
舞蹈風格上的體現最重要的是體態上的把握,體態是做一切動作的核心。舞蹈中舞姿及動作過程都因體態正確與否,決定其完成的完美程度,同時體態也決定著運動節奏及舞蹈風格。抓住民間舞的風格特征,掌握好體態律動是學好民族民間舞的基礎。如東北秧歌是流傳于東北的民間舞,人們常把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概括為穩中浪。也就是艮勁兒,美勁兒,潑辣勁兒。它通過走相、穩相和鼓相各種手巾花的表演變化體現其風格特點。在體態上,上身略前傾(下肢膝部稍屈),腳型略勾,腳腕有控制力,膝部艮住勁,動作上急出慢落,有動有靜,有張有弛。維吾爾族民間舞突出的風格特點是腰背挺拔。舞姿變化多,造型性強,舞蹈詼諧風趣,穩重優美,動作瀟灑、奔放、輕快利落,載歌載舞。在律動上要求動作挺拔而不僵,微顫而不竄,上身撒得開,腳步不離散,晃身加搖頭,聳肩繞手腕,技巧多旋轉,節奏多附點。藏族民間舞的種類形式繁多,卓舞豪邁粗獷,諧柔美開朗,堆諧細膩精湛,果諧灑脫奔放等,歌與舞聯系密切,多是舞中有歌,歌中有舞,歌舞一體。常借舞袖來表達舞者的內心情感,膝部有規律的屈伸和顫動是藏舞均有的特點。由于藏民生活在高原上,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習俗使他們的體態有別于其他民族,他們習慣上身總是很松弛并略帶前傾,與多流動、多變化的下肢動作協調配合,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風格特色。藏族舞的各種形式中,在律動有個共同的特點,即;膝部分別有連續不斷、小而快的、有彈性的顫動或連綿柔韌的屈伸。而有顫動或屈伸的步伐形成的重心移動,帶動了松弛的上肢動,使手臂動作多系附隨而動,不管是顫動還是屈伸,膝關節都要保持既有彈性又有韌性的松弛狀態,與之相適應的上身則要求不能有絲毫的主動?;ü臒糁袃A、擰中的三道彎貫徹于動作的靜態與動態之中。它們以特有的舞蹈形式,藝術地表現出人們對美的追求。如果花鼓燈在靜與動的呈現及連接之中失去了擰、傾中的三道彎的體態,也就失去了花鼓燈中最基本的風格特點。因此,掌握好體態對學好民間舞是很關鍵的。
二、要讓學員把握舞蹈節奏
在舞蹈表演中,同樣的舞不同的節奏處理,藝術效果會大不相同。人體在舞蹈表演過程中,可以把節奏分為內在節奏和外在節奏。內在節奏:即人的各種情緒和情感在人的肌體內部所引起的各種不同節奏的發展變化,包括人體心臟、脈管脈搏的跳動,快慢的呼吸,血液的循環等;外在節奏:由于舞蹈不同于音樂的聽覺藝術節奏的時間概念,身體運動上的舉手投足、躍上跳下屬于外在時間節奏的范疇。它具有視覺藝術兼聽覺藝術的雙重概念,因此,又可分為聽覺節奏和視覺節奏。我國的舞蹈在節奏的處理上有很強的民族特征和風格。在民間舞中,它的民間性就是通過節奏顯示出來的。民間舞能夠區別于其他舞種的主要之處首先是節奏。民間舞的民族或地域特點所表現的節奏又是形成民間舞風格特征的主要原因。如朝鮮族舞蹈中特殊的節奏賦予朝鮮族舞蹈以律動、性格和生命,豐富鮮明的節奏可稱為舞蹈之魂。朝鮮舞的每一個動作無不在節奏之中,同節奏共振動,共起伏,共延續。各種不同的性格化的具有獨特而鮮明的節奏特點,給舞蹈提供了豐富細致的內心節奏及表現力。例如,從感情上表現含蓄、深情的古格里節奏是均勻而緩慢的節奏;表現活潑、明朗的帶有跳躍的是安旦節奏;表現深沉而有力的是他令節奏等;維吾爾族的舞蹈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節奏與動作多附點,其音樂多用并善用切分和附點及在弱拍上給強奏的處理。
三、要讓學員體驗舞蹈中的情感
民間舞的感情是純樸的、真實的。民間舞講究以情帶動,動中有情。以情帶動的特性要求我們在學習民間舞的過程中必須身、情并茂,只有身、情并茂才能準確的把握風格,體現風格。情是民間舞的生命,情的通融猶如血液的暢流,它可以使舞蹈藝術形象成為活生生的情感軀體。歐陽予倩在其5一得余抄6中說:舞蹈是單獨用動作來表達感情的,舞蹈與雕刻有極為近似之點:雕刻貴能抓住人物一剎那間留下的形象,表現一個感情的頂點。舞蹈可以說是活動的雕刻,它所表現的是感情的高度集中。一個舞蹈能否打動觀眾,是否具有感染力,首要的條件就是看是否有情。正如古人所說:歌以敘志,舞以宣情。一旦脫離了情感,舞蹈跳起來就變成了體操雜技之類的人體技巧性的表演,改變了舞蹈的性質。要把握好情感,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即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創造表演的狀態中來。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使你消除緊張,精神放松,表演得心應手。
綜上所述,要做好民族民間舞的教學,要從以下最基礎的要點做起,要讓學員抓住風格特征,掌握體態律動特點:把握舞蹈節奏:體驗舞蹈中的情感。從而為民族民間舞教學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