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群
摘 要:隨著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已經成為常態。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巧妙的應用多媒體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同樣對科研和教育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具備多方面的技能,其中的學習更是不可缺少的。在多媒體使用方面也要趨向于專業程度,對多媒體的應用要大力研究,以此優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進一步讓多媒體教學的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讓教學的經驗能夠得到拓寬。那么,如何巧用多媒體課件來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面就來總結幾點經驗。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語文;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335-01
引言:隨著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下一個五年,我國的信息技術也在進一步影響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此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教育方式。相對于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板書、課堂、教師、教室這五種元素統一融合所構成的僵硬課堂,筆者認為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全新時期,在教育策略的實施方面,更應該注重推崇一種打破傳統、靈活思路、主張更加多元化和形象化的教學模式。而在這一教學思路的實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就是多媒體技術。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意義
第一,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教育工作者面對一篇全新的課文,需要導入課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與課文主題相關的視頻影像資料,同時再結合視頻內容和本堂課所要講解的文章提出具有一定關聯性、但又不會局限學生思維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視頻。在不知不覺融入情境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思維、觀點也開始與視頻當中所呈現出的背景與環境協調與一致,在觀其影、聞其聲的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賞心悅目的氛圍里實現情感上的共鳴。第二,通過化繁為簡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文字、圖片以及聲音等融合在一個完整的教學課件當中,引領學生走入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當中,將抽象事物具象化。如此通過刺激學生感官而直達其思維能力的教學措施,還能深化學生的時間觀念和空間感,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同時,這樣的一種優化思維過程,還有助于學生從具象到抽象的過渡,化解教學難點,實現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提升。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媒體的巧妙應用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進步、發展與完善,情境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并不很難,方法也有多種,其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課件的制作與使用,能有利地輔助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要準備好課件,在教學活動中就可以按照課件來進行授課了。多媒體課件所包含的教學情境,能從視覺和聽覺兩方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多媒體課件還能使學習內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如在教學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南宋末年,元軍攻城掠地,勢如破竹,南宋朝廷風雨飄搖,一些愛國將領(包括文天祥)誓死保衛國家的歷史畫而,在播放到文天祥被捕過零丁洋的畫而時,我適時地插入詩朗誦,慷慨、悲壯、激昂的詩朗誦,深深地感染了學生。文天祥熱愛國家,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令很多學生流下了眼淚。他們的學習興趣空前高漲,這全是課件所創設的教學情境的功勞,如果單憑教師口說介紹,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抓住機會,我簡單地解說了一下,學生也很快就理解了詩句意思,并且背誦了下來。
2、巧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現行的中學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真實的生活場景、生動的畫面、美妙動聽的音樂旋律,引導學生用眼去凝望,用耳去傾聽,用心靈去體驗,通過感官和心靈去感受作品賦予的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語言,使審美教育和認知教育和諧結合,是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的重要途徑。如,《草原》一課是一篇意境優美、詩情濃郁、頗具特色的抒情散文,但是很多學生幾乎沒有見過草原,很難在頭腦中構成一幅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畫卷,而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再現課文景物,按作者的寫作順序指導學生從天空到地面、從遠景到近景進行觀察,無聲無色的語言描寫一下子就變成了生動的動態場面、色彩明麗的美麗景色。最后組織學生討論“作者初到草原為什么想高個、為什么有驚嘆、舒服等感受”,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見,多媒體的巧妙運用,讓學生入境動情,從而產生贊美草原、熱愛草原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巧用多媒體,解決課后或單元練習題
例如對于單元練習中的日積月累問題的教學,不是簡單的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教者可以把有關的知識制成課件,以多媒體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不但能使學生學到應學會的知識,而且還能把與之相關聯的一些知識教給學生,這樣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量,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對于日積月累中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及岳飛的“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兩句的學習。
結束語:總之,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授課方式帶給學生的倦怠感,還能從視覺甚至是其它感官的角度提升學生的活躍度與關注度,使之能夠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身課堂。但是,當傳統課堂被多媒體技術“邊緣化”之后,教師也要從多媒體應用技術、應用時機的角度做出合理的分析與選擇。一切技術的采用、一切視覺畫面的選擇,歸根到底都是為課堂服務的,脫離教學主旨的多媒體技術將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 姜 華.淺談應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01:186+188.
[2] 陳海霞,唐正美,夏德好.巧用多媒體,輕松“讀”、“說”、“寫”—淺析電教媒體在初中語文情境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師,2013,23:63-65.
[3] 王江華.把握尺度運用多媒體提升初中語文教學實效[J].好家長,2014,52:215.
[4] 李春紅.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語文學刊,2016,0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