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珍
摘 要: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也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更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準確、恰當、有價值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提問要緊扣課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提問方式要靈活多樣、講究技巧。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378-01
“提問”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學手法,它是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著名“產婆術”之核心,又是當今世界每一個教師都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現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又是創造的前提,一切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而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就更顯其重要性。在此,筆者就小學數學提問之問題談談體會。
一、提問要緊扣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依據,它是教與學雙方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要努力達到的預期效果。同時也是檢查、評定教學活動效果的參照物,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提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載體,教師的提問是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旋轉與角”這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過教學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3、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根據這三個目標,我設計了“旋轉活動角的操作體驗”環節,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A.旋轉你的活動角,你能轉出哪些角?哪些角是你認識的?
B.哪些角叫不上名字?
學生很容易擺出銳角、直角、鈍角,也能夠擺出不認識的:平角、周角。這時再問:
C.它們的頂點在哪?
D.兩條邊又如何?
這樣從形狀上認識了它們,分別是平角和周角,緊扣教學目標的幾個問題,使學生很容易達到目標要求。
二、提問要緊扣教學重點
突出教材的重點內容是保證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準確理解教材內容,把握教材重點,在教材重點處設置問題。例如:“旋轉與角”這節課的教學,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正確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發現五種角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根據這一教學重點,我設計了“折一折,比一比”操作環節,讓學生經歷操作過程,提出“請你用紙折出五種角,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這一問題。學生可能會做如下回答:
1、我發現直角比銳角大,平角比直角大。
2、我發現,一個平角等于兩個直角。
3、我發現一個周角里有四個直角。
學生在操作中逐步發現了五種角的區別和聯系,同時也突出了教學重點。問題要立足于突破教學難點。教材中的難點往往是學生掌握知識、理解知識的障礙之所在。抓住難點進行提問,點要害,通關隘,幫助學生能化難為易,突破難點。這樣的提問才是高質量的。例如:
“旋轉與角”這一課,我設計了“擺一擺,排一排”的教學環節,提出:
“你能否按開口的大小依次擺出五種角,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這一問題,這樣學生在操作中逐漸理解了五種角的形成過程,同時也體會到五種角的大小關系。
三、提問方式要靈活多樣
課堂提問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和特長,采用符合自己特點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方法和手段,有些提問技巧也是可以借鑒和遵循的。
第一,溝通式提問。溝通式提問就是抓住知識的本質與核心,圍繞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進行提問,讓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這種提問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泛性。
第二,漸進式提問。漸進式提問就是前一個問題是后一個問題的基礎和前提;后一個問題是前一個問題的深入和繼續,這種提問方式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另外,還可以用發散式提問,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四、提問要講究技巧
課堂提問的全過程,應該包括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過程,下面從這三方面,說一說教師應注意的一些技巧。
一是問題表述要明確具體。因為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只有明確具體的提問,才能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問題難易度要適中,提問的問題太容易,缺乏思維坡度,太難的提問,會造成“曲高和寡”不利學生學習。
二是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教師提出問題之后,不要馬上組織學生回答問題,要等待足夠時間,讓學生讀書,或讓學生思考,教師要通過巡視,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只有個體自學,獨立思考穩固了,互動交流才會有深度。
三是實現平等對話。師生在課堂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如何才能進行有效對話呢?我認為在出現不同意見時教師要與學生討論,以有力證據來說服學生,而不以權威的身份去要求學生。
結語:提問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問可以作為教師改進教學的依據。有價值的課堂提問是實現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師生之間溝通和理解,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紐帶是教師在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為。
參考文獻:
[1] 張奠宙,唐瑞芬,劉鴻坤.數學教育學[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2] 楊 春.中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技巧[J].寧夏教育,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