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2016年7月7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攜手磐安資產管理公司(PanAgora)宣布,開啟了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定制投資組合,通過更科學的資產配置的方式幫助客戶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的資產配置新紀元——推出適合于中國市場的一系列風險均衡策略產品——華夏睿磐系列資產管理計劃(Risk Parity)。短短兩個多月,風險均衡策略在中國“落地生根”。
機構投資意向強烈
現階段,已經和華夏基金合作或意向合作,使用風險均衡策略來進行資產配置的機構投資者來自于銀行,也包括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涵蓋了“銀證保”三大類型機構;資金來源為銀行資金池、保險資金池及證券公司自營盤資金。有意思的是,越是資金體量大、投資風險收益需求越明確的機構對于風險均衡資產配置策略越有投資意向,在這點上與海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偏好較為類似。
據悉,華夏睿磐系列產品針對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水平,構造了不同風險預算水平:目標波動率水平介于3%到7%之間,以匹配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從境內市場的模擬結果來看,不同目標波動率水平下資產的風險調整后的收益得到了提升,和傳統資產配置策相比,產品整體回撤幅度有所降低。
風險均衡策略運行原理
從華夏基金已經實盤運作的風險均衡策略產品業績看,從5月底到9月初的四個月時間里,這只產品逐步完成了建倉操作,產品整體凈值表現穩健,實現了預期的追求既定風險下更高收益水平的投資目標。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負責人張弘弢表示,風險均衡策略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最新發展的成果,最早由磐安公司(PanAgora)的錢恩平博士提出。風險均衡策略首先對資產類別進行定義,然后根據各類單一資產(股票、債券、商品)在組合中的風險貢獻動態分配權重,這將使那些分別在經濟增長、經濟收縮和通脹各種不同環境中表現良好的資產都能夠在控制組合風險的前提下,為投資組合貢獻收益,以達到追求長期更優夏普比率的投資目標。與風險均衡策略相比,傳統的投資策略強調資產的市值配置比例,而不關注組合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單一類別資產大幅下跌,就會對組合產生較大的收益拖累。在引入風險均衡策略的過程中,華夏基金提供針對不同投資者提供差異化的定制產品對接方案,以期在滿足投資者投資約束及風險偏好的基礎上,提供契合的產品方案。
縱觀海外市場,約有35%的機構投資者使用風險均衡策略,主要使用者為年金和養老金,以回避單一資產的大幅調整,在可承受的風險目標下,獲取較高的穩健的可持續收益。根據JP摩根2015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目前采用風險均衡策略管理的資產規模估計在4000億美元至6000億美元之間。
據悉,華夏基金還將基于普惠金融的服務理念,在專戶產品投資運作經驗基礎上,發行華夏睿磐系列公募基金產品,讓更多的老百姓分享到匹配不同風險承受水平,享受定制化基金產品的服務。同時,華夏基金還在積極打造多只目標風險型的養老金產品,以期滿足不同養老金機構的投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