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鐵鋼
與初中化學相比,高中化學知識面擴大了很多,知識的深度也有較大程度的增加,知識的縱橫聯系和綜合程度也相應地提高了很多,對學生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力都有了較高的要求。為此,如何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果,提升高中生主動學習化學的欲望,避免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習感到枯燥乏味,克服厭煩情緒,是廣大高中化學教師首先要面對和解決的教學問題。一直以來,我始終堅持對高中生化學教學效果的提高做積極的探索與嘗試,收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現總結梳理如下:
一、做研究型的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作為一名合格而敬業的教師,應該努力給學生一個生動的課堂。教師的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所講授的知識思路清晰,化難為簡,易于理解,就比較容易讓學生喜歡這個老師,喜歡上這個老師的課。學生喜歡上老師的課了,上課就會注意力集中,課堂效率就會比較高,久而久之就會喜歡上這門課程。因此,老師的講課質量對于培養和提升高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為了上好每一節課,講解好每一個知識點,教師就要做到充分備課。要努力鉆研教材,廣泛學習,精心設計教學思路,做好教學重點的滲透與教學難點的分化,努力構建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其次,要注重個人修養,探索實踐適合自身而又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風格。最后,要不斷學習改進教學方法,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學習實際,選擇切實可行而又講實效的教學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學好化學
正所謂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感情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更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劑良方。首先,老師要對學生平易近人。對學生和藹的老師比較容易讓學生親近,學生在他的課堂上就比較愿意好好聽講,學習氛圍就會比較好。其次,老師要盡心幫助學生解答問題。作為老師,如果不能夠耐心地給學生解答問題的話,會讓學生認為你不負責任,甚至與你產生心理隔閡,何談興趣的培養與學習的促進?再次,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聯絡。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最后,要善于鼓勵,中肯批評。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積極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形成正面的促進作用。同時,必要而中肯的批評也是不可缺失的,但要講究方法,尤其是對于高中生而言,一定要中肯而適度,既要顧及其尊嚴,又要使其愿意接受。
三、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鮮明、生動的化學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親眼目睹現象的產生與發展,結果的自然生成,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印象。因此,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是絕不容忽視的。為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及操作成功,實驗前,教師要充分準備好實驗設備;為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演示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做到操作規范,速度適中,便于學生觀察;為避免學生只是覺得好奇、好玩而看實驗,忽視學習實質,在每次觀察實驗前都要給出明確具體的觀察提綱和真實詳細的實驗現象記錄,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錄分析與整理能力。此外,教師要抓好分組實驗,鼓勵學生大膽動手操作。例如,在教學《鈉和鈉的化合物》時,將學生分組,利用事先準備好的儀器、藥品,讓學生自己設計探究Na2CO3和NaHCO3性質異同的方案,再由各組代表闡述方案,師生共同討論協商。可行的給予肯定,不可行的給予指導改進。而后讓學生按照可行性方案動手操作實驗,教師則巡視指導學生。再由學生根據實驗觀察,分析歸納,總結梳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性質的異同,最終完成實驗表格。這樣讓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過程中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不僅能增強其對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而且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心理素質。
四、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解決實驗教學中的疑難實驗
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單一講授,多媒體教學則可將一些現象不明顯的演示實驗、化學反應時間太長的實驗、化學反應現象瞬間即逝的實驗、毒性較大的實驗、工業生產流程等實驗形象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從而補充傳統課堂教學中直觀性缺失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熱情。例如,鐵的吸氧腐蝕和析氫腐蝕實驗,由于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學生無法觀察到實驗的整個過程。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則可以大大壓縮實驗的全過程:將二根鐵釘分別放在盛有水和酸性溶液的燒杯中,鐵釘上罩有小試管,并打出字幕“多長時間后”,通過電腦模擬兩者在腐蝕過程中不同的現象(水面的變化、有無氣體產生等),啟發學生思考。這樣的模擬使學生如臨其境,更易發現、認識問題的本質,從而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看不見的東西可視化,無形的事物有形化,給予學生聲、文、圖多種感官刺激,提高了學生理解的速度和深度,使學生學得更扎實、更透徹。
總之,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注重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以自己的知識之光去照亮學生,把自己的情感之熱傳遞給學生,用自己高超的授課藝術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從而不斷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
參考文獻:
陳普會.淺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神州,2010(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