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是現階段我國為推動經濟全球化而作出的促進區域經濟合作的積極嘗試。它并不是國際上有些言論所謂的中國版的“馬歇爾”援助計劃,而是在經濟全球化機制下促進區域共贏發展的一個國際合作平臺。這一項偉大的事業給我們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潛在風險,包括經濟、政治、法律等方面的風險。其中政治風險在戰略實施進程中至關重要。為有效應對政治風險,我國必須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采取有效措施來化解政治安全存在的風險。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政治安全;化解路徑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01
在幅員遼闊的疆域內,“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推進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方面其加深了區域內經濟合作,另一方面也面臨著不可忽視的政治風險,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第一,沿線國家政治區域內部分國家政局動蕩、領土和島嶼爭端以及一些大國企圖“以鄰制華”為主的傳統安全挑戰;第二,以恐怖主義、跨國有組織犯罪為主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因此,尋找并實施有效的應對措施成為當務之急。
一、“一帶一路”戰略概述
“一帶一路”戰略是貫穿歐亞大陸、東連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涵蓋政治、經濟、外交、安全等諸多領域的綜合性戰略,是中國人實現“中國夢”和“世界夢”的交匯橋梁。“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帶動了我國對外開放經濟水平,為文化產業開拓市場提供了歷史機遇,為各種優秀文化及和諧發展、和平共處理念的傳播提供了途徑。“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二、“一帶一路”戰略存在的政治風險
1.區域內部分國家政局動蕩
區域內的許多國家都是“轉型國家”,受國內社會階級矛盾、民族宗教問題等復雜因素影響,這些國家政局存在脆弱性和不確定性,缺乏共同歸屬感,導致重要的內政外交政策缺乏延續性,政局更替和動蕩常態化給“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與推進帶來了系統性風險。此外,南亞中小國家由于其國內政局發展的不確定性,我國就極其容易成為其國內政治糾紛的犧牲品。
2.島嶼和領土爭端
近年來南海問題的持續升溫及演變對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開始顯現,分散了對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注意力和合作興趣。中日之間也存在釣魚島以及東海專屬經濟區之爭。諸多的邊界領土、飛地之爭和水資源糾紛已經成為引發地區局勢惡化的重要顯性因素。這些影響到未來國家間的政治互信、安全與經濟合作,深刻影響“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
3.地緣政治對沖
“一帶一路”戰略可能引起沿線國家在一些地區產生戰略博弈的可能。一些沿線或非沿線大國往往對部分中小國家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如美國對很多沿線國家、俄羅斯對其周邊國家、印度對南亞國家都有著較強的影響力。日本將遏制中國作為謀求重新崛起的著力點,實施干擾性、破壞性競爭遏制行動來阻礙我國的發展。近期墨西哥政府單方面毫無征兆地突然取消中國高鐵建設項目,也凸顯了我國在資本輸出上面臨著不可預知的地緣政治風險。
4.恐怖主義的威脅
戰略沿線地區和國家大多是恐怖主義多發區,對我國戰略實施產生不可忽視的威脅。區域內的各極端組織出現人員互相交叉、指導思想相互融合、活動分散化、組織碎片化等特點,同時與國際恐怖組織之間的聯系也有所加強。沿線國家不少都面臨著恐怖主義襲擊的風險。中國駐當地的企業、人員、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項目勢必也同樣面對恐怖主義的威脅。如何在當地規避恐怖主義的風險,也成為中國必須直面的難題。
三 、化解政治風險的途徑
(一)妥善協調與大國間關系,稀釋其對抗動機
區域內的安全議題都存在著大國因素,大國競爭在“一帶一路”區域將呈現常態化趨勢,其實質在于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力量之間的此消彼長。因此,中國應對區域內安全風險時,必須將大國視為“利益攸關方”,加強彼此合作,妥善協調關系。我國要堅持將“一帶一路”作為綁定大國力量的紐帶,以此平衡大國間利益沖突,創造穩定的合作環境,保證合作安全。只有處理好與區域內外的大國關系,才能有效推進良好戰略態勢的形成。
(二)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建立安全防范體系
“一帶一路”的發展不僅是中國的,更與沿線區域內所有國家和地區息息相關。因此,加強與國家、地區間的合作,推進建立全面的安全防范體系尤為重要。對沿線國家進行分類評估,有選擇、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合作項目、提升合作水平。中國可以利用巴基斯坦對阿富汗的影響力以及自身地緣條件,打擊包括“疆獨”勢力在內的中亞地區各個恐怖組織,保證中國西部的安全。
(三)建立風險規避機制,保障我國利益
建立有效的風險規避機制,意味著我國要積極參與國際性和地區性多邊或雙邊安全合作機制的完善和構建。要有效通過國際首腦峰會等會議論壇,明確表達我國所承但的責任,逐步增強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和影響力,為國家發展和安全創造良好的國際政治環境,保障我國自身利益。此外,還可利用一些全球性多邊組織保護自身海外利益,比如聯合國、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
參考文獻:
[1]劉海泉.“一帶一路”戰略的安全挑戰與中國的選擇.太平洋學報,2015(02):72-79.
[2]薛力.中國“一帶一路”戰略面對的外交風險.國際經濟評論,2015(02):68-79.
[3]林民旺.印度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及中國的政策選擇.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05):42-57.
[4]許揚眉.“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中亞非傳統國家安全問題.商,2016(10):88-88.
[5]張曉君,孫南翔.“一帶一路”戰略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構建.中國審判,2015(7):11-12.
作者簡介:徐婉鳴(1993-),女,漢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