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工業化的實施,使得我國在經濟上也出現二元結構,尤其在金融方面也呈現出無效率的二員特征。所謂金融二元特征,在大多數發展中廣泛存在,由于農村金融的需求超過了正規金融的供給,因此內生出許多非正式的金融組織子。在嚴重的信息約束和抵押約束下,如何克服小農和機會主義者的投機行為成就了制度設計和信貸技術的首要命題。所以衍生出關于農村衛星金融及其制度創新的研究。
關鍵詞:微型金融;制度創新;二元結構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1
一、農村微型金融的定義和特征
農村微型金融是指農村地區的資金流通或者資金調劑,是包含農村一切經濟的資金活動。我國的農村金融制度歷經四個時期,主要是制度時期、計劃經濟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四大以及到今天為止。我國的農村金融形成了以現在商業性金融組織、政策性金融組織、合作型金融、民間金融、小額信貸組織為主的金融制度。而其中我所要講的民間金融包含邀會、地下錢莊、民間個人信貸。而小額信貸組織主要包含兩部分商業性小額信貸和非商業性小額信貸組織。
二、微型金融的制度變遷
微型金融是從小額信貸中發展而來的,為微型企業和低收入群眾提供金融務。一般包括小額的信貸、存款、匯款、小額保險以及其他方面的金融服務。微型金融的發展一般包括三個階段:一是政府、出資人出資扶持。就是在那個時期出資人出資一部分錢,將這些錢自助給農民。二是借助當地儲蓄。三是小額金融機構邁向正規。
以葛萊明銀行為例具體,葛萊明銀行是窮人的銀行,其創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在200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葛萊明銀行從成立到現在致力于幫助窮人,被稱為窮人的銀行。自成立到現在,葛萊明銀行經歷了兩個系統,格萊明銀行一代系統和格萊明銀行二代系統。下面通過比較分析來看一下具體的變化,從而找到我國農村金融體制現有的一些問題。
格萊明銀行二代系統與一代系統相比,取消了小組基金,小組責任擔保。通過在貸款、存款方面的一些限制來使貸款者按時還款。在貸款方面,主要包含基本貸款、靈活貸款、養老貸款、教育貸款等。基本貸款只要加入葛萊明小組的人們都能獲得。把基本貸款比喻成高速公路,靈活貸款比喻成叉路口。如果基本貸款含不上,就會從高速路口下車來到叉路口,也就是所謂的靈活貸款。靈活貸款還款期限更長,但是貸款額度較小。如果在靈活貸款中能把貸款換完,你就可以再次來到基本貸款,基本貸款額度會越來越大,你會根據具體的額度來合理安排工作。
在貸款方面除外,葛萊明銀行二代系統比一代系統在儲蓄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儲蓄方面最主要的是強制儲蓄和特別儲蓄。每個獲得基本貸款的人們都會從自己的貸款額度抽取其中的20%來強制儲蓄,這就為你還款做了保障。至于特別儲蓄,是指那些沒有按時換完基本貸款來到靈活貸款的人們,還要額外增加一個儲蓄,來給銀行一個按時還款的保證。
三、農村金融體制問題
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農村金融體制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問題。1.市場失靈,由于道德風險和事前信息不對稱等因素,使得銀行對于貸款者的信息了解的不是很完善,造成銀行存在許多貸款呆賬的問題。2.政府失職,政府常常將貸款具體到某一用途某一途徑,使得貸款的需求者不能很好地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且這些政府補助也不能很好地起到補助支持作用。3.法律缺失,現在在我國存在很多欠款跑路的現象,這就是因為法律在這方面的缺失造成的。4.農村資金外流,隨著農民工進城務工,農民將存款存入銀行,這些存款流入城市,但是這些存款很難流回農村,使得農民出現貸款難的問題,這就是金融二元結構現象所造成的。
四、農村金融體制創新
通過比較分析,查找問題,我們也找到一些解決方案。筆者最主要的方面還要完善信貸供給制度,只有完善信貸供給制度才能使農民的資金問題得到保證。
1.完善金融主體
雖然我國現有的農村金融主題表較豐富,但是相對于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遠遠不夠,在農村商業性銀行只有儲蓄銀行、農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但是其他的五大行比如供、中、交、建都沒有涉及到農村,其實他們可以涉及一些農村方面的業務。對于政策性銀行,完全是由政府支配,這就需要政府對這些銀行給予一定得政策補助,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惠及農民。保險業務的普及,保險市場、證券市場可以拓展一些業務涉及到農作物等方面,由于農產品自然因素較大,這就需要政府寄予一定得政策補助。
2.推廣微型金融
微型金融以他的小額貸款滿足了大部分小微企業和農戶,好的東西就應該多多倡導,多多擴展。比如在農村應該多建些村鎮銀行、小微銀行、社區銀行,來讓農戶有更多的選擇,增加他們貸款的來源及可能性。
3.改進信貸供給體制
現在出現的很多問題的根源都在與體制不健全,不完善。所以要適當的對其進行改善,比如擴大信貸供給規模比擬等。
五、我國農村金融的發展趨勢
未來社會對農村的關注越來越多,因為中國畢竟是農民多,政府將不斷出臺新政策鼓勵農村發展,農村將不斷城鎮化,人口越來越集中到農村,農村老人的福利保障政策會不斷更新,這一切的發展當然會在經濟上帶來新的發展空間,比如最直接的老人會有儲蓄得需要農村儲蓄所,老人需要吃飯穿衣得有賣的市場。
未來的農村金融發展趨勢更多的在于解決人民貸款難的問題,隨著城市人口逐漸飽和,可開發資源越來越少,開發商漸漸轉向農村,這時候農村金融的發展會隨著經濟發展一步步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李曉春,崔淑卿.匯豐銀行在我國開設村鎮銀行的若干思考.現代經濟探討,2010.
[2]王晰.市場競爭視閾下的農村金融創新研究.江蘇商論,2010.
作者簡介:黃丹丹(1992-),女,山東臨沂人,研究方向:國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