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的網絡營銷環境產生了劇烈的變化,一方面網絡營銷手段的發展為高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和服務管理工作創造了新機遇,另一方面,高校就業創新模式提出了新挑戰。隨著未來市場需求日益個性化和多樣化,各大高校就業市場競爭成敗的關鍵將不僅是市場占有率和占有規模的競爭,更是“個性化服務”能力和“多樣化服務”能力的競爭。因此,要想保障網絡營銷理念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高效運用,就要從科學營銷、創新營銷的角度完善就業工作體系,不斷開辟高校就業更加廣闊的天地,縱深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方向。因此,研究和探討如何更好地創新網絡營銷手段來指導高校就業,是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課題。
關鍵詞:網絡營銷;高校就業;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2
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大學正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大學畢業生市場的供求狀況發生了根本改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營銷也成為了高校就業營銷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從網絡營銷的理論基礎和營銷職能入手,探討網絡營銷在高校就業工作中的應用策略。當前形勢下網絡營銷發展十分迅速。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培養人才的重要場地,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構建新的就業模式。
一、當前網絡營銷模式下高職就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目的就是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技能性人才,這是與我國的高等教育有著區別的。其實也就是培養一些具有高技能的生產一線工人,這就決定了我們的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要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特別是現今網絡營銷模式環境下許多的企業開始進行網上銷售,在雙十一這樣的大型網絡購物節上企業往往都會加緊出貨,這就需要我們的高職學生能夠吃苦耐勞、加班加點。但是我們現今許多的高職學生都認為自己是小公主或者受到了高等教育往往不愿意做生產一線的工作,或者不愿意加班加點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就導致了我們的高職高專學校的學生喪失了許多就業的機會。
二、就業市場需求與高職高專院校就業教育之間的矛盾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網絡營銷興起以來我國許多城市的快遞員工資達到了上萬元。同時,我國許多用工大城市出現了高職院校學生緊缺的現象。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的技工人才十分欠缺,缺口的人口既然達到了410萬。因此,在當前我們的市場上需要許多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專業技術的人才。而我們的高職院校就是培養這些人才的重要地方。
如何將高職院校每年培訓的幾百萬人才推送到社會急需的崗位上,是在當前的網絡營銷環境下我們的高職院校需要思考的問題。新的形勢需要我們采用網絡營銷的一些手段和技術來進行畢業生就業推薦和創業服務,有效地滿足社會的需求,解除社會需求和就業實際存在的矛盾。
三、社會大眾對高職高專教育的認可度不足
目前我國雖然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較多也較大,但是當前我國全社會對高職高專的教育認識上還存在一定的不理解。他們總是認為高職教育與我們的本科等高等教育存在著明顯的區別,高職教育以后就業就是打工,這就極大的導致了我國許多的家長認為高職高專教育比不上我們的本科教育,這就使得高職院校的生源受到了影響。
四、高職高專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存在問題
我們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在畢業的時候沒有在社會上進行社會實踐,他們往往缺乏社會經驗,對工作的認識也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我們的應聘信息與我們的招聘信息不對稱也使得我們的學生在就業的時候處于劣勢。因此,在當前網絡營銷這個大環境下互聯網技術十分發達,我們的高校必須要重視就業的指導工作。但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比較的單一,并且在對我們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和開發商還存在缺陷,真正進行就業指導的內容比較狹窄,沒有對我們的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特別是有些學校甚至還沒有建立起就業指導機構,十分盲目。
五、網絡營銷模式下高職院校就業工作方法創新的主要途徑
在當前網絡營銷模式下,我們的高職院校就業工作一定要以創新和與時俱進為就業的指導思想,我們一定要在就業的工作中不斷的融入創新實踐。同時,我們還必須要根據學校的自身實際不斷的轉變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創造性的開展就業工作。比如我們可以讓我們的學生到網絡店鋪進行就業實踐,通過學生進行網絡銷售等各方面的實踐為以后的就業提供鋪墊。我認為在當前網絡營銷模式下高職院校就業工作方法創新的途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平臺,打通校企距離
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利用移動互聯網端的技術優勢和微信的廣大用戶群的基礎,建設了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就業創業云服務平臺,該平臺是以微信服務號技術為依托,建立了畢業生、就業幫、創業園、校友匯等三級九個版塊,運行一個學期,完成平臺注冊學生數5800余人,占在校生的94%,平臺中用人單位注冊數達到3200余家,學生可以在平臺中發布個人簡歷,后臺將畢業生簡歷建立到“優SHOW畢業生”,實現企業和畢業生點對點交流和了解,便于用人單位全方位的了解學生。
(二)授經驗,拓寬就業門路
我們可以邀請那些畢業了取得好的工作的學生來我們的高職院校進行就業講座,傳授他們就業的經驗以及就業后如何工作等等。同時,我們也可以邀請那些成功進行專升本的學生來進行專升本講座,傳授他們是怎樣學習的,這樣就拓寬了我們學生的就業渠道和門路。除此之外,我們的就業指導教師還應該積極的指導我們的學生積極參加“三支一扶”、村官等各類考試,鼓勵他們積極到基層服務。
(三)勤溝通,解決就業困難
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各類就業溝通活動,讓我們的班主任與我們學生之間建立起服務隊,并且這個服務隊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進行幫扶,解決他們實際的就業困難。比如我們可以通過QQ、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溝通,探討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我們的班主任通過就業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
(四)深入企業調查研究
深入企業進行調查對于高職院校就業創新來說十分重要,我們的學生可以通過到企業調查了解他們具體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同時還能夠及時的與我們的企業進行溝通。對于深入企業調查研究,我們的高職院校還可以把我們的全體畢業班的教師派駐到企業,隨時隨地的理解我們學生在企業見習的具體情況,了解我們學生的思想狀況,這樣將能夠極大的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質量。
(五)邀請網絡營銷的專家
網絡營銷并不是我們進行簡單的互聯網銷售它涉及到多個方面,隨著網絡營銷的興起我們可以將那些在網絡營銷做的較好的企業家或者是購網網站的經理等請進來,通過他們對網絡營銷的理解以及網絡營銷與高職就業方面的結合進行交流,進一步提升在當前網絡營銷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質量。
(六)重點幫助就業困難學生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現今還有許多的人口沒有脫離貧困也有許多的人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業困難。因此,我們的高職院校要對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篩選,對那些就業困難的學生我們要個個分析,幫助其就業,特別是那些具有身體上疾病的人更加應該幫助其就業。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網絡營銷的不斷興起,我們的高職院校的就業制度應該不斷的進行改革,進一步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培養能夠獲得企業和社會認可的高職學生。這就需要我們培養學生的人格素養、受挫能力等各個方面,進一步增強我們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同時,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是我們高職院校為了提高我們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率,以此來使用我們高職教育的職業化需求。
總之,在現今網絡營銷模式的大背景下我們的高職院校一定要積極開拓創新,建立起與我們高職院校相適應的就業體系。但是這個就業體系需要我們從就業定位、指導服務等多個方面來進行創新。比如在就業定位方面我們高職院校的學生一定要轉變新的就業觀念,力爭先就業在擇業,同時我們還的學生還應該樹立起正確的職業道德。在網站建設上,要將學生的就業信息及時在網站上發布,將企業的招聘信息同時在網站上發布,將面試注意事項及時向學生公布,引導學生及時掌握信息,順利就業。同時,還應該與我們的網絡營銷模式相聯系。
參考文獻:
[1]馮曉波.美國的校企合作教育[J].職業教育研究,2011(04).
[2]黎穎.職業能力導向的《建筑設計CAD》雙證模式改革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0(08)
[3]劉升恒.依托大學生見習基地,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4).
作者簡介:吳寶善(1981-),男,漢族,天津靜海縣人,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教師,宣傳統戰部網宣辦主任,管理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網絡文化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省 “十二五”規劃課題《基于網絡營銷理念下的高職就業創新模式研究》(課題編號XJK012BJC028)階段性成果和湖南省2015年科學研究一般課題《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意作品微信營銷系統研發與應用》(課題編號15c0462)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