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雅瓊
摘要:大數據時代,大學外語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要求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而有研究表明目前外語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教師個體、團體和高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外語教師;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1
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全球教育領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隨著“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的出現以及各大網絡教育在線平臺的推廣,大學外語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大學外語教師除應具備包括語音、語匯、語法、語義和語用等外語專業知識、教育學與教育心理學知識、人文科學常識性知識、科學研究常識性知識等以外,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是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重要能力,這項能力的高下在大數據時代的大學外語教學中甚至影響了教學的成敗。
一、大學外語教師具備信息技術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大學外語教師教學能力構成的重要部分是由語言學習的內在規律決定的。有研究報告指出,綜合語言文字、圖像符號、聲音等的視覺、聽覺和視聽覺組合的多模態學習通過促成多通道的記憶編碼,更能夠提高作為語言學習重要途徑的識記的成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1]那么如何合理的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文字、照片、圖像、音頻、視頻、表格、動畫等展現在教學過程中以及怎樣展現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其次,隨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深入發展,基本的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已經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海量教學資源與信息不斷涌現的教學需求。教師需要進行多元優化、整合、創新研發教學課件、開展遠程教學、創建學習社區并在虛擬教學環境中組織教學等。混合式教學中的微課制作更需要教師熟練使用Cool Edit Pro 處理聲音,Flash 處理動畫,Dreamweaver 制作網絡課程,Photoshop處理圖片,Windows Movie Maker 處理視頻,運用Moodle 制作網絡教學平臺等等。
二、大學外語教師信息技術運用現狀分析
有學者和研究專家通過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以及英語專業綜英、寫作、聽說、翻譯等精品課程和示范公開課進行了統計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的教學課件仍以靜態方式的文字提綱式和段落式PPT為主,多模態教學效果并不夠理想。[2]也有研究者對大學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行了大規模的摸底調查,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有77%的教師承認自己信息技術能力不足,對于學校組織的相關培訓,52%的教師不滿意培訓效果。[3]
筆者在所在院校外國語學院也針對外語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和半結構化訪談,研究結果發現,部分外語教師(主要是年齡在50歲左右或以上的教師)缺乏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課件的能力;在具備制作能力的教師中也存在由于制作耗時因而不愿投入時間制作以及制作出的課件受教師技術水平影響因此缺乏有效的表現力的問題。在我校大學英語課混合式教學試點中,教師普遍反映現代信息技術能力的欠缺是線上教學的最大障礙,影響了教學平臺中教學模塊的合理安排,教學流程組織結構的優化設計,教學進度的安排和后臺教學監控等。總之,各種研究數據表明外語教師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還處在一個困難的境地。
三、提升大學外語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有效策略
提升大學外語教師信息技術能力需要教師個體、團體與高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大學外語教師個體應清楚的意識到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教育巨變,必須有為達到更好的教學質量改變自身職業角色和責任的自主意識和積極能動性,積極的參與學校內部和校外的交流培訓中,并在實踐中積極的學習,克服職業期倦怠情緒,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其次,學習者通過協作完成知識意義的構建在大數據時代尤為重要。大學外語教師應組建團隊,在廣泛合作中尋求自我發展。例如,在混合式教學等課程建設和實踐教學中,積極發揮團隊優勢,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將龐大的線上線下教學任務化整為零。在微視頻的制作中,從教案文本的擬定到課前導入素材的收集,授課視頻的錄制以及視頻軟件的編輯都可以分小組分工完成,在制作過程中集體形式更有助于技術問題的解決,或邀請專業的教育技術教師參與制作指導。同樣,在在線教學平臺的建設中,各個教學活動序列的模塊設計可在共同體內部分工完成,但專業的教學平臺使用培訓對教師的教學開展將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高校應通過內部專題培訓、外部交流學習等多種途徑幫助教師提升信息技術能力,組織各種形式的課件比賽,微課等課程競賽促進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分難度、分工齡的分級培訓較之籠統的內容培訓更適合技術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的教師團隊。目前,有高校已經制定針對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基礎能力、發展能力和高級能力的分級量表,從而使得培訓更客觀更有針對性。但是,高校優化的信息資源和軟硬件設施配備是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的物質基礎,因此學校應根據不同專業教師的實際教學需求配備快捷的校園網、高效的計算機、完善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室等,使教師能夠更好的對信息資源進行檢索、準備、加工和實施,制作和開發課件,指導、監控和評估學生學習活動等。
參考文獻:
[1]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4).
[2]蔡龍權,吳維屏.關于把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外語教師能力構成的思考[J].外語電化教學,2014(1).
[3]楊翠萍,劉鳴放.大學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技術能力及其培養[J].外語界,2006(8).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一般課題(課題批準號:P675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