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寶嬌
摘要: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一線的技術人員,能讀懂施工圖是最基本的一項職業能力要求。在實際的專業學習中,我們發現學生最薄弱的就是識圖能力。所以說,學生識圖能力的強弱不但影響了其他專業課程學習,還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而會影響到學生的就業。確定《建筑構造》識圖訓練的目的、內容、方法及成績評定是對本項實訓改革的深度探討。
關鍵詞:房屋建筑學;綜合練習;更名;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1
《房屋建筑學》是建筑類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程中的一門主干課程。根據我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教學大綱的安排,在房屋建筑學理論教學結束后將進行一周的課程綜合練習。由于中職學生重能力輕理論的教學要求,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偏重于建筑構造知識的講授,而對于建筑設計部分基本屬于了解性知識。故按照《房屋建筑學》課程綜合練習的要求,我們的學生是沒有辦法完成規定設計內容的。所以在實際課程練習過程中,老師調整了綜合練習內容,主要以抄繪建筑構造圖為主,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建筑構造知識,并以此來提高學生識讀建筑構造圖的能力。但從近兩年綜合訓練結果來看,效果一般,尤其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只是完成了繪圖任務,在識圖能力上并沒有實質的提高。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對這項綜合訓練進行改革。
一、變更課程及綜合練習的名稱
按照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我校對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原為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的教學大綱進行了重新修訂。在教學大綱中,《房屋建筑學》課程始終是此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但隨著新大綱的修訂,對該課程的教學計劃課時也做了相應調整。根據課時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也做了相應調整,主要講授建筑構造部分,建筑設計部分內容基本不講。所以如果還以《房屋建筑學》為課程名稱與實際教學是不相符的。我建議將此課程改名為《建筑構造》。更改課程名稱,一更加突出了教學內容。給教者明確了教學內容,即這門課要給學生講授的就是構造知識;二更加明確了教學目標。通過更名,進一步明確學生要學習的是建筑構造知識;三更加突出了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構造知識的運用及能力培養,即在了解基本的構造原理,掌握建筑各組成部分常見構造做法的基礎上,主要訓練學生看懂建筑工程圖中建筑施工圖的能力??傊ㄟ^更名,讓這門課程在所有專業課程中發揮它獨有的作用。
二、《建筑構造》識圖訓練的目的
要明確《建筑構造》識圖訓練的目的,首先要清楚這門課程的性質。這門課程是學生學習《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材料》、《建筑力學》等專業基礎知識之后開設的,又為學習《建筑結構》《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等課程打基礎。在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進程中,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一門非常重要專業課程。所以,在確定綜合訓練目的時,不但要考慮對已有專業基礎知識鞏固和運用,還要考慮為學習后續課程,培養學生一定的識圖能力和運用構造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確定了《建筑構造》識圖訓練的目的:1、通過識圖訓練,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構造知識的理解。2、通過識圖訓練,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并試圖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理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3、通過識圖訓練,培養學生將工程圖樣內容與實際結合的能力。4、通過識圖訓練,培養學生查閱相關建筑規范、操作規程及標準圖集的能力。5、培養學生與人溝通,專業知識表述及團隊協作精神。
三、實訓的內容、方法及成績評定
既然是建筑構造的識圖訓練,首先根據學生已接受專業知識的情況選定一份復雜程度適中的建筑施工圖。其次,運用“項目教學法”,以這份圖樣為目標,布置實訓任務。也可以是多套圖,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單位一個“項目”,承擔各自“項目”的識圖訓練任務。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組長,組長負責組織本小組的識圖訓練。教師在整個識圖訓練過程中僅起引導和指導的作用。整個訓練過程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所有內容完全由學生團結協作來完成。最后由老師來驗收實訓成果,根據最后的成果匯報評定識圖訓練的成績。具體做法如下:
1.實訓任務:XX工程施工圖建筑施工圖部分(另加基礎部分)“項目”識圖訓練
2.實訓要求:班級學生8人為一小組。每組推選一名組長。組長全面負責組織“項目”的識圖訓練??刹捎眉w與個別識圖形式,通過交流、討論的方法,完成看懂該“項目”建筑施工圖的任務。每個小組的實訓成果要在全班進行展示。在實訓過程中組長分解任務,小組每個成員須負責準備實訓成果報告中的一項內容,再將所有內容組合起來,成為一份完整的書面成果。小組所有成員將依次上臺給大家講解成果報告中的內容。
3.實訓成果報告:實訓結束后每個小組要提交一份完整的實訓報告。具體內容要求如下:
(1)工程總體情況介紹:內容包括工程概況,平面尺寸,內部布局,房間用途,主要使用房間的開間、凈深尺寸等。
(2)基礎部分:內容包括地基情況,設計依據,基礎的埋深及形式,是否帶地下室及地下室的防潮防水做法等。
(3)墻體部分:內容包括墻體的平面布置與定位,墻體所用材料及厚度,墻體的細部構造做法,墻體節能及內外墻面的裝飾裝修做法等。
(4)樓地面部分:內容包括樓面、地面的構造做法,地面的保溫及樓板的隔聲,有水房間的樓地面防水措施等。陽臺、雨篷的結構形式及相關尺寸等。
(5)樓梯部分:內容包括樓梯的形式,樓梯所用材料及樓梯的各項尺寸及樓梯的細部構造做法等。
(6)屋面部分:內容包括屋面形式,屋面排水坡度和排水方式,屋面的防水等級,屋面防水的具體構造做法及細部的構造做法,屋面節能做法等。
(7)門窗部分:內容包括項目工程中門窗的類型,門窗的數量及尺度、門窗的布置以及門窗的安裝構造做法等。
(8)小結:內容包括對以上內容的補充,本次識圖訓練小組成員的表現情況介紹,本次識圖訓練的感受和收獲(必須是集體的想法)等。
(9)各小組抄繪所負責項目的構造詳圖四張。
4.實訓成績評定:本著重過程看成果的原則,雖然成員中每個人所做出的貢獻和實際表現有差異,但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和交流、溝通能力。為了充分體現了團隊榮譽觀,所以小組的成績就是個人的成績。
5.教師點評:根據每組項目成果的匯報情況,教師要及時進行點評,因為項目成果是小組成員共同努力、辛勤勞作的結晶,教師要以鼓勵和贊揚為主,中肯地對項目成果給予評價。項目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而并非學習結果,因此,對學生的參與程度、所起作用以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提高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他們勇于創新,樂于實踐,與人和諧相處等方面的素質。
以上是筆者根據教學實際所作的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綜合練習的更名及改革的一些設想,需要付諸于實踐來檢驗它的合理性。在具體實踐中還需要不斷修正,有欠缺之處敬請指正。
參考文獻:
[1]薛藝.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改革探討.山西建筑,2014.2.
[2]許景峰.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的實踐研究.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