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路振家++唐敏
摘要:面對著京津冀發展的大背景,郵儲銀行自身具有的地緣優勢、定位優勢以及服務對象的優勢使得郵儲銀行面臨著發展的好契機,這些機遇包括科技協同創新、人才資源、產業升級轉移、金融服務創新。面對上述機遇,郵儲銀行應該采取加快科技平臺建設、吸引高技術人才、提供產業升級資金支持、創新經營理念升級金融產品措施等以應對京津冀協調發展
關鍵詞:郵儲銀行;京津冀;科技平臺建設;產業升級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2
一、京津冀協同發展現狀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創新資源最密集、產業基礎最雄厚的區域之一。在2014年2月26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自此,京津冀一體化協同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出臺,同時也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域帶來非同凡響的機遇和挑戰。
二、郵儲銀行當前發展概述
面對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趨勢及自身當前狀況,郵儲銀行作為擁有自身特色的銀行,具備極大的發展優勢。
1.郵儲銀行地緣優勢
一方面郵儲銀行與地方小企業合作關系密切,支持地方產業的轉型和發展,支持“三農”,積極為小微企業提供小額貸款,使得地方小企業從資金上得到支持。另一方面,郵儲銀行擁有廣大的地方網點及客戶群。
2.郵儲銀行定位優勢
京津冀三地當中,郵儲銀行北京分行以“根植郵政,立足城市,面向農村”為企業定位。天津分行也積極響應郵儲銀行的定位標準,牢牢把握“根植城鄉、服務大眾、支持三農”的市場定位。河北分行按照服務城鄉大眾,支持“三農”的零售銀行的定位,不斷完善城鄉服務,推動產品創新。京津冀三地積極迎合郵儲銀行的大定位,突出的根據自身的特點分析和制定了定位發展方向。
3.郵儲銀行基礎扎實和服務對象優勢
經過郵儲銀行自身的不斷發展,在2014年年底,郵儲銀行的金融服務網絡遍布城鄉,服務客戶總數超過4.7億人,資產總額超過6萬億元,居全國銀行業第6位。而在京津冀三地當中,目前郵儲銀行北京分行擁有儲蓄賬戶1720萬戶,銀行卡用戶有824萬戶。天津分行儲蓄存款規模大415億元,業務規模和服務能力也顯著提高。河北省全省郵儲銀行個人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200億元以上,累計各類貸款業務貸款超出150億元。
三、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郵儲銀行面臨的機遇
1.科技協同創新的機遇
根據《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合作框架協議》,京津冀三方將建立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長效合作機制,搭建三地共同研究戰略平臺,打造京津冀科技協同創新發展的環境。科技協同創新的發展為郵儲銀行的創新發展提供機遇。
科技創新協同發展離不開科技金融。2006年到2012年科技金融投入強度一直位居三地首位。天津是北方創新高地,科技金融投入強度持續增長。從三地科技金融投入總額看,北京的科技金融投入主要以政府資金為主,占47%。天津、河北以企業資金為主,分別占77%和74%。因為三地對科技金融的投入較大,科技金融的投入對郵儲銀行科技金融產品創新提供機遇。
2.人才資源的機遇
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了三地金融人才的溝通交流,區域間的金融人才流動和優化配置是推動京津冀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保證,金融人才的集聚,為郵儲銀行的發展提供機遇。
在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伴隨著我國“十二五”規劃和“2010-2020 人才長遠發展規劃”的制定,京津冀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金融人才提出了旺盛的需求。2005年到2013年,三地金融從業人數穩步上升。2013年,京津冀三地的金融從業人數有72.87萬人,相比2005年增長了86.6%。京津冀三地產業結構變化和區域一體化趨勢,決定了金融人才有較廣闊的成長空間。隨著京津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必將形成和推動金融才需求的新高潮。
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三地金融人才支持政策相互銜接、金融人才工作體系相互配套、金融人才資源市場相互貫通、金融人才發展平臺相互支撐,提升京津冀吸引、集聚人才的綜合競爭力和人才的國際化、市場化。三地金融人才的集聚,為郵儲銀行的發展提供優秀的金融人才。
3.產業升級轉移的機遇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產業轉移與承接共識強化、項目落地與進展加快,區位分工協同與合作發展逐步理順。
產業升級轉移是是促進區域間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重要手段。在產業轉移方面,北京與河北共建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設立了200億元的首鋼京冀協同發展投資基金,20多家北京企業到曹妃甸落戶發展。北京現代第四工廠落戶河北滄州。河北省積極打造承接平臺,2015年1-10月引進北京、天津項目3621個、資金2748億元,分別占全省的39.6%和47.3%。河北積極承接首都產業功能轉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新型工業化基地和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與此同時,優化產業布局,完善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
產業升級轉移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支持通過控制資金流向,引導社會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郵儲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產業升級轉移為郵儲銀行提供機遇。
4.金融服務創新的機遇
京津冀協同發展著力推動區域生產力布局優化,驅動產業結構邁向高端化、服務化、集聚化、融合化。隨著科技含量高,產出附加值大的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加快發展和現代化新型首都圈打造,互聯網模式下的新業態和新商業不斷涌現,專業化,高端化金融服務需求將顯著增多,這為郵儲銀行創新金融服務提供機遇。
金融服務創新是指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主要包括服務意識的創新、服務環境和服務設施的創新、服務方法的創新和服務手段的創新。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目前在我國銀行商業化的過程中,銀行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只有通過創新來降低交易成本或開拓新業務,商業銀行才能有立足之地。在這方面的例證有商業銀行開展廣泛的表外業務來增加收入、使用計算機技術減少交易成本等。
京津冀一體化對金融服務存在著巨大的需求同時也對金融機構的服務模式與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郵儲銀行要加強創新為相關的企業和行業提供服務。
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對郵儲銀行的建議
1.加快科技平臺建設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三地重視金融業的發展,對科技金融的投入不斷加大,京津冀三地郵儲銀行要緊跟金融業發展大趨勢,加快科技平臺建設。
在軟件平臺方面,三地郵儲銀行要加快軟件平臺建設,加快軟件研發中心建設,逐步建成完備的數據應用體系,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2015年12月30號郵儲銀行大數據平臺成功上線完成3個Hadoop集群93臺X86服務器的部署和上線,完成176個節點數據倉庫的建設和投產,總數據容量2.27PB,達到國內金融業的領先水平。在數據規模上,已接入行內24個重要業務系統的數據,同時積極引入行外非結構化數據,數據規模提升了5倍,計算能力提升了80倍。這一平臺的上線全面提高了京津冀三地郵儲銀行數據應用的能力。在硬件平臺方面,三地郵儲銀行要增加ATM機、存取款一體機、POS機數量,尤其要增加在大型購物中心,火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區域的數量,擴大市場占有量,提高與其他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2.吸引高技術人才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京津冀地區銀行業競爭激烈, 擁有雄厚的人力資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京津冀地區的郵儲銀行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求得生存和發展。因此,郵儲銀行要加大人才挖掘力度,引進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社會各界優秀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使郵儲銀行的人才結構和整體素質得到改善和提高,使郵儲銀行在與其他商業銀行競爭時更具競爭力。
為了吸引這些高技術人才,郵儲銀行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立合理的薪酬機制。按崗定薪,按勞定薪,構建科學的業績考評指標體系,逐步實現分配的內部公平,以此來吸引高技術人才。第二,增加高技術人才福利。對于在比較貧困地區工作的高技術人才給予特殊補貼;給異地高技術人才提供條件較好的公寓;在節假日多發禮品。第三,健全高技術人才晉升機制。級別可以分為普通技師、中級技師、高級技師、專家。評定標準嚴格按照考核要求,完全靠能力晉升,跟后臺硬不硬和領導關系好不好沒有關系。以此來吸引高技術人才。
3.提供產業升級資金支持
郵儲銀行要積極支持京津冀三地企業的升級轉移,為升級轉移企業提供充分的資金供給,對處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實行利率優惠政策,為企業的跨行、跨地區支付結算提供便利;設立專業小企業專營機構,以此提高轉移企業信貸審批效率。重點關注行業兼并重組、轉型轉產、搬遷改造等環節的資金需求。在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中,選擇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關注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軟件產業、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興服務業,推動信貸資金在新興經濟業態中實現優化配置。
2014 年,北京三大產業產值占當地 GDP 比重分別是 0.7%、21.4%、77.9%,天津分別是 1.3%、49.4%、49.3%,河北省分別是11.7%、51.1%、37.2%。數據顯示,河北省相對京津兩地第一產業占 GDP 比重偏高,第二產業在整個經濟體中占據絕對的優勢,而第三產業占 GDP 比重嚴重偏低,產業結構滯后。河北省目前還不能擺脫對農業、能源消耗大的工業的依賴。河北地區第二產業要優化升級,摒棄高污染或者污染重的企業減輕污染,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如旅游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河北郵儲銀行要積極支持這些企業轉型升級,為此類企業提供轉型升級所需資金,譬如對于秦皇島,承德,保定等地的旅游業可以提供專項貸款。對于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資金問題的企業給予還貸展期、降低利率等政策。郵儲銀行淶水支行可以推出銀行農家院貸款,支持農家院的建設和改造升級,這有利于帶動當地的農民脫貧致富,必定會得到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4.創新經營理念升級金融產品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京津冀三地郵儲銀行要以“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理念為核心,結合實際情況,創新經營理念。隨著同業競爭的加劇和商業銀行改革步伐的加快,商業銀行不斷提高經營效益是面對競爭和自身發展的首要問題。郵儲銀行要發揮存貸比空間大的優勢,主動調整信貸策略,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重點服務京津冀地區經濟薄弱環節和戰略新興行業。同時,抓實“三農”金融服務,當好主力軍。另外,郵儲銀行還要轉變思想,從觀念上扭轉原來“等客上門”的經營思想,只有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保障,以效益為目標”的經營理念,并把這一經營理念貫穿到銀行業務與管理的方方面面,以傳統業務為依托,以中間業務、表外業務為先導,加快業務創新,加強市場拓展,努力實現品種系列化、營銷服務一體化、網點功能綜合化,才能以新的思想、新的觀念開拓新的業務,邁出新的步伐。
京津冀協同發展促進了北京的產業轉移和人口外遷,這要求京津冀地區的郵儲銀行要適應新形式,升級金融產品,更好的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有許多北京企業外遷到河北,所以有許多北京人拿著北京地區的銀行卡在河北消費要交手續費,給北京的家人轉賬也要交手續費,這大大限制了郵儲銀行的開卡量。所以,郵儲銀行要升級銀行卡功能,推出京津冀一卡通,免去在京津冀地區消費、轉賬等業務的手續費,這一定會加大銀行卡的開卡量,促進卡業務的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京津冀三地郵儲銀行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升級金融產品,滿足企業的多樣化需求。郵儲銀行除了要繼續擴大銷售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等現有金融產品外,還要推出小額免擔保抵押貸款、小微企業技術引進專項貸款等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便利,助力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閆雙娥.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銀行發展戰略研究[D] .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5-06.
[2]許愛萍.京津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背景下的科技金融支持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5(9):69-72.
[3]蘭芳,安邦.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促進天津金融人才發展研究.華北金融,2015(10):16-19.
[4]王鳳嬌.金融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升級轉移分析.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5(3):101-104.
作者簡介:劉婷婷(1982-),女,研究生,河北石家莊人,講師,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路振家(1974-),男,研究生,河北石家莊人,講師,研究方向:宏觀經濟學。
唐 敏(1980-),女,研究生,河北石家莊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