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丹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哈爾濱150080)
我國地方政府與社會組織的依附性合作關系——以京、浙、黑三省市為例
馬丹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哈爾濱150080)
隨著社會進步,社會管理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加強,十八屆五中全會后強調社會的共享發展,這就說明我們政府與社會組織及其他主體的關系要更加注重協調發展。
地方政府;社會組織;依附性合作關系
2014年我們通過對京、浙、黑三省地方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調研發現二者的關系在社會管理活動中呈現政府主導下的依附性合作關系。地方政府在政策、財力、物力、公共資源供給方面直接影響著社會組織的發展,形成了社會組織依附政府的關系。同時,部分社會組織在承接政府職能、提供公共服務、政治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方面又起著積極影響,形成了社會組織與政府合作治理的關系。下面我們就從二者之間的依附關系和合作關系來分析當前地方政府與社會組織的關系。
(一)社會組織對政府的政策依附
中國是單一制國家,中央政府通過垂直的權力系統實現對全社會的管理。地方政府作為在進行社會組織的管理過程中,通常是要獲取中央政府或上級機關的指導和支持。從三省市來看北京是在法規上出臺的政策和法規最多,這與北京是國家的政治中心有關。其次,浙江作為經濟發達的城市也出臺比較多關于政府支持的政策,黑龍江在政策法規上的支持力度明顯不足。總體而言,社會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法規的直接影響,雖然這種影響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整體來看,社會組織均對政府政策有著依附性。
(二)社會組織對政府的物資依附
政府對社會組織的物資支持,包括對社會組織資金的投入、辦公場所的提供。地方政府資金投入在社會組織所占比例根據調研數據分析的北京、浙江、黑龍江在社會組織現有的政府投入、社會捐贈、服務收入中,政府投入占50%以下的比例分別是北京45%,浙江46%,黑龍江45%,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推出社會組織對于政府在資金的投入上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尤其是黑龍江省社會組織,近一半的收入來自政府支持,意味著沒有政府的支持,組織將很難維系生存,更無發展可談。
從地方政府為社會組織提供辦公場所的情況,分析北京、浙江、黑龍江社會組織的工作場所的產權狀況的在自有、借用、租用中,無償借用的比例最大,北京占67.5%,浙江占80.3%,黑龍江占67%。借用的機關主要是業務主管機關和政府,在當前三省房價居高不下的狀態下,政府能夠借給社會組織辦公場地,是對組織發展最大的支持。這是造成社會組織對各級行政機關依賴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各級行政機關得以控制社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社會組織對政府的人力依附
社會組織的會長、秘書長多數由政府退休或有過從政經驗的人擔當。調研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的社會組織的會長和秘書長來自于在政府和事業單位,這個現象本身就說明社會組織與政府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成了培養社會組織骨干人才的基地。這也說明我國社會組織發展的背后有政府的影子就是官民二重性。
(四)社會組織對政府的公共資源依附
目前,我國政府是社會公共資源的最大掌控者,如媒體資源、信息資源的使用,社會組織往往要依靠從政府部門獲得關系,取得聯系。調研顯示,社會組織在日常開展活動時獲得信息的渠道,處于第一位的比例最大的地方政府:北京41.5%,浙江33.9%,黑龍江36%;處于第二位的比例最大的是專業性報紙、行業報紙:北京23.3%,浙江21.5%,黑龍江19%。處于第三位的比例最大的是本團體成員:北京22.3%,浙江22.2%,黑龍江20.3%。總的來說雖然地方政府是社會組織信息的重要來源,但也不是主要的來源。實際的信息來源是比較分散的,廣泛地分布在各種信息渠道之中,說明社團的社會聯系的廣泛性,也說明政府政務公開做得還很不夠,以及大眾傳媒的不發達。因為,這兩個方面應該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的最主要的信息來源。
通過上面論述,可以得出社會組織與政府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一種依附關系,政府對社會組織是管理和控制的關系。
(一)承接政府職能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正在進行中,改革的主要理念就是將全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實現社會管理職能的重新定位。在社會管理方面做了一些舉措,社會組織也承接了政府的一些職能。黑龍江雖然也有但比例明顯低于其他兩個地區。首先從政府委托進行政府購買方面來看,北京有12%的回答有,浙江有6%,黑龍江僅有5%;社會組織承接政府委托項目的數據中北京14%,浙江有16%,黑龍江僅有9%。從調研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社會組織承接地方政府委托項目比例雖小,但說明我國目前社會組織已經開始承接政府的委托。
另外,社會組織與政府共同策劃活動,說明政府開始于社會組織合作共同進行社會管理,也是推進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根據社會調研數據中顯示北京有19%,浙江有26%,黑龍江有10%的社會組織經政府委托與政府共同策劃活動。通過上述數據我們浙江社會組織與政府共同策劃活動的數量的比例最大,北京雖然沒有浙江高但是二者相對比較接近,黑龍江則明顯低于二者。從數據上看,京、浙、社會組織與政府的合作比較多,而且也反映京、浙的社會組織獨立性比較強。但總體看來京、浙、黑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共同策劃活動實現二者在社會管理下的合作。
(二)配合政府工作
調研顯示京、浙、黑社會組織中參與政府開展的大型活動,這一項雖然比例很高北京70.7%,浙江67.0%,黑龍江73%,但卻并非社會組織分內的工作,而是政治性的應景行為。但社會組織可以借此機會去接近政府的有關部門及其官員,建立某種聯系,以有利于社會組織工作的開展。
另外,京、浙、黑社會組織在面向社會開展的活動中,就有召開培訓班、咨詢會、政策宣傳、公益活動的幾個方面中我們在數據中看到浙江、北京的社會組織開展以下活動的比例均比較高,黑龍江則明顯落后。但是京、浙、黑社會組織向公眾開展的這些活動中多數原本是政府的責任,這說明京、浙、黑社會組織通過開展活動協助政府工作。
圖1 京、浙、黑社會組織向社會公眾開展活動
(三)政治參與
北京、浙江、黑龍江三地能夠對當地政府的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社會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但從數據來看三地對政府決策影響力不太強的比例都是最高的。這說明社會組織對于地方政府的影響力并不強。
社會組織對京、浙、黑三省市政府決策影響力的程度方面,雖然否定方面的三項“影響力不太強”,“完全沒有影響”,“說不清楚”占絕大多數85%,但是肯定方面的三項“非常強”,“比較強”,“強”加起來也達到15%。這雖然反映中國社會組織政治參與能力還很弱,但畢竟還有部分社會組織能夠對政府的決策產生強烈的影響,這是一個很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現象。以代表浙江省的行業或產業與國外商家按WTO的規則談判,保護浙江省行業與產業的利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浙江省的行業或產業做大做強。
反映會員的意見和要求是社會組織的一項極重要的工作也是社會組織政治參與的一種表現方式,因此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北京84.6%,浙江86.0%,黑龍江79%。反映會員的意見和要求的對象是政府,反應的內容是對政府政策的意見和建議。因此反映會員的意見和要求,實際上就是要影響政府的某項政策,這也就是政治參與。雖然,目前在實際上社會組織反映意見和要求的次數還不夠多,對政府政策的影響可能并不會很大,但卻是主動行為的表現。說明在目前的條件下,社會組織已經有了很高的政治參與熱情,這是中國社會組織與政府積極互動的表現,是社會組織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
更難能可貴的是三省社會組織在向政府反映意見和要求的方式上,一般比較愿意或者比較習慣使用這樣幾種:一是“提交調查報告或政策建議報告”,二是“參加政府組織的座談會”,三是“給政府官員打電話”包括“寫信發電子郵件”,四是“向新聞界反映情況”,五是“通過私人關系接觸”。而在他們向政府反映意見和要求時比較不愿意或比較不習慣使用的方式:一是“請愿或靜坐”,二是“上訪”,三是“召開群眾集會,爭取群眾支持”,四是“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五是“花錢在媒體上登載廣告宣傳 ”,六是“與其他團體聯合,共同行動”。
從他們一般比較愿意和比較不愿意使用的方式中,也反映了中國政治參與發展的現狀和水平。在他們一般愿意使用是方式中,前三項是與政府直接打交道的,也就是屬于直接的政治參與,后兩項是從外部對政府施加壓力和影響的,應屬于間接的政治參與。可以說直接的對話方式,是中國政府較為能夠接受的方式,是社會管理中較為理性的政治行為。這也是政府和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方面逐漸建立合作關系的良好基礎。
當前我國社會組織政治參與的主要方式就是參加座談會,在調研數據中“參加政府組織座談會的次數”進行回答,其中有58.3%沒有參加的占,37.9%的社會組織在2009年參加過1-5次政府組織的座談會,有3.6%的社會組織2009年參加過6次以上政府組織的座談會,從這個數據來看社會組織通過座談會進行政治參與的數量并不多。
圖2 京、浙、黑社會組織政治參與的情況
由此可見,大多數社會組織還未主動與其他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進行廣泛交流、合作,來實現社會組織應有的利益溝通的作用。綜上所述,社會組織影響力正在逐步增強,但這種社會影響力受到組織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限制。使得地方政府應該加大扶持社會組織的發展,也就表示社會組織要與地方政府實現真正意義的合作互動。
總之,隨著我國社會格局的多元化發展,社會組織與地方政府正在向原本的地方政府為主導的依附型關系向二者合作關系轉化。雖然目前還是以依附關系為主,隨著社會組織自身建設的不斷加強,地方政府與社會組織的合作關系會越來越明顯。這種合作關系有利于社會管理多元化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新形勢下政府職能的轉變。
[責任編輯:蘭欣卉]
F63.3
A
1005-913X(2016)10-0044-02
2016-06-27
馬丹(1986-),女(滿族),哈爾濱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學理論與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