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鳳
(山西潞安礦業集團物資供應處,山西長治046204)
山西煤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比較研究
崔成鳳
(山西潞安礦業集團物資供應處,山西長治046204)
現以山西11家煤炭上市公司2004-2014年財務數據為樣本,應用因子分析方法評價了其財務競爭能力。評價的結果表明: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整體財務競爭力呈現出了先增強后降低的趨勢,2008年是其競爭力降低的轉折點。獲利能力、成長能力的降低和效率水平的下降是其財務競爭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對其財務競爭力公因子影響因素比較分析得出:單一的產品結構影響了煤炭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的穩定性;上市公司煤炭產業的過度投資限制了其未來成長能力;流動負債率過高,將使得煤炭上市公司面臨短期的償債壓力。
煤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山西
近年來煤炭需求下降,造成國內煤炭市場供給充足,使得煤炭行業在連續多年的繁榮后,整個行業的生產經營面臨諸多困難。山西作為我國的煤炭大省,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也受到了強烈沖擊。煤炭價格下跌,煤炭企業內部和外部成本的提高,都影響了企業的盈利水平。同時,煤炭企業無論短期償債能力,還是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化。[1]基于此種情況,研究山西煤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對促進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具有很強的經濟意義。
企業財務競爭力是在借鑒較為成熟的企業競爭力理論的基礎上,從財務的視角對競爭力的創新。對財務競爭力的研究中,學者多從其概念界定、構成要素、評價指標等方面進行探討。財務競爭力是存在于企業財務能力體系中的對企業實現可持續競爭優勢有益的綜合性能力,[2]是某階段企業的財務戰略、財務資源、財務能力、財務執行、財務創新等有機結合所產生的綜合實力。[3]在界定的基礎上,學者們分析了財務核心能力的構成要素,[4]并提出了財務競爭力組成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5]在對財務競爭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方面,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朱曉[6]將財務競爭力分解成財務發展力、財務生存力和財務潛力三個構成體系。吳荷青[7]從財務活動能力、可持續財務盈利能力、可持續財務創新能力和財務應變能力四個方面進行評價。而劉真敏[8]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投資能力、資本結構等方面提出了評價財務競爭力的評價指標??傮w上來看,企業財務競爭能力各影響因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對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有助于企業挖掘自身潛力,保持持續競爭優勢,提高經濟效益,并為企業制定競爭戰略提供了新方向。
現以山西煤炭上市公司:蘭花科創(600123)、永泰能源(600157)、陽泉煤業(600348)、ST安泰(600408)、山煤國際(600546)、山西焦化(600740)、大同煤業(601001)、潞安環能(601699)、美錦能源(000723)、煤氣化(000968)、西山煤電(000983)11家企業為樣本,比較分析其財務競爭力,希望從財務視角探尋影響煤炭企業經營的各種因素,并針對影響煤炭企業財務健康成長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山西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相關的決策參考。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在借鑒相關學者關于財務競爭力指標體系的研究基礎上,結合煤炭行業的實際情況,現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現金獲取能力五個方面評價煤炭上市企業的財務競爭力。在6個一級指標體系下又設置了17個具體的財務指標,具體指標及計算方法如表1所示。這六大指標構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他們之間互相影響,同時又互相制約,共同影響企業財務競爭力的發展趨勢,決定著企業的未來。
表1 企業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二)數據來源與評價方法
基于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等因素,現僅采用了永泰能源6(2009-2014)年和山煤國際5(2010-2014)年的數據和山西其他9家煤炭上市公司11(2004-2014)年間的流動負債、存貨、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等22個財務指標進行了收集整理,并依據Wind資訊提供的煤炭上市公司年報數據構建了17個財務評價指標。為了保證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同趨勢,對資產負債率指標進行了正向化處理,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指標進行了適度化修正。
基于111個樣本和因子分析降維的思想,分析17個評價指標間的內部依賴關系,并用少數幾個公因子來表述其基本的數據結構。[9]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KMO檢驗(0.742),表明指標之間有較多的共同因素,適合因子分析。采用特征值大于1提取主因子,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施正交旋轉,進行因子分析,得到5個公因子的得分系數矩陣,其累計貢獻率已達到80.912%。第一公因子(F1)與總資產凈利率(0.867)、權益凈利率(0.821)、銷售凈利率(0.768)、每股收益(0.795)、每股經營現金凈流(0.875)和總資產現金回收率(0.882)很大的正載荷,這些指標充分體現了公司的“獲利水平”。第二公因子(F2)與企業的營運能力密切相關,與其二級指標流動資產周轉率(0.883)、總資產周轉率(0.974)、固定資產周轉率(0.976)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因此,將第二公因子命名為“效率水平”。第三公因子(F3)與流動比率(0.970)、速動比率(0.942)有較高的正載荷,體現了公司短期資產與負債,及企業日常經營資金需求情況。因此,將F4命名為“經營能力”。第四公因子(F4)與總資產增長率(0.767)、營業收入增長率(0.617)指標有較高的正載荷,這兩個指標充分體現了公司的“擴張能力”。第五公因子(F5)僅與凈利潤增長率(0.875)有較高的正載荷,而與其他指標相關系數不高,該因子體現了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并將改因子命名為“成長能力”。
基于因子載荷矩陣實施正交旋轉和公因子的得分系數矩陣,我們得到了企業財務競爭力(C)方程(公式1)和各公因子得分模型(公式2)。
(一)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整體財務競爭力解析
從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整體財務競爭力來看,表現出了先增強后降低的趨勢(圖1)。2008-2009年間是財務競爭力變化的轉折點,其財務競爭力由2004年的2.791上升到2008年的4.151。而后逐年降低,到2014年其財務競爭力僅為0.457,顯著地低于2004年的水平。在財務競爭力提升階段(2004-2008),獲利能力提升了2.089,效率水平和成長能力提升了1.671和0.875,而擴張能力和經營能力提升了幅度較小。在財務競爭力降低階段(2008-2014),特別是獲利能力減低了6.048,成長能力和效率水平下降幅度分別為3.454和2.872,經營能力和擴張能力下降幅度在1左右,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整體財務競爭力下降了3.693。(圖2)。
圖1 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整體財務競爭力情況(2004-2014年)
圖2 山西煤炭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比較(2004、2008和2014年)
山西11家煤炭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能力在近些年均表現出了降低的趨勢。大多數煤炭企業利潤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部分企業甚至發生了虧損。2014年除潞安環能、陽泉煤業、山西焦化、永泰能源和西山煤電的財務競爭能力高于0值外,其他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能力均為負,特別是煤氣化、安泰集團和山煤國際財務競爭能力較差。綜合判斷這11年煤炭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能力來看,潞安環能、陽泉煤業盈利能力居前兩位,而安泰集團和美錦能源盈利能力居后。
財務競爭力降低趨勢主要體現在煤炭上市公司獲利能力、成長能力的降低和效率水平的下降。從獲利能力水平來看,煤炭價格是影響上升公司利潤的主要因素。在資源價格上漲時,以煤炭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表現出超強的盈利能力,主營業務利潤同比大幅上升。而在煤炭需求放緩,煤炭價格下降時,也將會影響煤炭企業的獲利能力。2008年后,煤炭產能過剩逐漸顯現,2010年生產過剩約1.1億噸,煤炭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隨著煤價的降低,快速下降。到2014年,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總體獲利能力為0.479。從成長能力來看,隨著煤炭上市公司的技術改造、礦井改擴建和并購,煤炭產量穩步提升,在煤炭價格高位運行時(2008-2012年),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的整體凈利潤在100億元以上。隨著煤炭價格的下跌及產能的嚴重過剩,其凈利潤下降明顯,2014年其成長能力為-1.664,較2008年降低了3.544。成長能力的下降,說明了上市公司投資方向的失策。在盲目樂觀未來煤炭需求趨勢的基礎上,大量資本投資到了煤炭礦井的改擴建,造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影響到了企業獲利能力、未來的發展及其效率水平。從效率水平來看,煤炭價格在高位運行時,企業產能利用率高,資產流動性快,導致煤炭行業上市公司周轉率偏快。而在產能過剩時,煤炭企業開工率不足,煤炭銷售不暢,從而降低了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資產流動性。在2008-2012年期間,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分別均高于2.0和2.5,而2012年以后,資產周轉率下降明顯。也就表現在2012年前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效率水平較高,而此后,效率水平下降迅速。
(二)財務競爭力公因子比較與分析
1.獲利能力(F1)比較與分析
研究期間,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的整體獲利能力水平較好,均值為3.393。但明顯的分成了兩個不同的階段,在2011年前,其獲利能力均值4.202以上。而此后,獲利能力下降明顯,到2014年其獲利能力僅為0.479。這是由于煤炭產能過剩的現象逐漸凸顯,煤炭需求降低,加上價格的直線下降,以致于而2011年以后煤炭企業盈利能力逐年減低。研究期間煤炭上市公司平均獲利能力比較看,潞安環能、陽泉煤業、蘭花科創、大同煤業4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高于平均水平。潞安環能獲利能力最高,為5.416,因其在實現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主要經濟指標方面名列全省行業前列。而安泰集團、美錦能源、山西焦化等總資產凈利率、權益凈利率顯著地低于以上4家公司(圖3),則其盈利水平也較差。西山煤電雖然在總資產凈利率、權益凈利率等方面與以上4家公司相差不大,但其在每股現金凈流和每股收益方面小于以上4家公司,影響了其獲利能力。而研究期內煤氣化盈利水平變化明顯,2010年以后效率水平下降明顯,近兩年其總資產凈利率水平低下,影響了其獲利能力。
圖3 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獲利能力指標均值比較(2004-2014年)
2.效率水平(F2)比較與分析
研究期間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整體效率水平為4.902,得分較高的年份集中在2008-2012年這5年中,2004-2008年的得分在4.00以上,而2012年后效率得分均低于此得分,并表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從企業表現來看,山煤國際、陽泉煤業的得分分別為6.897和6.842,均顯著地高于平均水平,而其他上市企業的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效率水平介于1.734~4.064之間。山煤國際和陽泉煤業所占48.24%的銷售收入比重,提升了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的整體效率水平。從影響效率水平的主要指標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來看,山煤國際和陽泉煤業的周轉水平均顯著的高于其他上市公司。而永泰能源在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方面需加強,得分分別為僅為0.690和0.229。
3.經營能力(F3)比較與分析
在研究期內,除大同煤業經營能力得分較高(1.003)外,大部分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經營能力得分均不高。從流動比率來看,山西焦化、永泰能源、煤氣化、山煤國際短期償債能力均需加強。對于永泰能源來講,由于頻繁的擴張企業規模,并通過不斷地借債來償還到期利息,加之發行債券使得該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巨大風險。從時間段來看,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整體經營能力除2006-2011年狀況較好外,其他年份均面臨流動貨幣短缺的狀況,特別是近些年部分企業流動比率較低。2014年除美錦能源、安泰集團、大同煤業、蘭花科創流動比率大于1外,其他煤炭上市公司流動比率均小于1,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均低于正常比率,短期償債能力較差,財務風險較高。從速動比率來看,安泰集團、美錦能源存貨所占流動資產的比重較高,其短期償債能力也不容樂觀。高的流動負債會威脅企業的正常運營,如果企業不能償付當期債務,就會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4.擴張能力(F4)比較與分析
在研究期間,煤炭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陽泉煤業、蘭花科創、潞安環能、西山煤電的擴張能力高于山西煤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而山西焦化、美錦能源、煤氣化等企業規模擴張程度較小。潞安環能、蘭花科創、陽泉煤業、大同煤業、煤氣化、西山煤電等2014年資產總額是2004年的6倍以上。企業規模擴張時間來看,多數煤炭企業資產增加額集中在2008-2012年。資源價格的提升和利潤的增長,使煤炭開采及銷售企業資本實力不斷增強,企業不斷壯大。煤炭企業在技術改造、新項目投資建設、對外并購擴張以及相關配套措施的建設等投資需求的推動下使煤炭企業的資本需求具有規模大、風險大、直接融資需求大等特征。大同煤業、蘭花科創、潞安環能的擴張能力在2009年以前顯著地高于2009年以后,而陽泉煤業、山西焦化、美錦能源、西山煤點的擴張能力則在2009年前后變化不明顯。這11年間,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的資產總值由2004年的310.16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3109.45億元,年均增長25.92%。在2007-2012年間,山西煤炭上市公司保持了高速的擴張態勢,一方面原于煤炭行業的高額利潤,資本對利潤的追求,另一方面來源與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而2013-2014年其資產增長率顯著地小于前些年(圖4)。
圖4 山西煤炭上市公司總資產增長率(2004-2014年)
5.成長能力(F5)比較與分析
研究期間,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整體的成長能力為-0.079,說明煤炭上市公司的投資對未來的凈利潤增長作用有限。出于對煤炭價格的高追求,煤炭上市公司加大了項目投入,然而,這些投入未必都是可行的,不一定能夠產生預期的未來利潤增長。從時間階段來看,2010年前,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增長率在10%以上,其整體成長能力得分值均超0.500。而此后,隨著煤炭價格的下降,其成長能力下降迅速,2014年其成長能力僅為-1.664。從研究期間,各上市公司來看,永泰能源、潞安環能得分居前,而安泰集團、山西焦化、山煤國際、美錦能源成長能力較差。永泰能源正在實施由單一煤炭產業向綜合能源開發、大宗商品物流、新興產業投資三大產業的戰略轉型,不斷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和核心競爭力。而安泰集團焦炭仍舊是公司的唯一主營業務收入,焦炭價格變動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影響明顯,未來成長能力不確定性大,抵御風險能力差。
(一)面臨的財務競爭力問題
1.財務競爭力受煤炭價格變化影響巨大
山西煤炭上市公司,多是以煤炭開采、焦化及銷售為其主營業務,企業盈利能力受煤炭價格影響極大。煤炭價格在高位時,煤炭開采銷售的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強,而煤炭價格下降時,財務競爭力下降迅速。同時,我們也看到,煤炭價格提升時,以焦炭為主營業務的山西焦化、美錦能源等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并沒有太大的提升。單一的產品結構,影響了煤炭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及其可持續發展。
2.煤炭產業的過度投資影響其未來成長能力
在煤炭需求緊張時,煤炭企業出于對利潤的追求,極易出現過度投資行為。在2009年前,大批量的山西煤炭上市公司都加大對煤炭改擴建該項目的投資,以期獲得更大的利潤。但隨著上游需求的降低,及新擴建產能的釋放,將會導致整體投資效益的下滑,產生行業整體的非效率投資,進而影響整個區域國民經濟的發展。
3.煤炭上市公司面臨短期的償債壓力和信用風險
山西煤炭上市公司對行業未來的樂觀態度,多數上市公司均提高了其資產負債水平,一些上市公司的負債率高達80%以上,如:山煤國際、煤氣化等。同時上市公司投資時,債務融資大多偏好于短期債務融資,也就導致了過高的流動負債率,將使得煤炭上市面臨短期的償債壓力和信用風險,運營不當將發生財務危機。而煤炭行業的風險性要求企業資金的穩定性,過高的流動負債率對資金的有效利用是無益的。
(二)對策建議
1.提高煤炭上市公司企業抗風險能力
資源開采成本的不斷提高和資源價格的波動性使煤炭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不斷提高,煤炭上市公司通過產業升級和產業鏈整合,以提高競爭力持續發展為目標的高起點、多元化轉型,才能提高企業獲利能力,提升自身財務抗風險能力。
2.煤炭上市公司投資應著重培育新的增長點
中國經濟新常態將會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比重,同時低碳經濟的發展,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的比重還會持續下降。因此,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應根據自身優劣勢,綜合判斷確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培育新的增長點。如潞安環能確立了聚焦發展煤炭、煤電一體化、煤基合成油及精細化學品三大主導產業,以新型煤化工帶動現代新型焦化、特色硝基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
3.優化資本結構,增加負債中長期負債的比例
山西煤炭上市公司長期債務應用不足,流動負債償債壓力大,很容易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山西煤炭上市公司應當多利用長期負債融資,適度增加負債中長期負債的比例,合理選擇融資渠道,從而完善煤炭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
[1]孫歡歡.財務視角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競爭力研究[D].南寧:廣西科技大學,2013.
[2]程燕.小議財務競爭力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系[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7(11):78-79.
[3]李前,張麗.可持續的財務競爭力淺談[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1):151-152.
[4]孫新憲,胡建琦.財務核心能力研究[J].財會通訊,2006(11):36-39.
[5]郝成林,齊榮光,郭江山.企業財務競爭力研究[J].財會通訊,2006(3):70-72.
[6]朱曉.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的實證研究——來自新疆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4):17-19.
[7]吳荷青.財務競爭力的熵權系數評價法[J].財政監督,2008(20):25-26.
[8]劉真敏.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9(12):70-72.
[9]時立文.SPSS19.0統計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Financial Com petitiveness of Shanxi Coal Listed Com panies
CUIChen feng
(Shanxi Lu'an Mining Group Supplies Department Shanxi,Changzhi 046204,China)
Taking the financial data of 11 coal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xi as the sample,the application factor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listed compan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overall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Shanxi coal listed companies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In 2008,it was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Profitability,lower growth and lower levels of efficiency are themain reasons for the lower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public factors:a single product structure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coal listed companies;The excessive invest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coal industry has limited its future growth ability.The current debt ratio is too high,which will make the coal listed companies face the pressure of shortterm debt repayment.
coal listed companies;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Shanxi
F275
A
1005-913X(2016)10-0071-05
2016-07-05
崔成鳳(1981-),女,山西屯留人,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