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山西大學圖書館,山西太原030006)
ESI與InCites助力圖書館學科服務——以山西大學學科發展動態研究為例
張潔
(山西大學圖書館,山西太原030006)
通過對山西大學在ESI和INCITES中的數據進行挖掘、整理,對山西大學論文收錄、總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的學科分布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出山西大學的學科發展動態,并對學科館員如何利用ESI與InCites助力學科服務提出了意見及建議。
ESIInCites學科服務學科發展態勢
2015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了“建設一流的大學和一流的學科”的任務要求[1],“雙一流”的提出避免了以往注重規模而忽視質量,一味地求大求全的弊端,要求對重點學科、重點項目提供有力地支持。圍繞“雙一流”地建設目標,圖書館也不斷調整學科服務方向,力求從更科學的角度為學校學科發展提供支持。北京大學圖書館肖瓏館長在2016年5月14日CASHL華北區域年會中提出“一流的學科建設需要一流的文獻資源共享服務”[2]。因此,圖書館的學科服務應該基于學校學科發展現狀,明確學校優勢學科,分析學科競爭力,有針對性地為學科建設提供有效建議。因此,筆者通過對近十年間ESI和InCites數據庫中山西大學的相關數據進行挖掘、整理,從多角度分析山西大學在地區及全國范圍的發展動態,為學科館員進一步制定服務策略,更有效地提供學科服務提供依據。
ESI和InCites近年來廣泛運用于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學科評估中。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簡稱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ESI可以確定在某個研究領域有影響力的國家、機構、論文和出版物,以及研究前沿。”[3]ESI主要從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作者、研究前沿等角度分析學科發展的動態,是當今較權威的科學計量和評價工具。教育部在2012年學科評估指標中首次引進ESI論文。InCites數據庫中集合了近30年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七大索引數據庫的數據,擁有多元化的指標和豐富的可視化效果,可以輔助科研管理人員更高效地制定戰略的決策。[4]
研究數據來源是2006年1月1日-2016年5月26日ESI的統計數據以及2006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InCites的統計數據。
2.1山西大學進入ESI全球1%的高被引論文情況分析
根據統計結果,山西大學十年內共有4278篇論文被Web of Science收錄,總被引頻次為30611次,篇均被引頻次為7.16次。山西大學共有56篇論文入圍ESI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2篇。從表1中可以看出,本校2011~2013年高被引論文的產出量呈迅速上升趨勢,總被引次數表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詳見表1。

表1 山西大學2006~2015年高被引論文年代分布
山西大學高被引論文分別分布在化學、物理、工程、計算機、植物學與動物學、數學、農業科學、社會科學總論、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材料科學9個學科中,其中化學學科高被引論文與總被引數量最多,其次是物理學和工程學。近年來,學科規范化影響力被廣泛應用在科研評估中,學科規范化的引文影響力是指按學科、出版年和文獻類型統計的規范化的引文影響力(論文篇均引文數),標準值(全球平均水平)為1,大于1表示論文的引文影響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小于1,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從學科規范化影響力指標分析,物理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數學、化學5個學科排名前五名,物理學作為山西大學多年的優勢學科,科研影響力仍然在學校內排名第一;計算機科學近兩年發展迅猛,高被引論文的數量與總被引用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材料科學雖然只有一篇論文進入全球前1%,被引次數達到143次,學科規范化引文影響力為15.18,遠遠超過了標準值,具有較高的科研水平。

表2 山西大學高被引論文分布情況
2.2山西大學在山西省及一省一校高校中學科發展水平分析
通過在區域范圍內與同等水平學校入圍全球前1%的學科數量、Web of science收錄的論文數量、總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及熱點論文等方面分析,可以全面地了解本校的科研發展水平,為制定學科發展策略提供幫助。筆者選取了山西省ESI前1%的機構和14所一省一校進入ESI學科的情況進行分析。山西省進入ESI前1%的機構有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醫科大學3所高校,其中,山西大學近十年間在山西省內Web of Science論文收錄量與十年內論文被引次數均為第一,篇均被引次數遠遠超過其他兩所學校,說明山西大學論文的科研價值與論文貢獻度均超過其他兩所學校,但在進入全球1%的學科數量上尚有不足,只有化學學科一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
2012年,山西大學成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入選高校。筆者選取了進入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的14所高校進行分析,從表4中可以看出,本校在論文發表的數量與質量上在14所學校中排名中等水平,與鄭州大學、南昌大學在發文、被引頻次上仍有很大差距,詳情見表4。

表3 山西省高校進入ESI排行情況
2.3山西大學未進入全球前1%的學科情況
本研究運用門檻值相對差距來研究與預測山西大學未進入全球前1%的學科的發展潛力。門檻機構是指ESI中學科排名最后一名的機構。利用InCites中山西大學與門檻機構相關學科十年被引次數作為分析數據,具體算法見式一:

式一中:i指ESI22個學科中第i個學科,Xi指門檻機構i學科10年被引次數(InCites數據),Yi指本校i學科10年被引次數(InCites數據),Qi檻值相對差距。門檻值相對差距越小,說明該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潛力越大,反之,說明該學科相對競爭力較弱。

表5 山西大學未進入ESI排行的學科情況
根據門檻值相對差距的特點,我們可以把山西大學未進入全球1%的學科分為3個區間:
第一區間:(Qi=0-0.4)分布在該區間的有工程科學和物理學兩個學科。從表4中可以看出工程科學與門檻值的相對差距最小,物理學其次,表示工程科學與物理學具備較強的學科競爭力,最有潛力進入ESI全球前1%。
第二區間:(Qi=0.4-0.6)分布在該區間共4個學科,分別是植物學與動物學、數學、農業科學、計算機科學。該區間均有論文入圍高被引論文,門檻值相對差距較大,表示這些學科與全球1%的科研要求相差較多,需要提高高水平的論文發文量,提高學科競爭力。
第三區間:(Qi=0.6-1)分布在該區間共15個學科,分別是生物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社會科學總論、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地球科學、神經系統學與行為學、經濟學與商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綜合交叉學科、神經病學與心理學、空間科學。這一區間與全球1%水平相差較大。
通過對本校學科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本校近十年的科研水平在不斷提高,高水平論文的產出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中化學學科的科研水平最高,已入圍全球1%,工程學與物理學最有潛力進入全球1%。在山西省內,本校的發文量與總被引量均超過省內其他高校,但在14所一省一校高校中,山西大學仍處于中等水平,科研水平與鄭州大學等學校相比還具有很大的差距。
學科服務中,根據分析結果可以將本校的學科分為4大類,即進入全球1%的學科為強勢學科,未進入全球前1%的學科按區間分為優勢學科,普通學科、弱勢學科。對于此四類學科,在做學科服務時應當建立起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的學科服務方案。對于強勢學科,應針對學科定期做好學科發展現狀的跟蹤調查,分析學科發展差距,了解把握學科發展前沿,定期推送學科發展報告給學院及研究人員。同時,針對本校學科發展的方向,了解國際國內相關機構發展的動態及現狀,為科研機構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尋求合作,引進人才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對于優勢學科,學科館員應當及時跟蹤監控門檻機構的相關數據,統計高影響力的期刊目錄,及時推送給研究人員,提高論文可見度,分析與預測優勢學科的發展走向,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獻信息保障,助推優勢學科盡早的入圍全球1%。
針對普通學科與弱勢學科,應積極了解本校的差距,先從基礎服務做起,提供學科所需要的基本文獻資源,推動相關學科從發文量的積累開始,因為高被引論文、頂尖論文和熱點論文“這3個指標在ESI數據庫中如果絕對數量增加了,而且和國際其他高校比較增長速度更快,就可以說那些學校和世界上優秀高校的差距在逐漸縮小。”[6]所以應當以此為學科服務的發展方向,結合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針對不同學科提供不同的培訓內容,深入院系為研究人員提供信息教育。
在利用ESI與InCites分析學科發展動態中,要多個指標綜合考慮,比如論文總數、論文總被引頻次、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數等,不同的指標也要賦予不同的權重進行分析,從質與量兩個方面對學科全面分析,多維度呈現,才能全面地把握學科發展的真實情況,為學科服務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其次,應廣泛地結合不同的學科分類方法進行比對,由于ESI將學科分為22個大類,一些交叉學科的發展情況不能全面的呈現,應對應InCites中不同的分類法分析研究,保證分析地精準性與全面性。最后,學科館員應針對學科發展現狀,把握學科服務的方向。建立以用戶為導向的學科服務,隨著高校讀者服務需求的專業化和知識化,圖書館員應不斷提高個人的學科分析水平與信息素養,培養自身對學科發展的敏感度,積極有效地為讀者提供學科服務。
[1]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EB/ OL].(2015-10-24).[2016-06-01]http://www.gov.cn/zheng 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肖瓏.一流的學科建設需要一流的文獻資源共享服務[Z].2016年CASHL華北年會(2016-05-05).[2016-06-01]
[3]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DB][2016-06-01].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productsservices/essentia lscienceindicators/
[4]InCites TM[DB].(2014-01-01)[2016-06-01].http://ip 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productsservices/InCites/
[5]InCites TM[DB].(2014-01-01)[2016-06-01].http://ip 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productsservices/InCites/
[6]邱均平,馬瑞敏.引文索引的功能與科學評價:以美國《基本科學指標》引文數據庫為例[J].評價與管理,2006(1):18-21.
張潔女,1982年生。碩士,館員,學科咨詢部主任。研究方向:信息咨詢、科研績效評估。
G258.6
(2016-05-06;責編:姚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