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明
摘要:國家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迫切,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愿望極為強烈。盡快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提升“中國制造”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增強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需要;也是調整產業結構和人力資源結構的現實體現;是走出低端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邁進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市場意識;辦好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182-01
職業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大膽創新,探索改革與發展的新思路,打破傳統思維模式,加強市場意識,加快職業教育改革, 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進程。
一、市場意識理念
市場意識:是按市場需求變化謀生產,按市場經濟規律謀發展的意識。通過市場檢驗文化產品的質量、樹立產品形象、達到促進與交流。市場的最終目的,是為消費者服務。職業學校的市場包括:宏觀層面、微觀層面。
宏觀層面:產品、賣家、買家;產品是指學院的課程、服務;賣家是指教師、學校;買家是指學生、家長、用人單位。
微觀層面:消費者、購買力、購買欲望;消費者是指學生;購買力是指時間、精力;購買欲望是指好奇心、好感、專注投入。
二、職業教育必須面向人才市場
1.質量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取決于教育質量。現在家長對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的選擇性也越來越強,辦學質量差的學校招生難是很正常的,職業學校要始終把質量作為發展的方向,把滿足社會的需求作為學校生存的法寶,是學生掌握先進的職業技能,盡快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各種專門人才。
2.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市場競爭的規律就是優勝劣汰。在職業教育發展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有利于鼓勵先進、鞭策乃至淘汰落后,更好地調動職業學校的積極性,使其在競爭中求生存、求效益、求創新、求發展,從而增強職業學校的辦學活力,促進職業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不斷提高。
3.品牌是企業產品的標志,一個享有聲譽的品牌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財富。職業學校也應重視"品牌效應",爭創名專業,培養名校長、名教師、名畢業生;提高學校的社會聲譽,擴大知名度,促進學校的發展。通過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服務于管理、開拓創新,開創學校工作的新局面。
4.服務市場要擴大產品銷路,重視"出口"問題。要加強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法制教育,建立健全就業服務機構,暢通就業渠道,拓寬畢業生就業市場。
5.重視信息的作用,要及時了解、收集、整理和對學校發展有用的信息,加速現代化信息手段,為學校的未來發展決策。同時,重視對外宣傳和報道,促進職業學校的發展。
三、適應市場需要是培養人才的必然選擇
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的成功不是在科研上,而是人才市場的占有上。教學效果好壞的最終評判,是用人單位的評判,學生能夠適應社會需要,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能夠在社會生存, 那就是成功. 專業建設是專業的課程體系如何設計,培養的學生畢業后能否具備上崗和持續發展的能力.體系包括課程結構和內容,應根據培養目標,從職業崗位,以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為中心,科學地確定教學計劃,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形成課程體系。突出實踐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并根據未來職業發展,及時地補充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工藝,做到"按需施教"。
課程受歡迎:廣獵取、常更新、建體系、有延續
服務:精專業、拓視野、嚴管理、愛貫穿
學生:喜歡情為先、多接觸、探需求、懂心理
教師:重反思、多教研、提能力、求發展
四、職業學校要樹立經營教育的理念,增強辦學的主體意識
作為職業學校要增強主體意識樹立主人翁思想, 個人利益和學校整體緊緊聯系在一起,倡導校興我榮,校衰我恥,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愛崗敬業的良好氛圍。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形式,拓展發展空間,壯大辦學實力,激發辦學活力;作為學校的主要領導,要有較高的駕馭辦教育和經營學校的能力,對學校的辦學理念創新、發展規劃制訂、主干專業建設、體制機制的謀劃與運作要有超前的眼光和果斷的判斷力。
五、職業學校要實現人才培養與用人需求有效對接
職業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如果剛傳授的知識技能還未走出校門就被市場所淘汰,這樣會浪費教育資源,增加教育成本.學校的育人質量的好壞是以社會來評判的。因此,職業學校如果脫離市場,采取封閉辦學,最終必定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學校應當樹立“教師圍繞學生轉,學生圍繞市場轉,一切圍繞就業轉”的辦學思想。主動走進企業, 走向市場,走出學校,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按照市場需要來調整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師要不斷地“充電學習”,不斷優化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輸送合格實用人才。
六、職業學校要激發學校發展活力和動力
我國正處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發展時期,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必須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把握時代潮流,用創新精神激勵教師,用先進的辦學理念武裝頭腦,增強辦學活力,職業學校領導作為職業教育的領路人不能安于現狀,要胸懷大局,運籌謀劃,大力創新。要有開闊的視野,立足行業,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用新思想、新舉措、新機制凝聚力量,激發新的活力;要求教師既要不斷充實專業新知識、新技能,又要不斷改革教學教法,要有精湛的職業能力和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