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
摘要:中國煙草消費稅經歷了五次大調整。為了進一步提高煙草消費稅對國家經濟活動的調控作用,對煙草消費稅改革后現狀進行了剖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煙草消費稅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煙草消費稅;歷程;問題;原因;建議
一、我國煙草消費稅改革的歷程
煙草消費稅是消費者對煙草的購買所課征的稅。中國煙草消費稅共經歷了五次調整。1994年我國確定煙草消費稅制;1998年調整了卷煙消費稅的稅率結構,將消費稅稅率調整為三檔,一類煙50%,二、三類煙40%,四、五類煙25%; 2001年對卷煙消費稅的計稅方法和稅率進行了調整,實行從量與從價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在2009年的調整中,在生產環節,調整了計稅價格,規定調撥價格70元/條(含)以上的為甲類卷煙,其余為乙類卷煙。甲類卷煙稅率調整為56%,乙類卷煙的消費稅稅率調整為36%,同時再按量每支加征0.003元。雪茄煙的消費稅稅率調整為36%。在卷煙批發環節又加征了一道從價稅,稅率為5%。2015年,將卷煙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從量稅,此次提稅迎合了當前國際上普遍對煙產品課以重稅的大趨勢。
綜合分析我國歷次煙草消費稅改革,可以發現改革主要是出于以下四個目標:一是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理念,畢竟抽煙不是好事情,家人勸、社會宣傳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有些煙民還喜歡高檔煙。通過經濟手段,可以減少煙民數量,提高煙民的健康質量,間接地達到禁煙效果。二是增加財政收入,間接調節收入分配。三是自覺抵制高污染的煙草消費,促進節能減排,調整產業結構,增強人們的環保觀念。這也是我國新常態下,經濟轉型升級所需要。四是促進煙草統一大市場建設、打破地方保護、促進煙草要素資源優化配置。
二、我國現行煙草消費稅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煙草消費稅經過第五次調整,稅制已日趨完善,對經濟的調控和監督作用不斷加強,但現行的煙草消費稅仍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以稅控煙”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受煙草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數據顯示,全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15歲以上的人群吸煙率為28.1%,7.4億非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的危害,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達到136.6萬。作為受煙草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雖然一直在推行禁煙,但效果并不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
1.煙草消費稅率仍然偏低
與西方國家相比較,我國的煙草綜合稅率為46%,只處于中下水平,法國的煙草稅80%、英國77%、德國74%,即使泰國和孟加拉國等發展中國家煙草稅也達67%。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煙草消費稅還是偏低的,國際上建議的煙草消費稅至少要占零售價格70%的水平。數據顯示,我國香煙零售價在G20國家中最為低廉。煙草稅是計入商品價格中的,所以煙草稅是由消費者來承擔的。由于我國煙草稅率不高,計入到香煙價格中的稅負不大,導致香煙價格沒有明顯的提高,這使得消費香煙的人群數量沒有大幅度減少,以稅控煙效果不佳。
2.價稅聯動機制不完善
煙草消費稅是間接稅,煙草制品的價格中含著煙草消費稅,當提高煙草稅時,商品價格必然上漲,這符合商品經濟規律。2015年的煙草消費稅調整,提高了煙草批發環節的從價稅率,增加從量稅,雖然政府提高了煙草制品價格,但稅負的變化沒有引起煙草制品的價格的明顯變化,此次調整煙草消費稅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
(1)煙草行業體制阻礙煙草消費稅發揮作用。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煙草專賣局不但承擔煙草行業的管理職能,還壟斷煙草制品銷售,該體制缺少競爭環境,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煙草稅調整后,煙草專賣局利用公權力,采取一些干預措施,保護煙草行業發展和煙草企業的利益,使得稅負的增加由卷煙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內部消化了,卷煙銷售價格沒有明顯上升。
(2)政府對待煙草行業的態度阻礙煙草稅發揮作用
煙草消費稅是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之一。國家煙草專賣局數據顯示,2015年,煙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超過11400億元,同比增長8%以上;上繳財政總額超過1萬億元,同比增長19%以上,實現了年度總體目標。而2014年,煙草行業工商稅利為10517.6億元,全年上繳財政總額為9110.3億元。煙草行業能夠帶來如此大的利益,煙草消費稅儼然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我國政府一方面充當控煙的角色,另一方面還要承擔擴大煙草行業生產的責任,但為了大力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又迫于政績壓力,政府往往會放棄控煙角色,搞“倡煙”活動,通過公眾媒體塑造煙草企業的正面形象支持煙草行業的擴大發展。
(二)煙草生產企業與煙草批發、零售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均衡
雖然2015年,國家將卷煙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從量稅,增加了卷煙批發企業的稅負,但稅負還是遠小于煙草生產企業。煙草零售環節不征消費稅,煙草零售企業稅負為零,這樣就造成煙草生產企業與批發、零售企業之間稅收負擔不均衡。
(三)價內計稅辦法存在弊端
煙草消費稅實行價內計稅,但價內稅也有些弊端。1.由于煙草消費稅隱藏在價內,消費者在購買香煙時,并不知道自己支付了多少消費稅,甚至有很多煙民根本不知道自己支付了消費稅。這就會弱化煙草消費稅調節消費的作用。2.煙草消費稅包含在卷煙增值稅的計稅依據中,這其實是重復征稅,無疑加重消費者的負擔。3.我國實行分稅制,企業所得稅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煙草消費稅全額上繳中央。稅法規定,煙草消費稅等價內稅允許在計算所得額時扣除,也就是說,征收煙草消費稅,會減少企業所得稅,造成中央財政收入增加的同時,地方財政收入相對減少了,使得地方政府會阻礙煙草消費稅改革的貫徹執行。
三、煙草消費稅改革的建議
(一)提高煙草消費稅率
2015年之前我國雖進行了四次煙草消費稅改革,但卻與國際煙草銷量長期下滑的大趨勢背道而馳;過去10年全世界煙草銷量下降2%,而中國的煙草銷量卻增長21%,每年達到2.5萬億支。英國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改革煙草消費稅后,中國去年的煙草消費量下降2.4%,這是1995年以來的首次下滑,相當于減少約600億支香煙。
國內多位財稅及控煙專家曾聯合發布《中國的煙草稅收及潛在的經濟影響》報告,稱若中國每包卷煙增加從量稅1元,則政府財政收入將增加649億元,同時,還將挽救340萬人的生命,減少醫療費用26.8億元,并創造99.2億元的GDP。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提高煙草消費稅率,調高煙草銷售價格,對于對于減少煙草消費量、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挽救更多煙民生命和增加GDP有顯著作用。
(二)改革煙草行業體制、轉變政府態度以確保煙草消費稅聯動
煙草專賣局應進一步深化內部改革,規范行政管理職能。進一步增強內控能力,全面強化基礎管理,嚴格規范權力運行,公開透明操作,確保監管到位。與有關部門相協調,全力投入到控煙運動中。
政府應轉變態度,投入更多經費和人力用于控煙,利用公眾媒體大力宣傳煙草的危害,尤其是在青少年和學生中的宣傳,在煙盒上印制吸煙者的肺等圖片。從煙民手中收來的稅款投入到“煙草病”的防治、提高國民醫療水平、煙草行業勞動力的轉移上。禁止一切對煙草制品的促銷和贊助活動,限制煙草行業的發展,以實際行動維護人民健康。
(三)煙草消費稅實行價外計稅
將煙草消費稅從香煙價格中剝離出來,實行價稅分離。這樣做,一方面,消費者在購買香煙時,可以清楚地從標價中看到香煙價格以及自己支付的消費稅金額,有利于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另一方面,能夠體現納稅人的知情權,強化其納稅意識。
(四)在卷煙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實現中央和地方共享煙草消費稅
經相關部門測算,在煙草消費稅改革實行價稅聯動的前提下,如果在煙草零售環節加征26%的消費稅,香煙的零售價格將同比增加26%,以卷煙總價格彈性為-0.08計算,人均香煙消費將會下降2.11%。卷煙消費將會減少18億包(目前我國的卷煙消費是1.7萬億包左右);將會有209萬吸煙者戒煙,吸煙人群中的三分之一將會避免因吸煙引起的早逝,政府的財政收入會增加50億元人民幣,大約比不征稅少100億元。從上述數據分析可知,在卷煙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利國利民。
在國家對煙草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的前提下,可以研究逐步推進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享煙草消費稅,生產環節征收的煙草消費稅歸中央政府,批發、零售環節征收的消費稅歸地方政府,這樣有利于地方政府貫徹執行煙草消費稅改革。
參考文獻:
[1]胡德偉.價格彈性和煙草稅對不同收入人群的影響 [J].循證醫學,2005(5).
[2]行偉波. 煙草稅的實證分析與制度設計研究[J].財貿經濟,2009(3).
[3]毛正中. 遏制煙草流行從提高煙草稅開始[M].健康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