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摘要:鋼琴藝術指導是19世紀由歐美發展而來,在國內認知較晚,近幾年逐漸被重視起來,發現其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沒有技術過硬的鋼琴藝術指導,演唱就很難達到協調統一的效果。所以我們因該充分的認識到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演唱方面的舉足輕重的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 鋼琴藝術指導; 藝術歌曲; 歌劇選段; 重要性
一、鋼琴藝術指導在藝術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
在聲樂作品當中的精華便是藝術歌曲,和歌劇來比較,藝術歌曲的形式更規范,風格也更為細膩,是詩與旋律巧妙結合的聲樂表現體裁。要成功的詮釋一首藝術歌曲作品,鋼琴藝術指導要充分了解藝術歌曲的創作背景、創作理念、曲式結構、風格特點等等。只有完整的了解一首藝術歌曲,才能在演奏中幫助聲樂演唱者更好的了解這首藝術歌曲的真實靈魂所在,實現這首藝術歌曲的藝術性。通過自己對藝術歌曲思想內容和分析和理解,配合上自己熟練的演奏技巧,用音樂的方法對演唱者進行引導,使演唱者進入最自然的意境中去,全方位理解作品,感受最舒服的演唱狀態,從而更好的激勵演唱者的歌唱狀態和情緒,幫助演唱者掌握準確的音準與節奏,使演唱者發揮出最佳的演唱水平。
以德國藝術歌曲《紫羅蘭》為例,它是小篇幅具有傳唱性的藝術歌曲。由莫扎特所創作,詞是歌德創作的一首短詩。整首歌曲有著濃厚的浪漫主義風格,表述了一種簡單而又純潔的情愫。作品描寫了一位青年愛上了一位女子,作者借詩歌抒發了對愛人的思念和向往,還有至死都要追求愛情的堅貞與勇敢。歌曲中將歌曲描繪的愛情分了三個部分來分析。第一部分是渴望愛情。作者以花喻人,描寫了謙虛羞澀的紫羅蘭對愛情充滿了憧憬和向往。鋼琴藝術指導要注意這一部分的調性是G大調,明亮的調性輕快的節奏性。還有要注意這部分中的裝飾音還有附點,這些小細節表達了紫羅蘭的純潔和優雅。第二部分是紫羅蘭愛情的破滅。紫羅蘭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被自己愛的人踐踏,在這個部分情感出現了轉折,體現了情感的戲劇性轉折。鋼琴藝術指導在這一部分調性轉為d小調,旋律轉為憂郁的色彩,旋律暗淡而又憂傷,表現出了紫羅蘭陷入愛情幻想又要破滅的失望情緒。第三部分是紫羅蘭為愛犧牲。紫羅蘭倒下了,死在了心愛的人的腳下。在這一部分的悲傷情緒再次出現轉折,紫羅蘭到死仍然興奮地覺得,自己能夠為愛而死是無限幸福的。鋼琴藝術指導在這一部分的調性再次轉向G大調,速度也緊湊了起來,情緒也激動高漲了起來,表現了紫羅蘭愿意為愛付出一切的高尚情感。在整首作品中,鋼琴藝術指導要通過調式調性的變化,幫助演唱者生動的描繪出紫羅蘭的向往和不幸的遭遇。前面部分的伴奏旋律與歌曲的旋律是相同的,重點在于表現出紫羅蘭的可愛形象和美麗的向往。后面部分以及高潮的伴奏就能變得復雜密集,主要作用是推動情緒的蔓延,烘托和渲染內心愿望于現實的落差,通過伴奏的強弱快慢幫助演唱者更為生動逼真的刻畫藝術歌曲,并最終淋漓盡致的表現作品。
二、鋼琴藝術指導在歌劇選段演唱中的作用
為了更好的完成藝術指導在歌劇選段中的作用,藝術指導通常會把整部歌劇的劇情全部了解,音樂鋼琴演奏部分提前試奏,并把每一次與歌者合樂伴奏的機會認真對待,細心推敲每個樂句的音樂鏈接和音樂走向,每句歌詞的內在含義與戲劇性矛盾。努力琢磨、嘗試,力爭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歌者的演唱水平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把音樂的氛圍烘托好,把歌劇中的人物情感人物性格釋放出來。
中國歌?。?964年創作的長篇小說《紅巖》的歌劇《江姐》,在全國廣泛上演,享譽國際,其中《紅梅贊》、《繡紅旗》、《春蠶到死絲不斷》、《五洲人民齊歡笑》等經典歌劇唱段影響了幾代觀眾。其中《五洲人民齊歡笑》這首歌劇選段尤為重要,藝術指導首先要用音樂正確的幫助歌者塑造人物,并通過不同的音樂色彩和情緒變化,幫助歌者找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及精神力量,其中歌曲中的休止符較多,休止符可以造成音樂的停止,其中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尤為突出,體現了音樂出現的弱起效果,更能突出鋼琴上弱拍位結束后主旋律的強勢化進程,由此來深化人物內心情緒的變化。
西洋歌劇:意大利歌劇《圖蘭朵》其中最著名的唱段就是主人公卡拉夫的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此歌劇選段是卡拉夫猜中謎語后,回到住處百感交集時的一首著名男高音詠嘆調。歌曲為G大調,4/4拍,藝術指導開始有一小節輕巧的前奏,把歌曲的意境傳達給歌者,接著是一小段的宣敘調,描寫卡拉夫夜深人靜望著天上的繁星引起他的思念,藝術指導充分利用分解和弦的伴奏形式配合歌者,追求劇情的意境和人物的內心變化。隨后是詠嘆調,藝術指導運用鋼琴的音樂走向,幫助歌者找到人物的內心動態,表現人物卡拉夫充滿信心,相信自己一定會贏得公主的芳心。最后出現的高音,藝術指導把全曲的音樂推向了最高潮。這個選段是男高音歌唱家最喜歡在音樂會上演唱的歌曲選段之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經常把這首曲目作為音樂會的壓軸節目。
“伴奏和歌者是相輔相成,共同呈現完成,才是一部好作品。作為鋼琴伴奏形式,我們首先要做到真誠為歌者服務,努力尋求一個最好的融合點,因為即便是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演唱和表現出來都是不一樣的,重的是要把聽者與觀眾帶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來,這才是成功完美的合作。要完成磨合這個重要的環節,良好的溝通必不可少。在處理作品中,溝通也是藝術指導最為重視的工作?!皼]有完全風格一樣的演唱者,我們要通過深入的溝通,了解演唱者的個性,這樣能夠更容易地找到合作的契合點。”也正是因為良好的溝通變成了完美的合作。
參考文獻:
[1]李應華.西方音樂史略[M].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8.
[2]應詩真.鋼琴教學法[M].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