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璇
(重慶工商大學國際商學院,重慶 400000)
基于Eviews分析的銀行家信心指數與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的研究
王藝璇
(重慶工商大學國際商學院,重慶400000)
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也受到不少挑戰。通過截取2008年3月到2014年3月的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的季度值和銀行家信心指數,對兩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銀行家信心指數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這與假設是一致的,即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越高,銀行家信心指數就越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越低,銀行家信心指數就越高。因此,可以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入手,提高銀行經營管理效率,明晰銀行產權問題,提升銀行工作人員從業素養,做好貸后管理工作等方式,有效約束不良貸款,從而使銀行家對于銀行前景持正面的態度,更加促進了銀行良性循環的發展。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銀行家信心指數;相關分析;結論
銀行家信心指數采用的是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相互結合對全國各類銀行機構高管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的方式,是銀行家問卷調查中對本季經濟形勢持正常態度的銀行家占比和預期占比的算術平均數,反映了銀行家們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測。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金和利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金和利息而形成的貸款。不良貸款分為由對公貸款和個人貸款所造成的不良貸款,其中由對公貸款引起的不良貸款能夠明顯的反映出我國企業經營狀況,從而預測出我國經濟的情況。當前的國有銀行銀行的不良資產和不良資產率從數據上都表現出了雙降,這不是商業銀行發展的正常趨勢,這是近年國家對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采取措施的結果,其中隱含著近年受經濟刺激政策因素的影響因素且政府的干預和主導性是很強的加上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較差,但從數據上來看,不良資產余額仍很大。因此,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很有必要的,對于銀行本身的經營決策有很大的影響,不僅在于貸款業務是銀行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且在于銀行家在其領域的主導地位;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同樣重要,商業銀行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體,掌握銀行家信心指數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之間的關系,對于促進企業發展,國家經濟向上有良好的參考作用。
本文以時間序列的樣本數據,對銀行家信心指數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實證分析,計算分析的過程均由Eviews來完成。
(一)數據采集和樣本選擇
計量經濟學分析的有效性取決于經濟模型是否真實的反映其經濟現狀,且還需考察樣本數據的質量是否完整、準確、可比、一致。經仔細分析后,不難發現,選擇從2008年開始的數據其中包含了對于中國遭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因素考量,并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樣本選取,數據的選擇基本到達了分析研究要求。根據中國經濟信息網,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X)和銀行家信心指數(Y)如表1:

表1 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X)和銀行家信心指數(Y)
(二)提出研究假設
本文的研究主要受以下幾個部分研究的啟發:
首先是關于銀行家信心指數的研究。饒品貴(2012)《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機制——基于商業信用與企業產權性質的證據》中分析了銀行借款和商業信用水平值、變化值與銀行家信心指數之間的關系,由其回歸分析表明銀行借款水平值、變化值與銀行家信心指數呈顯著正相關;商業信用水平值、變化值與銀行家信心指數呈顯著負相關。葉康濤、祝繼高(2009)《銀根緊縮與信貸資源配置》中對銀根緊縮與信貸資源配置效率進行了實證分析,其中銀根緊縮用銀行家信心指數來表示,分析表明上一季度貨幣政策越緊,則本季度企業融資額越少,但本季度的貨幣政策與本季度企業信貸融資額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性。吳彩麗(2014)《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與銀行信貸:宏觀與微觀層面的證據》中闡述了銀行家信心指數對銀行信貸有顯著的正影響,且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對銀行信貸行為存在顯著的負面影響。
其次關于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的研究。王威、趙安平(2013)《信貸波動、經濟周期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中解釋不良貸款額下降形成了對銀行信貸投放的正面沖擊,強化了銀行信貸的投放能力,但銀行信貸規模擴張不是造成不良貸款增多和信用風險增加的原因。
綜上可見,很多研究大量考證了銀行家信心指數與銀行信貸之間的關系或者銀行信貸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關系,未對銀行家信心指數與不良貸款進行直接的分析研究。
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按季度核算,它是衡量銀行資產質量的重要指標,對銀行有風險提示的作用。因此,可推測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增加時,銀行家信心指數會相應減少;反之,則相應增加?;诖?,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0: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銀行家信心指數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
(三)建立模型
由Eviews分析,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X)和銀行家信心指數(Y)大致存在著一元線性關系,我們假設擬建立如下一元回歸模型:

上式中,Y為被解釋變量,X為解釋變量,β0和β1為待估參數,u為隨機干擾項。
(一)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
對時間序列進行回歸,是建立在時間序列平穩性的假定基礎之上的,無論是單方程計量模型還是聯立方程計量模型,都需要在分析之前檢驗其數據的平穩性,否則假設檢驗未必成立。雖從Eviews回歸分析可大致看出兩個時間序列X、Y的穩定性,但運用統計量進行統計檢驗更為有效和重要。圖1為對銀行家信心指數(Y)進行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的結果圖。

圖1 對銀行家信心指數(Y)進行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的結果圖
由圖1可知,給定α=5%下,t檢驗值〉-1.955681,接受H0。因此,再對其進行一次差分,圖2為對銀行家信心指數(Y)一次差分后進行時間序列平穩性的結果圖。

圖2 對銀行家信心指數(Y)一次差分后進行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的結果圖
由圖2,可知給定α=5%下,t檢驗值〈-1.956406,拒絕H0。則認為Y的原序列為一階單整序列。
我們再對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X)進行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圖3為對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X)進行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的結果圖。

圖3 對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X)進行時間序列平穩性檢驗的結果圖
由上圖可知給定α=5%下,t檢驗值〈-1.955681,拒絕H0。認為X的時間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的。
綜上,對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X)和銀行家信心指數(Y)都進行了平穩性的檢測,都得出了原序列不存在單位根,為平穩序列的結論,從而可以進行回歸分析。
(二)初始回歸
圖4給出了采用Eviews軟件對原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的計算結果,表明可建立如下的銀行家信心指數函數-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函數:


圖4 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X)對銀行家信心指數(Y)的回歸結果
(三)模型的檢驗與修正
1.統計檢驗
擬合優度:從圖4的回歸估計結果來看,所建模型整體上對樣本數據整體上擬合度較低??蓻Q系數R2=0. 266098,表明銀行家信心指數函數變化的26.6098%可由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的變化來解釋。同時,修正后的可決系數為0.234189,說明其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度相符合。
回歸系數t檢驗:設原假設H0:β0=0,H1:β1=0,回歸系數β0的t值為:t(β0)=13.61230,β1的t值為:t(β1)=-2. 887788。給定α=0.05下,由t分布表得,自由度n-2=23的臨界值t0.025(23)=2.069。因為t(β0)=13.61230〉t0.025(23)=2.069,所以拒絕原假設H0:β0=0,因為|t(β1)|=2.887788〉t0.025(23)=2.069所以拒絕原假設H1。以上表明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對銀行家信心指數函數有顯著影響。
2.計量經濟學檢驗
檢驗是否存在異方差:根據White檢驗中輔助函數的構造,最后一項為變量的交叉乘積項,因為本題為一元函數,故無交叉乘積項,則輔助函數為:


圖5 懷特檢驗結果圖
由上圖可知nR2=0.209839,在=0.05情況下查χ2分布表,得臨界值表明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3.自相關的檢驗與修正

圖6 含一階滯后殘差項的輔助回歸圖
拉格朗日乘數LM檢驗:由圖6可知:含一階滯后殘差項的輔助回歸為:

于是,LM=24×0.208008=4.992192,該值大于顯著性水平為5%,自由度為1的χ2的臨界值(1)=3.82,由此判斷原模型存在1階序列相關性。

圖7 含二階滯后殘差項的輔助回歸
由圖7可知:含二階滯后殘差項的輔助回歸為:

于是,LM=25×0.283240=7.081,該值大于顯著性水平為5%,自由度為2的χ2的臨界值(2)=5.991,但是et-2的參數未通過5%的顯著性檢驗,由此判斷原模型不存在2階序列相關性。結合一階滯后殘差項的輔助回歸情況,可判斷該模型存在一階自相關。
因此,應該對其進行自相關的修正,圖8為廣義差分法去除自相關的回歸結果圖。

圖8 廣義差分法去除自相關的回歸結果圖
由圖8我們可以看出,使用迭代法就是在解釋變量中添入AR(1)項后,DW檢驗值從1.056474提高到1.793214,下面再采用自相關的LM檢驗法對模型進行檢驗,得到圖9的結果。

圖9 調整后自相關的檢驗結果圖
由上面的檢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0.05的顯著水平下LM的統計量的概率P值為0.2444大于0.05的顯著水平,所以我們不能拒絕原假設,認為模型的殘差項不存在自相關性,即我們消除了模型的自相關性。因此得到修正后的模型如下: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銀行家信心指數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這與假設是一致的,即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越高,銀行家信心指數就越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越低,銀行家信心指數就越高。因此,我們可以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入手,提高銀行經營管理效率,明晰銀行產權問題,提升銀行工作人員從業素養,做好貸后管理工作等方式,有效約束不良貸款,從而使銀行家對于銀行前景持正面的態度,更加促進了銀行良性循環的發展。
[1]鄭紅賓,陳雄.基于EViews軟件對金華城鎮居民的消費和支出進行分析預測[J].棗莊學院學報,2011(5):84-88
[2]饒品貴,姜國華.貨幣政策對銀行信貸與商業信用互動關系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2013(1):68-82+150
[3]李江,馮宗憲,萬映紅.國有商業銀行企業不良貸款的主因子分析[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7(1):149-157
[4]郭婧洲.淺析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形成的原因及對策[J].統計研究,2010(8):96-98
[5]]葉康濤,祝繼高.銀根緊縮與信貸資源配置[J].管理世界,2009(1):22-28+188
[6]吳彩麗.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與銀行信貸:宏觀和微觀層面的證據[D].浙江大學,2014
[7]王威,趙安平.信貸波動、經濟周期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基于Beveridge-Nelson分解的實證研究[J].投資研究,2013(7):3-14
[責任編輯:潘洪志]
F640
B
1009-6043(2016)010-0153-04
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