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山
(312000 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檢察院 浙江 紹興)
探討人民檢察院在“兩法”銜接中應承擔的職責
王常山
(312000 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檢察院 浙江 紹興)
為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理念,完善我國法律機制,解決行政執法機關查處涉嫌犯罪的案件如何向司法機關移送缺乏明確法律規定的問題,中國國務院制定實施“兩法銜接”機制,明確要求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從而加大對犯罪的打擊力度,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對案件進行處理。但“兩法銜接”機制實施中,卻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在諸多方面有待改進。因此,人民檢察院應積極發揮職能,促進“兩法”銜接實施,行使檢察職能,遏制營私舞弊。本文將針對人民檢察院在“兩法”銜接中應承擔的職責展開分析和研究。
人民檢察院;兩法銜接;作用;職責
在新經濟環境下,執法環境日益復雜,以往的犯罪打擊機制逐漸難以滿足執法工作開展需求。為提高執法力度,打擊犯罪,維護經濟秩序,我國實施了“兩法銜接”機制,加強執法協調。該機制適用對象是: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監察機關。其中人民檢察院發揮著重要職能,是重要法律監督機關,行使檢察權,對案件進行審查和監督。因此,人民檢察院應積極發揮自己的職能,承擔起在“兩法”銜接中的檢察職責,全面提升執法力度和水平,對經濟活動中的犯罪行為進行打擊,保障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內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執法環境發生變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為解決行政執法機關查處的涉嫌犯罪的案件如何向司法機關移送缺乏明確法律規定的問題,國務院制定實施“兩法銜接”機制,為協調執法提供了依據。從該機制起源來看,最早提出于二零零零年十月,是一場打擊經濟犯罪專項行動中提出的概念,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的聯系,完善移送機制及時打擊經濟犯罪,構建協作執法模式。二零零一年該機制正式通過法律形式被確立,“兩法”銜接指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的銜接。行政執法機關要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犯罪案件,公安機關偵查中的案件要受監察機關監督,依法將案件線索依法向檢察機關移送,檢察機關則要對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處理情況進行立案監督,對其違反違規的執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兩法銜接”的實施不僅能提高執法效率,打擊犯罪,而且能防止“以罰代刑”,有罪不究,瀆職違紀等現象,促進執法機制的完善[1]。通過“兩法銜接”能將一部分超越行政執法范疇,構成刑事犯罪的案件進行分流處理,將其升級到刑事案件范疇,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不僅有效加強了行政執法廉潔性,更在某種程度上遏制了營私舞弊,維護了經濟秩序和人民合法權益,避免了以罰代罪。
人民檢察院屬于國家法律監督機關,通過行使檢察權維護國家法制,對重大案件行使檢察權,對刑事案件提起公訴、支持公訴,對執法行為是否合法及刑事案件判決實行監督,發揮重要社會職能和政治職能[2]。而且在“兩法”銜接中人民檢察院也承擔著重要職責,其主要職責是:發現、建議和監督行政執法機關,向司法機關及時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對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或者“立而不偵”、“久偵不結”等情況開展立案監督,是影響“兩法銜接”機制實施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具體工作開展中人民檢察院一定要明確自身職責,依法履行監督職能,加強執法工作溝通協作,做好事前監督,確保“兩法銜接”機制實施質量。
就目前來看,“兩法銜接”實施中,仍存在信息溝通不暢,有案不移、有案難移的現象。為解決這些問題,人民檢察院在工作中開展要構建事前預警、事后控制體系,加強執法協作,增強“兩法銜接”工作合力,促進“兩法銜接”效能的有效發揮。對于當前人民檢察院監督剛性不足,監督手段單一落后,信息渠道不暢等一系列問題,應積極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3]。為落實“兩法銜接”,要依據法律規定對“兩法銜接”相關工作內容轉化為法律條文,提出相關實施細則,通過法律法規增強“兩法銜接”執行力度,強化人民檢察院監督剛性。細則內容要明確詳細,具有可行性、約束性、導向性,要明確移送標準和程序,并對人民檢察院監督地位和職責內容做出規定。
另外,為真正防止“以罰代刑”,應給予人民檢察院“提前介入”權力,突破以往事后監督工作模式,彌補執法監督滯后性。人民檢察院在案件執法中,要主動派員提前介入,從而及時掌握案件相關信息和線索,對整個案件處理過程進行監督和檢察,以強化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監督,保障執法力度。
另一方面,應盡快完善追責機制,人民檢察院應依法對沒有在限定時間內將案件進行移送或故意不移送、不公開的行為進行追責,遏制營私舞弊。但追責機制應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此外,應依法建立合理的“兩法銜接”工作考評機制,履行監督職責,對各機關“兩法銜接”工作進行考評,定期開展執法案件巡查,把監督工作落到實處,提升各級機關部門對“兩法銜接”工作的重視,約束各機關的執法行為,促進“兩法銜接”,使依法治國戰略得到貫徹實施,構建法制和諧社會,及時打擊犯罪行為。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環境日益復雜,各類經濟犯法案件層出不窮。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強化執法力度,對執法合法性進行監督,遏制營私舞弊,及時化解社會矛盾,我國實施了“兩法銜接”機制。而在“兩法銜接”工作中,人民檢察院擔負著重要職能,行使著監督權和檢察權,人民檢察院應做好職責定位,積極發揮職能,促進執法活動的展開。
[1]史金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的“法律制度”研究[D].青島大學,2014,06:474-480.
[2]練育強,趙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重構之理論基礎[J].學術月刊,2015,11:75-89+74.
[3]李慧織,宋超.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對策探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5,02:37-42.
王常山(1970.2~ ),性別:男,漢族,籍貫:安徽亳州,現任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員,法學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