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美霞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閱讀是智力和思維發展的源泉,通過廣泛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使學生打好知識底子、智力基礎,乃至情感、審美基礎。他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學生的學習越困難,他的腦力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就像感光力弱的膠卷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一樣,成績差的學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來照耀。不是補習,不是識字一樣的督促,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語文課外閱讀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在知識建構的過程中,個體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同樣在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孩子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見,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呢?我們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時,采取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親子交流、網絡交流等多種交流形式,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氛圍,構建積極的語文課外閱讀場。
一、生生交流,構建積極的課外閱讀場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后,往往會滋生出一種表達讀書收獲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讀書收獲,得到老師、家長或同學的認可與贊許。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通過組織各種讀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從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1.交流展評,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
在班級里,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會、故事會、智力競賽、猜謎語等。在班級中,定期展評學生的讀書筆記、讀書剪貼、手抄報等。學生在展評過程中,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踴躍參與,樂于表達。在生生間的交流中,活化了閱讀內容,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
2.小廣播,分享讀書的樂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為促進、激勵學生課外閱讀,學校成立了七彩童年校園廣播站,設立了“書海幽香”欄目,學校利用每周二中午休息時間,由學生擔任廣播員,播放精美的散文朗讀或者學生閱讀推薦的一些文章及學生讀書交流和讀書擂臺等,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分享讀書的快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于無形中將閱讀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
通過生生間的多種交流,學生充分釋放自己,展示自己,感受課外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成功與快樂,從而營造和諧、合作的課外閱讀氛圍。同時,在合作、交流、碰撞的過程中,學生產生思想的火花,獲得新的信息,充實自己的積累,使自己的課外閱讀躍上新的高度。
二、師生交流,營造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
學習是一個人獲取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借助教師的幫助,可以有效提高語文課外閱讀效益。在課外閱讀中,我們采取師生共讀一本書活動,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圍繞所讀內容進行相互交流。師生每次交流都圍繞一個小主題,如“走進作家”、“我與主人公對話”、“精彩片段賞析”、“我的感悟”等,師生在讀書交流中由于每次一個小主題,每次都有不同的交流內容,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在師生讀書交流中,利用班級QQ群、微信留言,師生間交流與評價學生的讀書感受。利用網絡攀登閱讀平臺,在網絡平臺上,師生進行課外閱讀書目推薦與課外閱讀答題反饋。在攀登閱讀平臺上不僅可以反饋學生個人讀書情況,還可以與班級學生甚至是學校其他年級的學生進行讀書交流,網絡平臺會自動生成對學生讀書情況的評價,這樣有效監控和反饋了學生的閱讀情況。攀登閱讀積分有效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熱情。
在師生交流及攀登閱讀網絡平臺評價中,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及時的總結與評價,鼓勵積極閱讀的學生,并針對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與調整。這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就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三、親子交流,架設課外閱讀的橋梁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教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采集。書,就是一顆傳遞知識的種子。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中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史斯克蘭·吉利蘭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親子閱讀”在孩子課外閱讀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上海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副教授李燕認為,親子共讀會使孩子從小體會到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從而培養其良好的閱讀態度,這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將使孩子終生受益,給孩子將來的學習、社會適應、文化修養等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這一過程是孩子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可見親子共讀在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培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了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學校每學期都要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為了獲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學校統一下發親子共讀一封信并設計親子共讀交流反饋卡。在反饋卡中,家長與學生共同填寫讀書摘記、親子共讀感悟及親子讀書評價等。通過親子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多渠道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能使學生置身寬松、自主、愉悅的大閱讀環境中,讓學生真正走進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