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丹
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保險的主要功能是彌補風險發生后帶來的經濟損失,對未來必要的現金流支出做出合理的資金安排,投保人應結合自身需求與其他投資方式進行組合。
為孩子買保險很容易,只要按照保險公司的規定交納保費就可以,但想要為孩子買對保險、擁有充分的保障卻并不簡單,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買哪些保險合適?第二,花多少錢合理?在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后,才是具體的產品篩選與組合。
少兒險七巧板
在為孩子規劃保險時,面對復雜的險種和條款,不少父母感覺難以下手。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保險的主要功能是彌補風險發生后帶來的經濟損失,對未來必要的現金流支出做出合理的資金安排,投保人應結合自身需求與其他投資方式進行組合。
對孩子而言,生活中可能面臨的風險主要有疾病和意外,可能的現金流支出是教育金和婚嫁金。具體來說,應為孩子投保3個方面的7個險種,見表1。
如何規劃保費與保額
對于以上7類保險,不同的險種應規劃多少保額?每年為子女付出多少保費更加合理?一般來說,保額較高,對應的保費同樣較高,對一些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可能產生一定影響;但保額過低,萬一發生風險,保障杯水車薪,將難以解決家庭所面臨的問題,無法起到實際的保障作用。
筆者結合中等家庭的收入情況,針對表1中重大疾病、住院醫療、住院補貼、意外醫療這4個必備項目,給出了保額參考值,如表2所示。
情況而定,如果計劃送孩子出國留學,建議籌備50萬~100萬元教育金終值,即在孩子20歲左右時這筆保險金可提取的金額為50萬~100萬元,以此倒推目前需要規劃的保額和保費。
婚嫁金保險
婚嫁金保險的保額同樣應視家庭的預期而定,豐儉由人,主要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規劃。需要提醒的是,在子女結婚前為其購買的保險是專屬子女的財富,不計入夫妻的共同財產。對于富裕家庭而言,婚嫁金保險除了能為孩子提供保障外,還可以有效規避婚姻風險對家族財富的侵蝕。
重疾險
一般來說,為子女規劃的重疾險保額范圍應在30萬~50萬元。由于疾病的發生是在不確定的未來,因此在規劃時需將醫療費用上漲因素考慮在內。數據顯示,我國醫療費用的年均上漲幅度在14%左右。對一般家庭來說,建議為孩子規劃保額較高的重疾保障,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可將保額提升至100萬~200萬元。需要注意的是,多數重疾險采用自然費率定價的方式,即被保險人的年齡每增加1歲,保費隨之增加。因此,父母可在孩子年齡較小時為子女規劃重疾險,以享受較低的保險費率。
住院醫療保險
住院醫療保險的主要功能是解決社保報銷后的余額,對一般家庭來說,可適當配置。住院醫療保險的理賠標準以實際醫療費用的上限和保額二者較小者為上限。
住院補貼保險
住院補貼保險主要用于彌補社保未覆蓋、保險類醫療保險無法提供理賠的營養費用、護理費用等花銷,一般家庭適當配置即可。
意外傷害保險
意外傷害保險的主要保障范圍是子女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全殘。由于孩子的年齡較小,在日常的活動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但對于家庭而言,孩子并不帶來經濟收入,因此這部分保障的保額無須過高,且保監會對未成年人投保的保額限制為最高20萬元。
意外醫療保險
意外醫療保險可賠付因意外導致的醫療費用,對一般家庭來說,進行適當配置即可。
上述7種保險產品中,教育金及婚嫁金為儲蓄類保險產品,具有強制儲蓄、平滑風險、穩健理財的功能,保費支出應參考家庭收入和未來對教育金及婚嫁金的實際需求金額。其余5類為保障類產品,具有以小博大、創造杠桿、風險對沖的功能,年度保費支出建議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家長及子女的年保費支出總額建議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20%。
何時為子女投保
關于在何時為孩子投保最為適宜的問題,答案很簡單——越早越好,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越早投保越劃算
根據保險公司的規定,被保險人的年齡越小,所需支付的保費越低。以某保險公司保額為50萬元的終身重疾保險為例,在被保險人0歲時投保,所需支付的保費在5000元左右;當被保險人年齡為30歲時,所需保費則上升至1.5萬元左右。此外,被保險人的年齡越小,保障的時間也就越長,所獲得的現金價值越多。同樣以保額為50萬元的終身重疾險為例,從被保險人0~70歲,保單的現金價值可達已交總保費的3~4倍,而從被保險人30~70歲,保單的現金價值僅能達到已交總保費的1.5~2倍。
承保機會大
除了可以獲得保費優勢外,越早投保,承保的機會就越大。被保險人的年齡越小,健康情況越好,保險公司受理的概率越大。當投保人年齡較大時,可能已經出現了各種疾病,在投保時往往會被保險公司拒之門外,無法順利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