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麗輝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兩組均行內科相同藥物方法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心功能等級改善效果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肺部感染1例、體位性低血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65%;對照組中,肺部感染3例、體位行低血壓3例、栓塞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6.28%。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觀察組明顯要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效果顯著,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心功能狀態,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2.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種疾病,需采取及時治療,與此同時在治療期間有必要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這樣才能夠使患者的生存狀態得到有效提高[1]。本次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納入研究,其目的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63.8±2.4)歲。對照組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63.9±2.3)歲。兩組在基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均需采取常規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常規護理方法,認真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同時嚴密監測患者體征情況,一旦有異常情況發生,及時告知醫生,并采取有效處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則實施早期康復護理,主要內容包括。
(1)相關護理人員需對患者耐心地介紹病房環境,使患者能夠快速適應環境。同時,對患者講解有關急性心肌梗死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并指導患者在治療期間需注意的基本事項,消除患者的心理疑慮,進而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
(2)指導患者合理臥床,避免絕對臥床,根據患者病情適當地進行肢體活動,并協助患者定時翻身,以被動的方式從遠端朝近心端對肢體進行按摩。3天之后,制定合理的起床坐立計劃方案,以每3次/d為標準,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若患者恢復較好,可改為每15 min/進行1次。
(3)1個星期之后,指導患者下地進行室內活動,在活動期間如果患者有不良反應發生,需停止活動。
(4)若患者病情恢復較好,可指導患者進行走廊活動,適當地加長活動的時間。當明確患者可自主活動,卻生活質量改善良好后,需對患者的血壓、心率等指標進行監測,在各項指標符合標準之后,可出院;出院前,需叮囑患者來院進行定期檢查。
1.3 判定標準
以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對患者醫護前后的心功能等級情況進行評價;同時,對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評價[2]。
1.4 統計學分析
采取SPSS16.0統計學軟件處理相關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以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2.4±0.6)天;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7.8±0.8)天。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心功能情況對比
在心功能等級改善效果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中,肺部感染1例、體位性低血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65%;對照組中,肺部感染3例、體位行低血壓3例、栓塞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6.28%。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觀察組明顯要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影響,臨床研究表明:針對急性心肌梗死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需配合有效的護理方法[3]。本次重點提到早期康復護理。在早期康復護理過程中,注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同時注重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為患者提供知識教育方法的服務,進一步著重強調康復運動鍛煉。之所以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為的是使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有效改善。有學者經研究表明: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并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這與本次研究結果較為相似[4-5]。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在心功能等級改善效果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在并發癥發生率上,觀察組為4.65%,明顯要比對照組的16.28%低。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效果顯著,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心功能狀態,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采納應用。
參考文獻
[1] 翟慧晶.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2,21:2004-1996.
[2] 卜慶鋒.劉 杰.李法祥.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16:1495-1496.
[3] 張依群.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和對醫護滿意度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4,04:
466-468.
[4] 張 靜.周 彬.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價值探討[J].吉林醫學,2013,17:3478-3479.
[5] 廖新學,馬 虹.早期康復治療對無并發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變異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18(03):153-155.
本文編輯: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