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海
[摘 要]我國的文明發展源遠流長歷史悠久,社會文明也在持續地發展,因而人們也愈來愈重視對文物的保護與管理。由于我國的文物不僅是對人類在發展中的文明的繼承,也是人們通過相關的文物對歷史追溯的依據。但是在實際中對文物的保護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針對這種現狀進行分析,并給出合理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文物管理;現狀;對策
在我國悠久的發展歷史當中保存了很多的文物,這些文物是我國文化異常當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它對我國歷史及文化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好的展現出文物在這方面的優勢,我們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加以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我國的文物可以為研究工作提供更好的條件。
一、文物管理存在的問題
1.文物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因為不同地區的博物館在運行的過程中并沒有對文物保護制定相關的細則,這樣也就使得制度方面會存在著非常明顯的漏洞和不足,在程序方面也得不到有效的約束,此外,文物管理部門在實際的工作中也沒有采取一個比較完善的考核和獎勵制度,這對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是十分不利的。
2.對文物管理重視不夠、權責不清。不同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特別是縣級以下的文物保護單位在實際的工作中并沒有明確各個部門之間的相關責任,在實際的工作中,館藏文物的管理人員通常也是賬面的管理人員,文物進出庫房的手續也不能完全滿足相關的要求和規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能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安全隱患。
3.文物管理的經費短缺。在我國,文物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這樣也就使得很多地區的文物管理和文物保護工作都無法順利的開展。特別是縣級的文物館,其經費一般是無法滿足文物日常的管理的,所以也沒有辦法保證工作中充分按照相關的原則進行,因此,很多博物館在工作中很難開發出有活力的業務和活動,參觀者銳減,這樣也就極大的影響到了文物管理的質量和水平,無法對其形成一個相對比較科學有效的保護,文物管理工作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得不到充分的展現,這樣一來也很難展現出其積極的意義,因此,當前我國的文物管理中,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財務經費存在著非常顯著的不足,而這一點也會對我國的文物管理工作質量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4.文物安全難以保障。文物資源是一種不能重新處理的資源,同時它也是一個非常珍貴和脆弱的資源,如果文物館藏在工作和管理過程中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就沒有辦法對其進行全面的整理和修復,這會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非常重大的經濟損失,而對人類的發展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遺憾。火災對木質的文物都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破壞性,不管管理的過程中有多么規范和多么嚴格,其還是會存在非常大的風險。當前,我國的文物當中還存在著很多野外的石刻雕像和古墓等等,這也成為了盜竊和竊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盜竊文物在我國屢見不鮮,此外,其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多,所以也使得文物得不到有效的保護。
二、加強對文物的管理
1.建立和完善文物管理制度。為了提升文物管理效率和防止文物資產的流失,保證文物的保值、增值,提高文物展出率。文物單位應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文物征集管理辦法》、《文物保管管理辦法》、《文物陳列展出辦法》、《文物保管人員工作職責》、《文物保護辦法》等制度文件,用以規范文物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制定《獎勵性績效考核辦法》,將文物管理納入考核范圍,促進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2.建立科學的崗位職責、明晰責任。由于文物具有特殊性,應強化崗位職責配置和崗位人員配置的科學性,嚴格按照不相容崗位職責和崗位人員的分離操作、獨立配備,通過相互監督、相互制衡,防范單人業務包辦可能出現的差錯、舞弊行為。明確有效的業務授權管理,授權人應嚴格按照授權范圍及業務流程的權限操作,嚴格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對文物直接接觸,只有經過授權批準的人員才能接觸該文物。
3.完善文物管理過程中風險控制。文物事業單位的文物管理部門應當嚴格堅持和執行有關財經法規和本單位的文 物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實物登記賬,對各項館藏文物從征集、入庫、展覽進行全程管理;加強館藏文物的日常監管,定期不定期進行清查盤點,防止國有館藏文物流失。庫房是收藏文物的地方,為確保文物的安全,文物收藏單位的庫房必須符合標準,并建立起嚴格的庫房管理制度。為防止文物的自然損壞,對館藏文物應該根據其性質定期進行保養。為保障文物保養的及時到位,文物收藏單位必須建立相應的制度,根據文物的不同性質,規定保養的方法、措施、時限和責任人員等。
4.加強文物各項經費的控制。一是通過嚴格的文物征集預算,有效控制文物征集經費。首先綜合分析大形勢、行業現狀、單位運營情況等確定文物征集工作目標。文物征集工作應以充實本館庫房藏品中的空白和薄弱環節為重點。文物征集工作,應有專職人員辦理,建立由專家征集人員等組成的評議小組或征集委員會,負責工作。其次是拓寬征集文物的渠道,從單一的國家調撥文物轉向多渠道征集文物,積極向社會征集文物。具體辦法有:上級調撥、機關團體或個人的捐贈、組織或參加考古發掘和調查考察來征集文物、收購私人出售的文物。三是通過對文物經費的全程監控,保證文物經費用到實處,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5.提升文物管理人員的素質。做好文物管理要一支專業的高素質管理隊伍。首先要對文物管理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加強管理人員業務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訓,通過理論學習掌握文物的特性,準確的掌握制度內容、崗位職責和管理要求,以使其能夠正確操作,提升業務理論水平;還要對文物管理人員和安防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做到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廉潔自律。其次是加強與各兄弟館進行交流,學習其他館先進的管理經驗,取其精華,為館所用。
文物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既要做好館藏文物管理,還要做好對野外古墓葬等建筑的管理,為了確保管理方法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各個部門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可行的管理措施,確保文物的安全和其經濟效益的正常發揮,為我國歷史文化的延續奠定良好的基礎。□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