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老年大學 周普生
依托學委會實現三滿意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老年大學周普生


樊城老年大學現有26個專業、68個班,學員2500余人次;校外27個班,學員3000多人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學校竟然只有6名工作人員,其中機關退休干部4人,在職干部2人。如此龐大的學員隊伍,僅靠工作人員搞好管理遠遠不夠。為此,學校充分發揮學委會作用,積極推行學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新思路、新方法,使老年大學越辦越紅火,碩果累累。
建立上下溝通的渠道堅持學員的主體性,推行學員自我管理,建立和健全學委會組織,是提升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該校的做法是:
選好班子選準一名好主席,配強一個好班子,是學委會能否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學委會成員由班長、學員代表組成,他們當中大多數都曾在原單位擔任過領導職務,有豐富的組織協調能力,在學員中有一定威信,是推行“三自”管理的中堅力量。學校還分配一名副校長聯系學委會的工作,協調解決學員活動中的有關問題。
明確職責學委會是學員的群眾組織,其職能定位是:貫徹學校的辦學宗旨和各項規定,推動良好的校風、學風建設;及時反映學員的意見和要求,幫助學校改進教學工作,為促進規范化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引領作用;組織開展第二、三課堂活動,把課堂教學向社會實踐延伸,擴大教學空間;引導發展社團組織,不斷壯大自治力量;組織開展文藝演出、成果展示和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使學員學到技藝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加強與各班級之間的聯系,協助學校做好與學員的協調和溝通工作,確保各項制度的落實。
參與管理 為了充分發揮學委會作用,學校始終做到:重要事項決定前,征求學委會的意見,并接受學委會督促;學校召開的有關會議,請學委會正、副主席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由學委會組織落實。學委會在實際工作中,一頭連著學校,一頭系著學員,這種組織形式既有利于及時傳達貫徹學校的辦學方針和校領導的意圖,又便于聽取學員的意見和建議,起到雙向暢通,上下互動的作用。學委會每學期召開一至兩次全體會議,按照學校的要求布置任務,安排工作,并根據需要經常召開部長負責人會議,提出改進措施,為學校搞好管理當好參謀和助手。
加寬聯系專業、班級的紐帶學員“三自”管理關鍵在班級,學委會一切活動都必須通過班級來實現。老年大學有的班級超過50人,而且每個老年人的性格、脾氣、想法各有差異。比如每學期開學時,有的學員為了座位前后順序發生爭吵;大型文藝演出因受節目數量、人數限制,誰上誰下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學員情緒……這些問題若處理不好,學員之間,學員與班干部之間,師生之間就會產生矛盾,而化解這些矛盾又不能采用行政手段,需靠學員自我管理,自我解決。一個班級管理的關鍵在班長。因此,首先是選好正副班長及班委會成員,使每個班握成一個拳頭。其次是明確班長職責,按照《學員守則》大膽管理,嚴格要求,維護教學秩序。再就是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如課堂紀律、請假、衛生、安全等,用制度管人管事,當然制度要人性化,適應老年人的特點。四是班干部要掌握每個學員的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家庭情況,對生病住院的學員組織看望問候,體現學員之間的溫情、友愛。
架起師生之間的橋梁學校24名教師都是從社會上聘請的,他們當中有的是退休教師,有的是兼職人員,還有的是退休干部和專業人員,教學水平、教學經驗各不相同。針對這一情況,學委會及時收集和反映學員意見,主動與教師溝通,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比如聲樂專業原來實行大班制,經過幾次課堂教學,基礎好的學員反映“吃不飽”,而基礎較弱的則反映跟不上,經過學委會及班干部與教師溝通,學校同意分為初級班和中級班。還有二胡、攝影、古箏等專業都存在類似情況,針對不同的要求,教師采取分層教學、個別輔導,這樣既提高了學習效果,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融洽了關系。學委會每學期召開兩次班干部和教師座談會,雙方面對面交換意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從而達到了學員、班干部、教師三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