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華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141-01
在現代美術教學中,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要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能短時間內學好素描,一是教師自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二是應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技法和理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為了更好地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中學美術教師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素描教學是基礎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為目的
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為目的,既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應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表現物象的真實,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
二、在素描基礎教學上應抓住兩個主要環節,保證學生不脫離嚴格訓練的軌道
這兩個環節是: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要求輪廓準確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學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輪廓準確,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有嚴格的作風和求實的態度。這里所說的輪廓準確并不是說要在素描的第一階段就細摳輪廓。我認為第一階段打輪廓時能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了,就應該說是輪廓準確了。
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技法時,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它與畫面效果的優劣和進步的快慢有著直接的聯系。整體觀察是造型藝術的根本法則,它的實質是便于比較。學生能否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個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能否考慮到整體,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的重要方面,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地進行整體觀察的習慣。但這并不是說只強調整體而忽視局部細節的深入刻畫。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并不存在純粹的“整體”,整體的豐富性有賴于對局部的深入刻畫。
三、在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善始善終
有的學生開始畫的時候積極性很高,新鮮感強,觀察力也比較敏銳,但經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力多少有些遲鈍,不能保持一種清醒和整體的感覺來檢查畫面的表現效果。有些學生則急于求成,時間一長就有種畫煩了的感覺。這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不要輕易地把調整修改這一步看做是作業結束時的修飾,而應認真對待,感到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決心把它修改過來。
此時,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電影錄像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能夠理解電影中所要表達的深層次含義。通過電影他們能夠更快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歷程,從而加深對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比如:我使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素描大師門采兒和列賓的素描作品,讓大家了解兩位畫家的畫風的不同,用筆的不同,內容針對的讀者的不同。這比光是說教要有效果的多。
四、在素描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這里所講的“表現”是指:在素描訓練時,應當要求學生用對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發現來不斷地激起表現的愿望,激起類似創作的激情。
學生進行素描訓練,不僅是描摹現象,而且是藝術地再現。所畫的那部分不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構成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要看這部分是否畫對了,而且還要看它是否有表現力。要求表現就是要講究線條,講究黑、白、灰,講究概括,講究畫面的構成和組織,要力求形神兼備,要像寫文章那樣講究文采,像戲劇那樣講究韻味。要通過表現使素描基本功成為創作性的藝術活動。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正確地引導、培養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要跟他們共同探討適合自身的表現方法以及發展的方向。同時,合理評價,獲得學生信賴。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然后對具體的作品要作具體的分析和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鑒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信息——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采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