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梅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038-02
長期以來,以應試為出發點和歸宿的課堂教學,我們老師教得無味而辛苦,學生學得無趣而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為教與學最突出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已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較為高效的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于中小學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然而,用心觀察便可發現,在這漫長而曲折的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學過江蘇洋思中學的“六步教學法”;學過山東杜郎口中學的“杜郎口教學法”等各種教學模式,通過借鑒學習,也曾進行了一些有效的嘗試,努力探索新路子、新方法,為的是能盡快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高耗低效”等問題。
一、打造高效課堂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1.教師理念:明白容易轉變難
一是在高效課堂改革剛開始的時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轉變,我們教師就要面臨接受新思想,實踐新事物。年紀稍大一點的尤其是那些經驗豐富、成就感強的優秀教師要發生這種角色轉變,就不那么容易了。他們原本依靠自身過硬的專業技能和深厚的專業知識,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游刃有余。要他們否定幾十年來積累的經驗,放棄他們認為行之有效的“教育法寶”,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二是調整師生關系引發的不適感。傳統教育師生關系本質是師道尊嚴。知識傳承是一種單向性服從關系,“我主你客,我說你聽”單一性說教關系。而新型師生關系倡導的是民主、平等與和諧。
2.學生習慣:說改容易養成難
教師改掉一講定乾坤的習慣難,而要求學生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索取的學習道路同樣阻力重重。所以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也不可忽視。需要教師在自身觀念轉變的前提下,想方設法調動激發學生自主求知的欲望,走向善于合作、善于表達的學習道路。
3.集體備課:安排容易做實難
集體備課容易流于形式,深入研討并達成共識、形成文本難。有的教師認為集體備課是為了搞形勢,結果備課質量不高,大家都是簡單應付。
4.導學案:編寫容易有價值難
導學案編寫得如何,是一節課成敗的基礎,它能體現教師的“支架”作用。使用時要求教師語言簡練、開門見山、直擊要點。作為教師要清楚何時點撥、點撥什么內容(易錯知識點、易混知識點、思想、方法、規律、知識結構、注意事項、拓展內容等),可見導學案的編寫容易,要做到有價值卻很難。
5.小組建設:建立容易建設難
小組的“建立”和“建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兩個不同的境界。小組的建立與建設就像蓋房子與裝修。如果說小組建立只是擁有或存在框架,那么小組建設是裝修,是心曠神怡地逐步完善。建立就是初步的組建,很容易的,建設就是用心去經營小組、完善小組。
6.督導檢查:評價容易長效難
一開始,在高效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獎勵還起作用,可是時間一長,獎什么都提不起學生的興趣,甚至教師自己也感到疲于應付。
7.學習任務:設計容易完成難
對照學習目標,設計學習任務很容易,但是真正完成任務——做到堂堂清就難了。完成學習任務是課堂教學的根本,要想較好的完成當堂任務,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二、解決的對策
1.中學語文教師須堅定信念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進行高效課堂教學的嘗試中不必擔心“邯鄲學步”,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因此,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明確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并踐行新的教育理念。轉變教學觀念首先必須樹立課程意識,這對新課程改革的語文教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樹立課程意識,就是要在教學改革中用新的課程理念來統率自己的教學活動,用課程理論的語言來解釋和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所謂課程理論的語言主要指課程綱要、課程標準、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評價、課程實施、課程資源等),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視野,才能突破原來固有的教學體系。
2.中學語文教師須切實轉變教學方式。課改的目標之一,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課標還倡導討論式、啟發式教學;要求重視潛移默化、熏陶漸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我們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根據課標的要求,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要推行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3.中學語文教師須加強學習。不斷學習課改的先進理念和高效的方法,并不斷創新,及時總結經驗。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的建設是一項工程,總會遇到問題的,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尊重教育的發展規律,轉變觀念提升能力,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和諧高效性。我們只要堅定信念,深入研究去發現問題,不懈探索來解決問題,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打造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