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巴經中的五色系統程式研究

2016-11-15 10:51:10許多多
民間文化論壇 2016年5期

許多多

東巴經中的五色系統程式研究

許多多

在對比寧蒗縣拉伯鄉油米村祭水龍經東巴經《龍王的產生》口誦與逐字念誦兩種解讀方式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前者更加接近東巴自己的記憶或整合,后者則更為符合經文書寫的版本。本文由從中觀察到與五色相關的不一致現象入手,參考現有的東巴經典文獻及筆者田野調查搜集的達巴經典資料,分析產生不一致的原因。顏色的錯置其實是東巴經文口誦中程式的疊加所致。文中關于五色的程式有:白色在黑白二元體系中被賦予的意象、五方山巖的五色體系、五行配合的五色體系。在東巴教的文化環境中,五色系統作為程式,僅需提及數個

,就被作為一個整體信息傳達出來,而無需逐字的推究。

東巴;祭水龍經;不一致;五色;程式

一、背景介紹

祭水龍經之《龍王的產生》是拉伯鄉油米村石瑪寧東巴所藏經書,正文共六頁,長約27.5厘米,寬約10.2厘米。主要講述了龍王家族產生的過程。起初,上方、下方分別產生風云聲(氣)露冰,它們交匯變幻之后與五色的海水交融,產生了五個顏色的蛋。天神嘗試孵蛋,沒有成功,一只青蛙在東巴禪郞的點化下,具有了孵蛋的神力。白、紅、黑、綠、花五色的龍王家族被孵化出來了,分別住到五色的海中。天、地、山、水、樹、石各個地方的龍王由此產生。

在請石瑪寧東巴講解這部經文時,第一遍是請他根據經書念誦,以文意完整的小段為單位,筆者用音標記錄,再逐字翻譯成漢語。之后,為了確定東巴文單字的讀音,又請他用筆指著經文,逐字念誦,并以頁為單位誦讀經文。結果,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第二遍的錄音與第一遍的解讀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由于第一遍是口誦,第二遍是逐字念誦,這種不一致指的是兩遍解讀的差異,同時也是指口誦與文字版本的差異。它反映了口傳文學到書面文學過渡時不確定性的特點,從中也可以分析出東巴在記誦時運用的程式。本文通過分析經文中一組小句共同表現出的不一致現象,揭示東巴教中五色系統的程式性質。

二、解讀中的不一致

最初注意到經書中的五色體系是在整理核查時發現《龍王的產生》一文解讀內容中的前后不一致,甚至同一個句子中的相互矛盾。東巴在口誦第一頁第十三格(p1-13)經文時講道:“上面白露到,下面黑露到,黑露白露黃露紫露五股露變幻法術,地上冒出三根冰柱”,然而在依據經書文字進行第二遍解讀時念的卻是“天上一日降三滴雨,地面上冒出三根冰柱”(見附錄“表1”)。且不論參與變幻的究竟是露還是雨,第一遍的解讀中,顏色與數字的對應是不一致的:黑白黃紫四色露水卻對應了五股露。這樣的矛盾還出現在前面數句類似的句型中。在講述孕育龍王家族的蛋的形成過程時,涉及風、云、聲(氣)、露、冰的變幻。以風為例,東巴第一遍誦讀的是“黑風白風黃風紫風五股風變幻法術”(p1-6、p1-7),而在第二遍對照經書講解時則變為“黑風白風五股風變幻法術”(見附錄“表2”)。第一頁第九格講述云的變幻、第十一、十二格講述聲和氣的變幻,也出現相同的問題。在經過這樣一番風云變幻之后,產生白黑黃紫五枚蛋(p1-18),可是到了后文一一孵化的過程中,卻沒有了黃色蛋,而出現紅色蛋。筆者遂展開分析,試圖理清文意。

第一頁第十三格解讀中的不一致可以分析為兩個層次。首先是對字的解讀。結合雨和露的字形,大概就可以理解東巴給出兩種解讀的原因。從李霖燦先生字典收錄的這兩個字的詞條可以看出,二者十分接近:“100.雨也,象雨滴之形。107.露也,象露滴垂珠之形。”①李霖燦, 張琨, 和才:《麼些象形文字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第10頁。“雨”字詞條下還有一些說明,區分與:三滴為雨,若只寫一滴,則“常可作奶汁或露水解也”。而量詞“滴”在李先生字典詞條189中寫作,音,釋義為“滴也點也象滴水之形”②李霖燦, 張琨, 和才:《麼些象形文字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第19頁。。因此,“降三滴雨”的解釋可以理解為:東巴受到同一格中中下一句中“三根冰柱”數字“三”的影響,將“露”字拆為“三滴露水”來解釋,而在念單字音時,又跟“雨”字混淆,讀成了。換言之,東巴在對照經書解讀時,很可能由于注意力集中在單個字的音義,而忽略了文意的貫通。亦即:第一遍那種連貫的念誦更加接近東巴誦經時的狀態,呈現的更多是東巴經過自己加工處理后的記憶版本。

其次是排比句式的問題。“天上降露、地上冒冰”一句(p1-13),與前幾格中上白下黑五股風云聲氣變幻的句式不同,此處的數量為三。東巴第一遍的誦讀對于“露”字的解釋正確,卻沿用了前幾句中數量為五的句式,第二遍的誦讀將“露”字誤認作“雨”,雖然降雨用“滴”來計數在文意上看來有些神奇,卻是與經文書寫相吻合的句式。倘若與過去的東巴經典譯著相似,需要給出一個經書解讀版本,筆者為了追求準確,會綜合東巴的解讀:“天上降三滴露水,地上冒三根冰柱”。這種融合了筆者修訂的解讀容易讓讀者產生誤會,認為一部經文的解讀就是文本呈現的版本,或者說文理通順的正確解讀。事實上,東巴在念誦時存在諸多變動,甚至文意上的矛盾。更為關鍵的是,東巴們似乎并不在意這些“瑕疵”。然而,正是在“多版本”的解讀中,蘊含著東巴經典被人忽略而重要的層面,或曰東巴文學口傳性質在文本中的具象表現。而就這篇經文而言,排比句式的運用還貫穿于數句經文的不一致現象,譬如本文重點探究的五色程式問題。

四、顏色的程式疊加

(一)五色系統探究

風云聲(氣)等物質變幻這幾句經文的解讀反映出顏色與數字對應混亂的現象。東巴為了自圓其說,傾向于經文書寫的版本。可是第一遍誦讀的內容也并非空穴來風。并且,通過對第二個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遍誦讀模擬的是東巴誦經的真實情境。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旁觀者以客觀的態度從現象中分析原委。

解讀中的變化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有五股黑色和白色的風,一種是有五種顏色的風。根據前一句為“上面白風到,下面黑風到”(p1-5),筆者也認為第一種解釋的可能性較大,即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各有五股。另一方面,如果后一種假設成立,那么東巴的第一遍誦讀也存在問題,因為黑、白、黃、紫只有四股,還缺少一股。另一種顏色是什么?筆者嘗試先用自證的方法,從這部經書中的五色體系出發,厘清文理。再結合其它經文,探其究竟。

《龍王的產生》中主要有兩個五色的體系。開篇描述蛋形成的部分,孕育生命的五個海與產生的五個蛋的顏色是一種:白()、黑()、黃()、紫()、花(又作“雜”,東巴文為在物體上加點,音。試比較紅龍王家族和花龍王家族的東巴文)。東巴文寫的是“白黑黃紫五粒蛋”(p1-18),如同前文念誦五股風云等物質時,只提到五粒蛋的四種顏色。根據后文推測,這里的四色組似乎是將花(雜)色視為默認的顏色而在書寫上進行了省略。此處,顏色未與方位對應。經文后半段分別敘述龍王家族的孵化過程時,沒有黃色蛋,卻出現紅色()和花(雜)色的蛋。東、南、西、北、中為五方,五個方位的山和海的顏色是白、紅、黑、翠()、花(雜),唯有南方的山與海顏色不同——山為紅,海為黃,或稱為金黃(),東巴文與“黃”相同(見p3-8)。五方龍王家族的顏色依次也是為白、紅、黑、翠、花(雜)。

在色彩的翻譯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說明。在經文前半段中,五色的組合為“白黑黃紫花(雜)”,而經文后半段中,五色為“白紅黑翠花(雜)”。而事實上,“紫色”和“翠色”的東巴文均為()。李霖燦先生《麼些經典譯注九種》中的《都薩峨突的故事》也是祭龍王經的一篇,經文中也出現了相似的片段。在這篇譯作中,譯作“綠”。根據東巴文的字形,其本義為“綠松石”,因此表示顏色時一般譯作“綠”。但是根據石瑪寧東巴對這個字的翻譯,現代意義上的“綠”字似乎并不對應于其語言中這種顏色的概念。東巴對這種顏色的描述是“太陽落山時山的顏色”。夕陽西下時,山體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呈紫黛色,而又不脫離樹葉本身的綠色。因此,更為準確的表達應是“翠綠”“蒼翠”。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對于顏色的區分可能出現差異。東巴在翻譯過程中,想到用紫色、翠綠來描述,而對這種前后漢譯的區別渾然不覺。

因此,上述兩種五色系統互相重疊,包含的元素共有白、黑、黃、紅、綠、花(雜)六色。東方白色、西方黑色、北方綠色、中間花(雜)色在各種情況中都較為固定,包括:孕育生命的海、孕育龍王的蛋、五方的山與海、五方的龍王家族。南方與顏色的對應關系則顯得有些隨意。

關于南方龍王家族的顏色,結合后文中五色與五方的對應關系,可以推測:五粒蛋中的黃色蛋對應于南方龍王家族。可是在后文中,南方的蛋為紅色(p3-7,p3-8)。紅色蛋被青蛙孵化后,“白角龍子、白鬃龍女出來了”(p3-11)。到這一段末,經文又寫道“紅龍王家族到紅山紅巖腳下金黃色的海里去住了”(p3-17)。下面就黃、紅、白三種可能展開討論。

(二)白色的程式意象

(三)南方對應的顏色

除去具有修辭意象的白色,南方對應的顏色是黃色還是紅色?在同為石瑪寧東巴收藏的祭水龍經《給龍王灑藥》②《給龍王灑藥》是《龍王的產生》之后的一篇經文,兩篇被裝訂在同一冊中,這一篇的正文也是六頁,用于祭祀龍王家族,祈求免除病痛。這部經文先是講述了藥水的來歷。其次向龍王獻祭,作為人類得到藥水、解除疾病的回報。再分別講述龍家降下的各種疾病以及治愈的方式。之后是給龍王家族灑藥水,為他們除病,并請求他們恪守諾言,不要傷害人類。最后,灑完藥水,送天、地、山、巖、海等各個方位的龍王回宮。中,恭送五方龍王家族的部分提到的色彩對應關系為:東白、南黃、西黑、北綠、中花(p12)。其中,關于南方龍王家族的描述為“恭送黃龍子黃龍女到南方紅山紅巖腳下金黃色的海里面”(p12-4,p12-5)。同時,在達巴口誦經《新年燒香》中,也有一段涉及在五方建立不同寶石的房子獻給神靈的經文,可以作為旁證:

東方建海螺白色的房子,

南方建金黃房子,

西方建墨玉黑色房子,

北方建綠松石色房子,

天和地之間,建淺藍寶石色房子。

這段經文用五種礦石描述五色:東方為白海螺色,或如《龍王的產生》所述,東方是銀白色的寶石山海(p2-14,p2-15);南方為金黃色;西方為墨玉色;北方為綠松石色;中土為淺藍寶石的顏色。

至此,關于南方對應色彩的疑問似乎得到了解答:南方的龍王家族為(金)黃色,居住的地方是紅山紅巖腳下的金黃色海。《龍王的產生》開篇講述黃色的蛋產生是符合這一色彩體系的,至于后文所述南方的紅色蛋、紅色龍王家族則是受到屬南方的紅山紅巖之影響。這可以分析為程式疊加造成的不一致。南方的山巖為紅色是一套五方與山巖色彩搭配的程式,南方的龍王家族為黃色是另一套五方與龍王家族色彩搭配的程式,二者疊加時,不自覺地就混淆在一起。

(四)南北對換

但是在參考其他的一些材料后,卻發現問題還沒有結束。在李霖燦先生解讀《都薩峨突》中,南方為綠龍王([h??]),北方為黃龍王([???])①李霖燦,張琨,和才:《麼些經典譯注九種》,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第186頁。此為魯甸語音,屬西部方言,與油米的語音不同。。李先生解讀的《洪水的故事》中也有一段涉及五方與顏色的經文:“在東方,把白海螺()的立柱豎起來,在南方,把綠松石()的立柱豎起來,在西方,把黑玉石()的立柱豎起來,在北方,把黃金()的立柱豎起來,在天和地的中間,把頂天的鐵柱()豎起來。”②李霖燦,張琨,和才:《麼些經典譯注九種》,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第30頁。即:南方和北方的色彩與筆者所錄經文中的情況恰好相反。

對于東巴教五行系統的研究在一些學者的著述中有所提及。楊福泉《納西族的“青蛙五行”與生命觀》一文中引用到洛克關于麼些人喪儀的研究,其中有五句話揭示了五色與五行的關聯:“白線中產生木,綠線中產生火,黑線中產生鐵,黃線中產生水,雜色線中產生土。”③楊福泉:《納西族的“青蛙五行”與生命觀》,《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第70頁。五彩線編的手鏈、腳環等是納西族人用于祛病辟邪的裝飾。李國文《納西族<東巴經>“五行”記錄概述》一文根據周汝誠先生《巴格圖說明》手稿給出五行與五色的配屬:東方—木—青,南方—火—紅,西方—鐵—白,北方—水—黑,中央—土—黃。④李國文:《納西族東巴經“五行”記錄概述》,《云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第107頁。

對于五行的記載可以溯源到傅懋勣《白蝙蝠取經記》中第76-78節經文。經文中神蛙器官與五方五行的關系為:蛙毛—東—木,蛙血—南—火,蛙骨—西—鐵,蛙膀胱—北—水,蛙肉—中—土。⑤傅懋勣:《納西族圖畫文字〈白蝙蝠取經記〉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93-194頁。但是并未提及與之相配的五色。李國文論文中五行與五方的對應關系與《白蝙蝠取經記》的經文記載相同,但是和五色的搭配卻是漢族的體系,與筆者調查所見的情況也不盡相同。結合洛克的研究,五方、五行與五色的對應為:東—木—白,南—火—綠,西—鐵—黑,北—水—黃,中—土—雜色⑥當與李霖燦譯本中的“雜、花”對應。參見李霖燦,張琨,和才:《麼些經典譯注九種》,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第186頁。。

下圖(圖1)是在寶山鄉悟母村東巴文化傳習院拍攝到的東巴壁畫,可作為說明五方與五色關系的直觀佐證。畫中一只神蛙被箭鏃穿過,蛙頭、蛙尾、箭頭、箭尾分別由東巴文標識南、北、西、東。外圍的十二宮是十二屬相,四方加上中央分別著色。圖中顯示的五方與五色的對應關系為:東白、南綠、西黑、北黃、中藍。

圖1 寶山鄉悟母村東巴文化傳習院壁畫

總結上文提到的東巴、達巴經文中五行與五色的關系,可以發現,二者均為東白(白海螺)、西黑(墨玉石),中土對應的礦石為藍寶石,龍王家族為花(雜)色。關于南北的顏色,筆者通過利家嘴村的達巴(東部地區)、油米村的東巴(中部地區)所了解到的情況,與洛克、李霖燦先生在麗江周邊(西部地區)調查的情況恰好相反。東部、中部地區的經文中,南方為黃(金),北方為綠(綠松石)。西部地區的經文中,南方為綠,北方為黃。

(五)五色作為程式

東巴、達巴乃是同宗同源的宗教,至于何以不同地區的經文在五色與五方的對應關系上產生了差異,也許需要從歷史、社會的變遷中尋找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在《白蝙蝠取經記》講述五行形成的經文中,并未提及各方對應的色彩。據此或可以假設,五色乃是五行之后衍生出的文化元素。

將為經典注疏的追求以及對宗教文化的探究放在一邊,漢譯者們梳理出來五色體系及與五方對應的關系,以及對第2節中提到的不一致現象進行的分析,其實只是為經書的解讀提供了一種統一的說辭,卻并不能夠作為唯一或者說正確的注釋版本。與史詩歌手相似,東巴的每一次念誦都是一次創作。在他們的觀念中,固定的版本,或者說正確的版本,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這種無唯一版本的意識對于理解經書念誦中的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文意,十分關鍵。一方面,它為前文提及第一處不一致中五股風,或云、聲(氣)等其他物質,只念四種顏色的現象提供了解釋:東巴誦經傳達的是整體信息,而非單個字詞。五色是一套程式,花(雜)是默認的第五種色彩。在念誦時,念出前四種,五色的信息就已經傳達。至于五方與五色的對應關系,誦者、聽者也是根據已經具備的背景知識去誦、去聽,而無需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在這樣的氛圍中,既然五方、五色的信息已經表達出來,對于南黃北綠抑或南綠北黃的推敲就不那么必要了。

另一方面,此處數句經文書寫的實為上白、下黑五股物質的交融。白與黑是東巴教中二元世界的構成因素,象征著正與邪、神與鬼、光明與黑暗等等相互對立的元素。東巴按照五色的程式進行念誦,其實是在數字“五”的引導下相關將白、黑、黃、綠、花(雜)五色程式疊加到白、黑二元的程式之中。一些時候,東巴們將這種意會的誦經習慣帶到書寫當中,省略一些顯而易見的信息。例如李霖燦先生解讀的《都薩峨突》中,基于五方色彩耳熟能詳的情況,西方和中土的顏色都未用文字書寫①《麼些經典譯注九種》第186頁,經文圖片第二行的第一格與第三格對應西方和東方的龍王,而未用文字標注顏色。。正是習慣于書寫中的省略,東巴才在只看到黑、白二字、后面標注數字五的情況下,念出五色程式的經文。

至于用前四種色彩表示五色的原因,可能與韻律相關。東巴、達巴誦經運用的納西語及其方言多四字格成語,四種色彩的物質包含八個音節,可切分為兩個四字格,較為符合他們的語言習慣。

五、總結

東巴經是一種公認的口傳經典,然而其口傳屬性在文本上的體現尚有待探究。前輩學者在東巴文的文字學研究中提到的一些現象,如“有詞無字”“有字無詞”②例如傅懋勣《納西族圖畫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區別》指出,東巴經書中,圖畫文字書寫的經書多“有詞無字”“有字無詞”的現象,而象形文字的經書則是一個字代表一個讀音。又如王元鹿《漢古文字與納西東巴文字比較研究》一書也指出,東巴經書中文字與詞語不對應的情況可分為三種——“有詞無字”“一字多用”“有字無詞”,并從語段文字性質、記錄語言的方式、符號形態、誦經時的可調節性四個方面分析了“有詞無字”的現象,而誦經時對“音律美”的追求則是“有字無詞”的主要原因。參考文獻:傅懋勣:《納西族圖畫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區別》,《民族語文》,1982年第1期。王元鹿:《漢古文字與納西東巴文字比較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年。,一定程度上佐證了東巴經書面與口頭相混的特點。在東巴經書里,一些東巴文起到的是提示作用,依據幾個符號可以念誦一個語段。而根據韻律等因素,一些東巴文又不一定讀出。此外還可以不一定按照原文誦讀的情況。喻遂生先生指出,這種文字和語詞對應關系多樣的現象是由于東巴文經書與其它文字文獻在本質上的區別:“大部分經書沒有逐詞地記錄語言,只是記錄了主要的詞語,沒有寫出的詞語是由東巴口耳相傳,熟記在心,隨文背誦出來。”①李霖燦先生在《麼些象形文字字典》引言中指出東巴文在記錄經書時起到的提示作用:“所謂形字字典,只是‘多巴’為協助其技藝,隨意零亂記下之若干符號耳,其中或為插圖,或以一字代表一句,決非完整之文句組織,使人依其音讀即可得其意旨者也。” (參見李霖燦,張琨,和才:《麼些象形文字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第21頁。)喻遂生先生則進一步明確其為文本特征,而非單純的文字性質的考量。參見王元鹿:《漢古文字與納西東巴文字比較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年,第16頁。

因此,結合東巴經的文體特征,本文試從兩部祭水龍經解讀過程中觀察到關于五色的不一致現象入手,參考現有的東巴經典文獻及筆者田野調查搜集的達巴經典資料,分析產生不一致的原因。文章從對于 “露”字的解讀出發,通過對比口誦與逐字念誦兩種講解方式給出的解讀版本,筆者發現,前者更加接近東巴自己的記憶或整合,后者則更為符合經文書寫的版本。雖然有差別、文意的矛盾,乃至謬誤,內在卻都自成體系。

東巴將同一部經文念誦出不同的版本,是它作為口傳文學的特點之一,類似口頭詩學理論提出的“不一致”(inconsistency)。通過長年的學習,東巴們對于經文的掌握逐漸形成自己的套路,總結出宗教文化中的種種程式。而這些程式對于了解東巴文化的誦者、聽者都是耳熟能詳。以五色系統為例,拋開追求“準確版本”的思路,就文本中不一致的現象展開剖析,結果發現,顏色的錯置其實是東巴經文口誦中程式的疊加所致。文中觸及的程式有:白色在黑白二元體系中被賦予的意象、五方山巖的五色體系、五行配合的五色體系。其結果是,五色系統作為程式,僅需提及數個關鍵詞,就被作為一個整體信息傳達和接收。至于逐字譯注工作中所認為的謬誤、不一致,并非東巴、達巴們誦經時會去苛求的細節。

李霖燦、張琨和才:《麼些象形文字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

傅懋勣:《納西族圖畫文字〈白蝙蝠取經記〉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李霖燦、張琨和才:《麼些經典譯注九種 》, 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

楊福泉:《納西族的“青蛙五行”與生命觀 》, 《云南民族學院學報》, 1995年第4期。

李國文:《納西族東巴經 “五行”記錄概述》,《云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傅懋勣:《納西族圖畫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區別》,《民族語文》,1982年第1期。

王元鹿:《漢古文字與納西東巴文字比較研究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年。

喻遂生:《納西東巴文文獻學綱要 》,《歷史文獻研究》,2009年第28輯。

附錄:不一致現象涉及的經文

表1 第一頁十三格的解讀

表2 第一頁六、七格的解讀

[責任編輯:丁紅美]

I206.6

A

1008-7214(2016)05-0072-09

許多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中國西南地區瀕危文字搶救、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0&ZD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色偷偷综合网| 色哟哟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a级片|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国产成人91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精品福利视频网| www.av男人.com|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亚洲无码91视频| 免费激情网址| 色国产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综合天天色| 亚洲免费播放|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资源|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国产91高清视频| 国产黑丝一区|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专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91在线高清视频| 久视频免费精品6|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色成人综合|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欧亚日韩Av| 五月婷婷伊人网|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资源|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2021国产在线视频| 精品欧美视频|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在线看AV天堂|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