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丹丹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揚州 225100)
?
人教版、西師版、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封面的比較
嵇丹丹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揚州 225100)
以最新修訂的人教版、西師版、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封面為研究對象,本文對封面內容、色彩、文化意蘊等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看出3種版本的教材封面存在一定共性和差異性。據此,歸納封面設計的特點,分析存在的問題,以期為教材封面的設計和教學實施提供借鑒和參考。
小學數學教材 封面設計 人教版 西師版 蘇教版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10.019
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簡稱《標準》)提出:數學教材的編寫要努力凸顯特色,積極探索教材的多樣化[1]。教材封面設計是教材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具有保護教材的作用,還能夠發揮傳遞課程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處于具體運算階段,教材封面設計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感知。所以,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封面,有利于各版本封面之間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更好地發揮教材封面對于學生學習的引導性作用。
鑒于地理位置不同,分別選擇了北部、西部、東部的人教版、西師版、蘇教版3個版本的小學數學教材,通過對3個版本教材封面呈現的數學內容、色彩、文化意蘊進行分析比較,發現封面設計的各自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封面數學內容設計
數學教材的封面內容設計通常包括3個部分:數學內容、數學活動、生活情境。封面通過呈現該冊代表性的數學內容及載有數學內容的數學活動,構成一幅數學學習活動情境圖。關于數學教材的封面設計,不僅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要引導師生關注本冊教學內容,現對人教版、西師版、蘇教版封面的數學內容選擇、呈現方式、知識主題作以陳述,如表1所示。

表1 小學數學課標教材封面各冊內容分布、呈現方式及知識主題數
(續表1)

二上1.觀察物體:前后、左右情境圖1二下1.表內除法:36÷6=6圖主文輔1三上1.計量單位的認識:150圖主文輔1三下1.筆算乘除法:×、÷1.統計:書本數目圖主文輔2四上1.大數的認識:星空1.角的認識:發射塔指針情境圖2四下1.混合四則運算:扎籬笆情境圖1五上1.小數乘以小數圖主文輔1五下1.分數的加減:520+610圖主文輔1六上1.倒數的認識:38;832.比的認識:0.618:1圖主文輔2六下1.負數的認識:-22℃1.圓柱和球體圖主文輔2蘇教版數與代數幾何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呈現方式主題數一上1.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情境圖1一下1.認識圖形:三角形情境圖1二上1.表內乘除法:乘除口訣情境圖1二下1.有余數的除法:分組情境圖1三上1.兩、三位數乘以一位數情境圖1三下1.混合運算:割豬草情境圖1四上1.統計:男女套圈比賽情境圖1四下1.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情境圖1五上1.多邊形面積計算:拍照情境圖1五下1.簡易方程:天平稱蘋果情境圖1六上1.分數除法:植樹情境圖1六下1.大樹有多高 情境圖1西師版數與代數幾何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呈現方式主題數一上1.10以內數的認識:花瓣2.11~20數的認識:一捆小棒圖主文輔2一下1.認識時間:鐘表2.百以內的加減法:12+151.圖形拼組圖主文輔3二上1.表內乘除法:×、÷1.測量長度:身高2.角的初步的識:角圖主文輔3
(續表1)

二下1.時分秒:時針2.數學文化:算盤1.長方形和正方形:門、窗2.千米的認識:km3.數學文化:拼圖圖主文輔5三上1.克、千克的認識2.一位數乘以兩位數3.分數的初步認識圖主文輔3三下1.兩位數乘以兩位數12×142.小數的初步認識:7.51.旋轉、平移、軸對稱:剪紙圖主文輔3四上1.加法交換律1.相交與平行:相交線1.不確定現象統計圖主文輔3四下1.乘除法交換律2.四則運算1.三角形:地毯圖案圖主文輔3五上1.小數乘法2.倍數和因數1.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圖主文輔3五下1.分數加減法2.簡易方程1.長方體認識:石凳1.折線統計圖圖主文輔4六上1.分數乘法2.比和比例尺3.負數的認識1.認識圓:圓規圖主文輔4六下1.正比例和反比例1.認識圓柱1.扇形統計圖情境圖3
對上述3種教材封面的內容分布、呈現方式及四 類知識主題數進行統計,可見它們各自所占比例如表2。

表2 小學數學教材封面內容和呈現方式的比例
1.數學內容的主題數和容量。在知識主題的個數上,各版本在每冊知識主題的個數均不相等,其中人教版和西師版涉及的知識主題個數相似,為2-5個,數學內容4個領域都有所涉及,且多為2個領域以上;蘇教版每冊涉及的知識主題只有1個,且均為4個領域的任意1項。在數學內容的個數上,人教版19個,西師版39個,蘇教版12個,可以看出西師版的數學內容最多,非常注重封面數學內容的先導性作用,而人教版與蘇教版在數學內容的選取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數學內容比例上,3個版本涉及的數學內容所占的各自比例呈現出相同的趨勢,依次逐漸降低,其中“數與代數”比例最高,“圖形與幾何”比例次之,“綜合與實踐”比例最低,甚至沒有。總體看來,3個版本封面呈現的數學內容的比例與教材內容4大領域所占的比例是一致的。
2.數學內容的選擇和分布。小學數學封面數學內容的選擇主要涵蓋4個領域: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概率與統計、綜合與實踐。數與代數領域內,3種教材封面都選取了10以內數的認識、表內乘除法、小數乘除法、混合四則運算、分數乘除法等內容。這些知識主題的選取,更加強調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其中,西師版和人教版共同選擇了比的運用、負數的認識;人教版選擇了大數的認識;西師版選取了認識時間、時分秒等內容,充分反映出教材封面設計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活動經驗,促進每一位學生在數學上有所發展,有所成長。
圖形與幾何領域內,3個教材封面都選取了認識圖形,如三角形、長方形、圓等。該知識主題的選擇,一方面顯示出對本領域知識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對學生幾何直觀、空間觀念的培養,促進了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統計與概率領域內,人教版選取了統計(讀書的數目);西師版選取了不確定現象、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蘇教版選取了條形統計圖。雖然選擇的具體內容有所差異,但是都注重對學生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繪圖能力的培養,從而增強學生分析數據的觀念,進一步促進學生推理能力的提高。綜合與實踐領域內,西師版選擇了圖形拼組;蘇教版選擇了大樹有多高?——實地測量竹竿的影長。選擇的內容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問題為載體,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3.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述統計表明,封面數學內容呈現的方式分為 “圖主文輔”(占53%)、“情境圖”(占47%)。“圖主文輔”是指通過出示一些與學生數學學習密切聯系的活動場景圖片,出現相應的數學算式和符號,創設一幅數學內容、數學活動、活動情境相得益彰的場景圖。如,西師版(五下)教材封面呈現的是一幅萬物復蘇、南方燕子歸來的早春圖景,學生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討論數學題目——簡易方程、分數加減法。其中,小女孩正在畫著折線統計圖,兩位小朋友坐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石凳上。通過情境的創設和數學符號、算式的呈現,我們能夠從教材封面中預測到本冊即將學習的數學內容是簡易方程、分數加減法、折線統計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等主題知識。“情境圖”是指通過出示一組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圖片,可以看出數學問題的場景圖。如,蘇教版(四上)教材封面呈現的是一幅天空湛藍、綠草如茵,學生們正在草坪上進行套圈比賽的活動情境圖,從中我們可以預測到封面中隱含的數學內容——統計圖(條形)。如,人教版(二上)教材封面呈現的是一幅小男孩和小動物正在給大象照相的情境圖。通過分析各自手上的照片,可以看出隱含的數學問題——觀察物體(上、下、左、右)。
雖然3個版本封面的數學內容都是通過“圖主文輔”、“情境圖”呈現出來的,但是各版本的呈現方式有所差異。人教版有9個采用“圖主文輔”,占75%,有3個采用“情境圖”,占25%;西師版有10個采用“圖主文輔”,占83%,有2個采用“情境圖”,占17%;蘇教版有12個采用了“情境圖”,占100%。對比3個版本的數學內容呈現方式,可以看出人教版和西師版二者皆采用了“圖主文輔”和“情境圖”的呈現方式,其中“圖主文輔”呈現方式占大部分,“情境圖”占少部分。蘇教版12個封面圖皆采用“情境圖”的呈現方式,沒有穿插“圖主文輔”的呈現方式。總體來說,“情境圖”的呈現方式貼近學生的生活,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能夠激發學生從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但是封面呈現的數學內容較少,能夠提前感知到本冊數學內容欠缺。“圖主文輔”的呈現方式將代表性的知識主題明確地以數字、符號表示出來,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和學生提前關注和了解即將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教材封面作為學習先行者的作用。同時,學習內容直接以符號、數字等方式呈現,也會導致學生缺少觀察、猜想的能力,從而不利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二)封面色彩設計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視覺器官在觀察物體最初的20 秒內,色彩感覺時間占 80%,形體感覺時間占 20%;2分鐘后色彩感覺時間減少為 60%,形體感覺時間增加為40%;5 分鐘后各占一半,并且這種狀態將繼續保持[2]。可見,色彩給人的視覺沖擊力遠遠大于文字和圖片,從而影響人的感官印象。色彩心理學研究認為,不同的色彩會引起讀者不同的心理反應。所以,教材封面在色彩選擇和安排上應該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
在色彩的選擇上,人教版主要選擇藍色、墨綠色、橙色;西師版主要選擇淺藍色、綠色、黃色; 蘇教版主要選擇淡藍色、白色、淺綠色。通過比較3個教材版本,發現封面的主體顏色多選擇了藍色、綠色,它們屬于冷色調,帶來一種嚴肅、靜謐的感覺;同時又選擇了少量的橙色、黃色等暖色調的顏色,嚴肅之中增加了輕松、明亮的感覺。
在色彩的安排上,人教版采用封面頂端藍色設計,書脊處填滿墨綠色,花骨朵的輪廓使用橙色,嚴肅中不乏輕快、明亮的感覺;蘇教版和西師版采用封面頂端淡藍色設計,中間部分大多數是白色點綴過渡,底端采用淺綠色、黃色,整體營造出清新、自然、明快的感覺,適合孩子們天真無邪、單純可愛的性格特點。同時,各個版本的顏色設計是上下冊一致,突出了全套教材的一致性。
(三)文化意蘊的設計
數學學科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文化,深刻地影響著人的身心素質發展。封面作為傳遞數學文化的外在形式,教材封面文化意蘊主要指數學內容、數學活動、活動情境、色彩、文字、圖形等要素共同創造的整體美學意蘊[3]。
1.文字的設計。教材封面上的文字包括書名、年級、出版社等。其中,書的名稱為書題字中的主題,一般選擇醒目的印刷字體。不同的字體、字號、擺放位置都會帶給學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設計者應該選擇適合小學生的字體,一方面促進他們理解課本內容,另一方面促進他們感受字體本身的藝術感染力。
在字體選擇上,人教版和蘇教版書名“數學”均采用了宋體字,黑色,帶有一種嚴肅、莊重的感覺;西師版書名“數學”采用了花體字,為了區分上下冊,上冊為紅色,下冊為綠色。同時,在“數學”的下面還添加了漢語拼音“SHU XUE”,并以淺橙色條框標注,看上去非常醒目,易于區分。 “×××出版社”各自選擇富有地域特色的字體,各具特色,耳目一新。
在擺放位置上,人教版將書名“數學”緊湊地放置于花朵里,年級和冊數放置于靠近書脊的灰色框內,“義務教育教科書”和“教育部審定××××”放置在緊靠書脊的位置,看起來很緊湊;西師版和人教版將“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和“×年級 ×冊”按照由上而下的順序放置在封面的中間,緊湊有序,一目了然。
2.圖形的設計。教材封面的圖形包括插圖、繪畫、攝影圖片、圖案符號等。設計者根據書籍的內容將自己深思熟慮的悟化凝結成一種創造的意念和表現的機緣,并借助圖形的載體功能傳遞出去[4]。通過圖片的設置,傳遞明確、直觀的印象,容易與讀者產生共鳴。所以,教材封面圖片的選擇和設計,不僅要適合學生的接受水平和認知特點,而且要能夠幫助學生領會圖片背后的數學知識。
3個版本的圖形設計既具有相同之處,又存在一些差異。在圖形的人物選擇上,人教版和西師版都選擇了2~3位愛動手操作的小朋友,3~4個聰明、勤勞的小動物一起參加數學討論活動,學習數學知識,積極探究合作,營造積極向上的探究氛圍。例如,西師版二(下),3位小朋友正在合作測出其中1位小朋友的身高;旁邊的小狐貍手里拿著“二三得六”的乘法口訣表,小鴨子頭頂“X、÷”的帽子與小狐貍積極地交流;右下角的小松鼠用小木棒擺出“角”的形狀。整個畫面中的人物積極合作,共同探究數學知識,充滿了童趣。蘇教版主要依據學習內容的不同,選擇3~5位小朋友在特定的情境中合作、探究相關數學知識的活動。例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4位小朋友正在興致勃勃地數鴨子。通過真實情境的參與,學生理解了“有余數除法”的實質,促進了學生思維從“形象到抽象”的轉變過程,見證了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縱觀3個版本人物的選擇,存在幾個相同點:首先,選擇與學生年齡相近的小朋友;其次,選擇一些聰明、可愛的小動物,如機智的猴子、憨厚的大象、可愛的兔子等。這些小朋友和小動物的選取,不僅拉近了孩子們與書本的距離,而且增加了教材封面的知識性、趣味性,促進了學生愛封面、愛課本、愛數學的情感形成。
在圖形畫面的選擇上,3個版本各具特色:人教版畫面的選擇具有多樣性,主要有科學探究、趣味故事、實踐操作等。例如,四(上)“觀察星空”、五(下)“海底探險”等畫面的選擇,有助于培養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二(下)“兔子坐熱球”、五(上)“猴子拍照”、六(上)“猴子摘桃”等畫面的選取,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心;一(上)“搭積木”、四(下)“編制柵欄”等畫面的選擇,有利于提高學生觀察發現、動手操作的能力。
西師版畫面主要采用了寫意圖片,畫面的選擇體現了季節與活動情境的匹配,分別有:五(下)春回大地的春季、三(上)驕陽似火的夏季、五(上)金色豐收的秋季、六(上)白雪皚皚的冬季,分別體現了一年四季的特點,結合季節特色讓學生學習相應的數學內容。 蘇教版12冊畫面皆選擇以綠意盎然的春天為背景,小朋友們在草坪上進行一項數學活動。例如,一(上)“跳繩圖”、二(下)“數小鴨圖”、四(上)“套圈圈圖”、六(上)“植樹圖”,畫面的選擇體現了蘇教版封面綠意盎然的氣息,帶給讀者綠色的希望。但是,有些數學情境活動的選擇與背景并不相符。例如,二(上)“旋轉木馬圖”、五(下)“天平稱蘋果圖”,此類數學情境活動的設計并沒有考慮到發生的具體地點,導致學生的錯誤認知,應該慎重選擇。
(一)關于數學內容設計
1.提高“綜合與實踐”領域的比例。各版本封面數學內容的選擇具有一致性:“數與代數”領域內容最多,“綜合與實踐”領域內容最少。“綜合與實踐”在各個版本教材內容中的主題個數一般只有1個,相較于前3個領域,所占的比例少,但有些是穿插在其他學習領域中的,旨在以問題為載體,學生自主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參與此類數學活動,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新意識,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應適當提高“綜合與實踐”領域內容在封面設計中的比例。
2.不同學段采用不同的呈現方式。封面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主要有:“圖主文輔”、“情境圖”,人教版和蘇教版主要選擇“圖主文輔”的呈現方式;蘇教版全部選擇“情境圖”的呈現方式。雖然幾個版本的呈現方式各具特色,但是考慮到各個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征,建議不同學段的呈現方式有所側重。低學年段主要采用“情境圖”的呈現方式,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活動,幫助學生學會觀察、發現問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中、高學年段采用“圖主文輔”的呈現方式,一方面,圖片情境的創設可以繼續促進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另一方面,文字、數學符號的出現可以讓學生最大程度地提前感知學習內容,充分發揮封面在數學學習中的引領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關于色彩設計
各版本封面色彩的色調主要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冷色調帶給讀者一種嚴肅、安靜、沉重、憂傷的感覺,暖色調則更多的是輕松、愉悅的感覺。人教版過多地采用藍色、墨綠色,西師版過多地采用綠色,都營造了一種沉重、靜謐的感覺;蘇教版主要采用淡藍色、淺綠色、黃色等,營造出歡快、清新、愉悅的感覺。因此,封面顏色的設計要進一步協調冷、暖色的用色比例,發揮各種顏色的作用,設計出一個輕松、活潑、歡快的數學封面。
(三)關于文化意蘊設計
1.統一文字使用的格式。各版本書面文字在字體格式、顏色、擺放位置等方面存在差異,西師版的文字設計過于復雜、花哨,失去了數學本身簡單、純粹的特點。因此,我們建議各個版本的封面文字設計應該統一、規范,還原數學的簡單之美。設計者應該選擇書名“數學”的字體為宋體,顏色為黑色,設計在封面的正上方,去掉原先的漢語拼音“SHUXUE”。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清楚、醒目地顯示出這是一本數學教科書,另一方面可以彰顯數學的純粹、簡單之美。
2.選擇簡單、恰當的圖片。考慮到各版本封面圖片的特點,封面構圖時,封面的卡通小動物2~4個、人物3~4個最為合適。這樣的構圖設計,一方面有利于構圖的簡潔性,另一方面也符合數學活動人物的需要。同時,封面的數學活動情境一定要選擇與封面背景圖片相契合的數學活動,力求圖片上的數學活動場景與圖片背景和諧、一致,準確地傳達封面設計的內容。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9.
[2] 劉庭杰,陳科藝.色彩在教學用多媒體課件中的應用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09(8):130.
[3] 張輝蓉,俞向軍.小學數學教材封面設計的探索及思考——以西師版小學數學課標教材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4,23(3):84.
[4] 馬青.書籍封面設計視覺語言的研究[J].包裝工程,2008( 6): 203-208.
(責任編輯:申寅子)
Comparison of the Front Cover Design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 of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and Southwest Education Press and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JI Dandan
(InstituteofEducationandScience,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225100,China)
Taking the cover design of primary mathematics textbooks published by PEP, Southwest Education Press and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as the study object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ree kinds of textbooks after analyzing in mathematical content, color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And then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ver design,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e some
for the cove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imary mathematics textbooks; front cover design; PEP; Southwest Education Press;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2016-06-09
嵇丹丹(1991-),女,江蘇淮安人,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
G624
A
1005-5843(2016)10-00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