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索 劉哲緯
摘 要 智能控制技術給現代制造業和過程控制行業帶來了重大變革。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出現了變化,崗位職業能力也隨之改變。本文對現代過程控制行業的崗位需求進行分析,在原有的崗位職業能力體系上進行改進,加入了“智能控制技術”方向。根據崗位職業能力,對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能力進行分析,歸納出了4個適應于現代過程控制行業人才需求的職業方向。根據這4個職業方向,給出了新的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架構。教學實踐證明,改進后的課程體系架構是行之有效的。
關鍵詞 崗位職業能力 課程體系架構 智能控制技術
0 引言
隨著德國工業4.0技術的問世和《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越來越多的智能控制技術代替了傳統的過程控制技術,進入到各種過程行業(如化工,制藥、造紙、環保等)中。目前浙江省過程控制行業不斷發展壯大,自動化相關人才需求很大,企業希望得到的專業技術人才不僅僅能擁有自動化相關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包括創新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良好溝通協調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在現代先進技術和新型人才需求的驅使下,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崗位的需求變化,立足地方經濟發展,在市場需求下,必須更新高等職業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思路,對高職自動化類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和優化。
本文首先通過企業調研、畢業生走訪及專家指導,歸納出職業方向并分析現代企業所需的崗位技能需求;其次,根據各個崗位群的職業技能需求,改進崗位職業能力;最后,根據改進的崗位職業能力,優化課程體系并構建有效合理的高職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
1 高職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崗位能力分析
1.1 高職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崗位分析
為了確定本專業人才的專業定位,對10余家企業、100多名畢業生進行了調研分析。由于就業崗位種類繁多且就業單位數目較大,因此,將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相關的職業分為4個職業方向,包括:過程控制方向、智能控制技術方向、儀器儀表檢測與維修方向、自動化產品營銷方向。通過職業方向,給出崗位技能需求。具體的專業定位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到,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的高職學生在過程控制類、智能控制、儀器儀表檢測與維修行業有比較廣泛的就業空間。為了提升過程控制行業的智能化水平,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利用智能控制技術,來提高產品供應和生產的效率。因此,為了適應先進科技和現代企業發展,對以往適應于傳統生產過程的崗位技能需求進行改進,加入了適合于現代智能控制行業的崗位技能需求。
1.2 高職工業自動化專業職業能力分析
通過對工業過程自動化行業和崗位技能的深入分析,并結合企業專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專家、技術骨干、專業教師對高職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方案的意見,給出了與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各崗位相適應的職業能力。如表2所示。首先,根據這4個職業方向細分為4種崗位群: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與維護崗位、智能制造與控制技術崗位、儀表檢測與維護崗位以及自動化設備營銷崗位,再依據不同的崗位群,分別給出對應的崗位職業能力。
2 高職工業過程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的指導下,對改進的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崗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進而對原有的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和改革,使得新構建的課程體系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在文獻[1]的課程體系架構上進行改進,新的課程體系架構如圖1所示。
改進后的工業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架構,不僅保留了原有課程體系架構的優點,也在原有課程體系架構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改進。現將改進后的工業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架構特點總結如下:
(1)整個課程體系架構由“職業方向”出發,確定對應的“崗位群”,再由“崗位群”生發出對應的崗位能力,包括:基本的素質能力、職業基礎能力以及職業核心能力,最后確立對應的課程體系。基本的素質能力由通識類課程和綜合素質來體現,職業基礎能力由專業基礎課程來實現,職業核心能力由職業理論課程、職業實踐課程和技術服務課程共同完成。把專業競賽和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作為職業拓展能力的培養載體。
(2)首次提出以“職業方向”來確定課程設置。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因此,課程的建立和設置要適應職業的需要和發展。在眾多工業自動化企業崗位中篩選歸類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職業方向,一方面利于學生對未來就業崗位有清晰的概念,知道“要做什么”;另一方面,有利于專業教師明確地建立課程體系。因此,通過考察相應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以及工業自動化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范圍和就業趨勢,制定出了與其相適應的4 個職業方向,分別是:過程控制類、智能制造與控制技術類、儀器儀表檢測與維護類以及技術經濟類。
(3)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加入“智能控制技術”類課程。目前,各大國家紛紛提出制造業國家戰略。面對各國的戰略舉措和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調整,中國也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將智能制造和控制技術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王曉明在經濟日報《從三個維度認識“智能制造”》中提出,“智能制造”整合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由集中式控制轉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并通過物聯網與互聯網的融合,實現智能化。可以說,智能制造和控制技術是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工業自動化水平的最高體現。現如今,智能控制技術已經在過程行業有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比如:離散制造行業的智能倉儲和智能物流系統,工業現場的智能巡檢系統,RFID射頻識別系統。由于智能制造和控制技術需要利用先進的自動控制技術來實現智能化,因此,為了適應現階段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把“智能控制技術”作為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一個非常重要的職業方向。要將與“智能控制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驗實訓加入到課程體系架構中,并特別加入“小型智能工廠”作為“智能控制技術”的實訓基地來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3 新課程體系評價
改進的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與現階段的先進技術和企業人才需求相適應,實現了專業與產業的無縫聯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相匹配。經過一年的實踐,通過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動手實踐能力的調查,發現學生對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術,特別是“智能控制技術”方向,如“小型智能工廠實訓”、“工業機器人實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學生的專業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這說明,改進后的工業自動化技術課程體系發揮了積極的效果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