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豪
摘 要 2016年1月16日晚上十點,湖南衛視和上海戲劇學院聯合推出的大型原創校園紀實節目《一年級·大學季》播出了最后一期節目,該期節目的如約而至即為這檔原創教育類節目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又讓無數觀眾唏噓不已,很多觀眾無奈表示,為什么這么好看的節目非要季播,甚至有網友已經開始坐等《一年級》第三季的播出。那么,在國內真人秀節目層出不窮的今天,一檔原創的校園紀實節目為何會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從第一期節目到最后一期,《一年級·大學季》都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并且幾乎每期節目都收獲了良好的收視和極佳的口碑。在這個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該節目創設的時代背景、節目模式和特色的同時,指出此類節目今后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校園紀實節目 《一年級·大學季》 節目特色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77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Campus
Documentary Program "First Grade and College Season"
LIU Lihao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Henan 455000)
Abstract January 16, 2016 at ten oclock, jointly launched by Hunan Satellite TV and the Shanghai Theater Academy, a large school of original documentary program "a grade, the University quarter" broadcast the final phase of the program, the program to prise that draw the original education programs on the a satisfactory full stop, and so many viewers to marvel, many of the audience expressed frustration, why such a nice program to broadcast season, even friends have begun to wait for the first grade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broadcast. So, in the reality of the domestic reality show today, one of the original campus documentary program why make such an arrogant person? From the first phase of the program to the final phase, the first grade university season "are not to disappoint the audience expectations and almost each program harvest the good ratings and excellent reput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of the program, the program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s 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uch programs.
Key words campus documentary program; first grade and college seas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gram; development trend
1 《一年級·大學季》創設的時代背景
每一個電視節目都是因觀眾需要而產生,湖南衛視的自制節目也不例外。首先,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傳統電視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原有的電視媒介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優質節目的渴求。在繁忙的工作和學習之余,人們希望觀看一些有營養、有價值而不光是純娛樂的原創節目。換句話說,部分觀眾已經厭倦了那些引進國外節目模式、照搬照抄的真人秀節目,而現存大量真人秀節目的一味地抄襲和模仿已經流失了一批受眾。
其次,隨著新興媒體的不斷進步,許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不再選擇電視機而是選擇了手機、電腦等多種移動終端來觀看節目,這樣一來,原有的客廳觀看模式受到沖擊,人們光用手機就可以選擇在飯店、公交車、大學校園等多種公共場合來觀看多種多樣的節目。
再次,從國內各個類型的真人秀節目發展進步的方面來說,各大衛視和各個主流視頻網站從四年前就已經大力著手制作并推出了幾個頗具代表性的真人秀節目:湖南衛視2013年10月播出的《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本來沒有多少受眾期待,在節目前期制作的過程中還出現了冠名商中途撤資的情況,但節目播出后,精良的節目制作水準和新鮮有趣的節目內容瞬間吸引了億萬觀眾,正是有了無數觀眾的厚愛,才讓《爸爸去哪兒》成為了2013年現象級別的真人秀節目,該節目的成功推出也引領了國內親子類真人秀節目的發展和進步;2014年,視頻網站愛奇藝傾力打造的說話辯論真人秀節目《奇葩說》不斷引爆一些熱門話題,成為網民最為關注的辯論類網絡真人秀節目;2015年春,由廖珂團隊打造的明星姐弟自助遠行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順利播出第二季,這檔定位于人文情懷和地域風情的節目吸引了大量的忠實觀眾,該節目的成功不僅促使了境外旅游的熱潮,也讓億萬觀眾在家中就能領略到歐洲的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可以說,領頭衛視和網絡視頻網站都在不停地推陳出新,正是有了各類真人秀節目的鋪墊,再加上湖南衛視向來敢為人先的魄力,一檔源自本土、模式創新的教育類校園紀實節目就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2 《一年級·大學季》的節目特色
2.1 《一年級·大學季》的節目模式
《一年級》是湖南衛視推出的一檔原創校園紀實節目,該節目的播出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國內教育類真人秀節目的空白,也再一次的印證了湖南衛視敢想敢干的節目制作風格。2014年10月17日,《一年級·小學季》開播,節目由陳學冬擔任班主任、由宋佳擔任生活老師,節目開播后,無論是兩位明星老師還是節目中古靈精怪的萌娃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級》這檔節目,使我們開始重新審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反省自身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從這個角度看,節目有利于父母正確認知在子女教育問題中可能存在和應該注意的問題。①去年10月31日,由湖南衛視和上海戲劇學院聯合推出的《一年級·大學季》接檔《偶像來了》,于每周六晚22:00播出。節目開播的第一期就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無論是節目形式還是內容都可圈可點,可以算得上是首播零差評的真人秀節目。
《一年級·大學季》延續了《一年級·小學季》的節目模式,依舊選擇了明星老師加上素人學生作為節目的主人公,但和第一季不同的是,《一年級·大學季》不僅選擇了佟大為等四位影視明星作為老師,而且在全國范圍內選拔的旁聽生中,也不乏像張予曦一樣已經參演過影視作品的行業新人。這些明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他們和素人學生在上戲一起學習、生活,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一是對明星本身以及他們能否教好學生的好奇心,二是想了解上海戲劇學院這所高等藝術類院校在選拔人才和教書育人等方面的過人之處。因此,節目采取的明星加素人模式是成功的,他們在上戲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成為專業藝術類院校和設有藝術類學科的高等院校師生重點關注的對象。
2.2 《一年級·大學季》的節目定位
湖南衛視自從2004年以來,秉持“快樂中國”的核心理念,制作并播出了一批陪伴80后、90后以及00后成長的節目,《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等這些節目都在觀眾心目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2015年2月,湖南衛視推出“夢飛揚·更青春”的頻道包裝,今年1月,又再次更換為“珍惜愛·更青春”的頻道包裝。不難看出,湖南衛視始終牢牢掌控年輕受眾這個最具活力的群體,其制作的大多都是老百姓愛看,尤其是年輕觀眾喜愛的節目,而《一年級·大學季》講述了上戲大一新生入學之后的學習和生活故事,節目從社會、學校、家長、老師、學生等多方面探討藝術類高等院校學生如何學會做人做事以及完成學業等話題,這些話題本身在年輕觀眾心里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節目里時刻傳遞的奮發圖強的正能量也讓學生家長頗為滿意。毫無疑問的是,《一年級·大學季》在助力湖南衛視進一步拓寬受眾年齡層方面做了嘗試,也讓節目本身變得更加優秀和令人期待。
2.3 《一年級·大學季》的內容選擇和傳播效果
從2015年10月末到2016年初,《一年級·大學季》共計播出12期節目,每一期的節目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第一期的節目主題是“旁聽生8進7”,講述了上海戲劇學院特有的甄別考試制度,就是告訴每一個立志做演員的青年人,人生時刻都有甄別,今天的不努力也許就會造成下一個真實的失敗;第三期的節目主題是“新生晚會”,這期節目在播出迎新晚會的同時更向學生、老師、家長拋出了大學生談戀愛這一敏感話題,讓大家共同關注并積極應對這個問題;第五期節目的主題是“策馬西游”,節目中老師帶領學生來到了電影《大話西游》的拍攝地,體驗做一名真正的演員,宋妍霏一開始斷然拒絕出演豬八戒這個角色,而后在佟大為和劉蕓老師的耐心勸解下,終于演出了一個接近完美的豬八戒,在角色扮演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也最終明白了演員不是想要演什么就能演什么的道理;最典型的一期節目是“小品甄別考”,這期節目請來了演藝界的大咖陳道明,節目中陳道明毫無保留地給四位老師傳遞授課經驗,向各位學生講解如何演好一個角色,他的很多觀點和話語不僅讓在場的每個人受益匪淺,也讓電視機和電腦前的觀眾學到了知識,“戲劇源于生活”、“演員要說人話”等這些看似空泛的道理從陳道明的嘴里說出來都會變得易于理解、生動而有趣。
《一年級· 大學季》12期節目在湖南衛視播出時都收獲了全國網收視第一的好成績,在視頻網站芒果TV獨播時,該節目視頻單期完整版播放量均在2000萬以上,而且在每周六晚上,節目引發的微博話題討論量時常占據排行榜前列。早在1959年,艾里戶·卡茲就提出了“需求與滿足”理論,在該理論中,他第一次定義了媒介受眾在媒介消費中的機理和地位,②只有在滿足受眾需求的前提下認真地做節目,才有可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收視和傳播效果。
3 《一年級·大學季》的發展趨勢
第一,《一年級·大學季》作為一個季播節目,要努力尋求自身存在的價值,在節目中不斷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第二,節目制作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化修養,要認真聽取教育界專家和合作校方的意見和建議,汲取節目制作所需要的養分; 第三, 要繼續保持原創的動力,時刻不忘創新才有發展進步的道理,在節目制作和播出的過程中千方百計地創新,以滿足觀眾更高的精神文化需要;第四,要引領教育類真人秀節目的前進方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青少年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從而在這個目標下完成節目制作。
注釋
① 王艷.湖南衛視《一年級》節目成功的受眾心理分析[J].電影評介,2015(1):96-97.
② 楊華鋼.受眾為王——數字時代的電視頻道品牌營銷戰略[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