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雯+陳玉蘭
[摘 要]溫泉旅游度假區建設是在地域開發中占有優勢的項目,而良好的規劃設計是開發過程中特別重要的環節。文章以溫泉縣溫泉旅游資源為基礎,結合溫泉+民族+生態資源的形式,利用地域特色及特有生態資源提出溫泉綜合旅游服務區的規劃設計,從空間、時間及景物配置各方面對溫泉旅游區項目設計具體構想進行規劃并分析項目的可行性。
[關鍵詞]溫泉度假區;規劃;項目設計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221
1 項目背景分析
1.1 西北地區溫泉旅游概況
2015年國家關于旅游業提出《 2015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中,重點提到了旅游大投資大項目問題。其中重點提出加大中西部地域建設,內容指出要連通景區道路、停車場、旅游廁所等建設,規范旅游市場價格,經營秩序等內容。
1.2 溫泉縣溫泉旅游概況
溫泉縣是重要的旅游縣城,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近年來溫泉縣的旅游業迅猛發展,旅游業已成為該縣支柱產業,擁有獨特的溫泉旅游資源,新疆特有動物北鯢及森林濕地,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大型成熟的溫泉度假村或者綜合服務景區,來彰顯這獨特的生態資源。
1.3 國內溫泉度假村發展
溫泉旅游,是一種休閑養生、放松身心和康體娛樂的方式,是一種高級的享受。為順應旅游者需求和市場結構的變化,溫泉度假旅游開發也不斷改進。溫泉的歷史由早期的醫療發展為今天的多功能綜合性的溫泉休閑度假地,溫泉游客也由最初的少數權貴轉向社會大眾,成為一種新的休閑、健康時尚代言。我國溫泉發展模式也順應“溫泉+”。如溫泉+療養、溫泉+會議、溫泉+觀光、溫泉+生態、溫泉+景區這幾種主要模式[1]。
2 項目簡介
2.1 區位條件
溫泉縣位于準噶爾盆地西緣,博爾塔拉河上游。縣城的東邊連接博樂市,南與霍城縣毗連,西、北與哈薩克斯坦交界(邊界線長275公里)。溫泉縣由境內溫泉而得名,地表水資源量為9.28億m3,平原區地下水補給量為3.4億立方米。野生動物資源有雪豹、馬鹿、棕熊、盤羊、北山羊、鵝喉羚、雪雞、新疆北鯢等[1]。位于溫泉縣郊阿爾夏提附近的溫泉資源豐富,距溫泉縣中心城區9.5公里,生態天然,環境古樸、山水優美、溫泉資源富足,完全具備建設溫泉度假區要求。
2.2 溫泉水質
本區溫泉分布著3處泉眼,沿環狀分布,流量為110 m3/ h,日總流量可達1300 m3,含硫量為0.64 mg/ L,溫度高達52℃,是典型的高溫醫療熱礦水。水溫在39.5℃~50℃,屬醫學熱泉(標準為37℃~42℃)范圍,水體清澈水質優良,含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很有利于人體健康和療養。溫泉內含有碘、偏硅酸的鐳、鋰、氟、鍶、偏硼酸、硫化氫等化學成分和微量元素或氣體成分,這些元素對治療心血管系統、關節、神經系統、皮膚及其他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具有很高的醫學價值和醫療保健作用[2]。
3 設計的目標和原則
3.1 設計規劃的目標
將溫泉度假村建設成為品牌一流、設施齊全、規劃合理、服務完備、景觀別致、具有哈薩克及溫泉縣特殊區域的溫泉旅游度假村。
3.2 設計原則
(1)保護生態的原則。在規劃設計中我們嚴格遵從環保理念,低密度開發模式,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資源自身優勢,對場地進行生態整治和合理開發。
(2)保護山體的原則。溫泉本土地域性文化融入景觀規劃設計中,做到合理景觀和內涵景觀的效果分析場地現有資源、尊重場地地域特點、挖掘場地文化,
(3)環境第一的原則。在開發過程中要嚴格合理的開發,主要是為了能有更多的用地規劃建設酒店和相應的景觀。度假區開發的成功與否,與園區環境的塑造直接相關,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謀求景區規劃設計。
(4)在設計中追求最大舒適度的原則。在總體布局上,以自然閑適的環境為上;在環境和建筑設計上,以游客體驗的最大舒適度為核心設計。
4 規劃設計
4.1 功能分區
根據溫泉度假區的地形,我們將度假村劃分為3個大的功能區:綜合服務區、溫泉沐浴區、酒店住宿區這三部分。
4.1.1 綜合服務區
位于新修的高速路與山體之間,北面臨坡,西面臨水,有大片平整的土地,生態環境優良,建設為現代并具有當地特色哈薩克族建筑。
4.1.2 溫泉沐浴區SPA會館
融合本地地域特色,有天然湯池、SPA會館(精油、牛奶、藥泉),這些SPA綜合療養、美容、養生、休閑所有的溫泉湯池形成一個中心圓,有露天湯池、半露天湯池、酒店引流湯池、室內湯池多種。
4.1.3 溫泉酒店
本度假區酒店哈薩克風格的氈房酒店,按照氈房的造型建設的酒店,內部融入現代酒店應有的設施。酒店分布在湯池周邊方便游客休息。
4.2 景觀設計
本項目規劃為“一帶兩軸三區”這樣的景觀空間體系結構,即一條主要景觀帶、兩條景觀軸[3]。
4.2.1 一條主景觀帶
從旅游區大門進入并沿河流而上形成度假區的主要景觀帶充分利用好本身資源如道路河流和植物。針葉林分布較廣是天然的景觀讓人們遠離城市的喧囂。
4.2.2 兩條景觀軸
景觀線是沿著綜合服務區到主題表演區,剛好區分軸線二道溫泉沐浴區和酒店住宿區。
4.3 主要特色區域設計
4個觀賞休閑區、綜合服務區沿線以水和植物為主,利用薰衣草布置出花型圖案帶來浪漫氛圍。北鯢展區,將之設計成透明建筑,可以清晰地看到北鯢在小河中嬉戲。北鯢是新疆特有的兩棲動物并且只存活在溫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在全國絕無僅有。中央廣場有民族特色的裝飾,有名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側方有騎馬專區,休閑在森林小河周邊。山坡上建一個健身基地,有山地賽車和拓展訓練場地。
5 交通設計
5.1 景區外部大交通
本規劃區域與S304線緊緊相鄰,本條道路是國家重點投資的道路建設項目,剛好為度假區這個項目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本區再向北走二十分鐘可直達312國道,距離賽里木湖果子溝都不遠,出行便利、游玩舒暢。本度假區可從三個方向駛入,溫泉縣、博樂市、212國道,可以說交通是便利的。
5.2 景區內部交通
度假區是由西門進入,主干道是東西方向,景觀帶區分為南北劃分。中軸線沿著河流鋪設鵝卵石人行道,地勢比較平坦的地區做好左右分流,而順著山脊山坡地域一定要做好相關導引工作,并制作有特點鮮明的道路指示牌以保證出入安全。景區內中心是主車道,南北有小型道路,順著山體鋪設木棧道以方便游客放松觀賞,棧道直通湯池。也有供游客自行游玩的徒步道,還有馬道可供選擇。
6 結 論
此度假區項目設計是結合溫泉縣地域以及本區特有的溫泉資源、特有動植物資源、特有民族特色綜合設計的結果。設計過程中“以人為本,原生態,民族風”為特色,能完美融合地域景觀并最大限度保護生態資源[4]。這樣不僅能獲得項目的成功也形成地域特色并在同類項目中占得絕對競爭地位。生態民族特色溫泉度假區不同于一般的溫泉度假區,旅游對環境的依賴性體現在選址、策劃和可持續旅游上。所以本項目一定是溫泉+生態+民族的特色項目。希望這篇文章能給相關的項目設計提供一點點思路并來為本區經濟做出一點貢獻。
參考文獻:
[1]王艷紅.溫泉度假村的規劃設計——以丹東“北國之春”溫泉度假村為例[J].中外建筑,2011(5):80-82.
[2]軒德軍.溫泉度假村規劃設計報告[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3]巔峰智業,張鎮非.以“溫泉旅游+”模式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N].中國旅游報,2016-07-05.
[4]鮑小莉.自然景觀旅游建筑設計與旅游、環境的共生[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